手动便携式饮水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8914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动便携式饮水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饮水净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以小型机械泵带动的手动便
携式饮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众多便携式饮水净化装置一般是在常压或自然压力下使用,由于滤芯过滤时 阻止了细菌和微小颗粒通过,自身很容易被堵塞,流量会变小,净化效果变差,影响使用寿 命。有些人用气囊或小气筒给水加压以增加流量起到了一些作用,但并没有解决效率低,寿 命短的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弊端,我们在传统便携式饮水净化装置基础上,开发出一款带 小型机械泵的手动便携式饮水净化装置,以满足野外缺乏饮用水群体的长期需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产品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款带小型机械泵的手动便携式 饮水净化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手动便携式 饮水净化装置是由机械水泵、手动摇臂、组合滤芯、壳体,进水口 、出水口组成。所述机械水 泵是固定在壳体上,组合滤芯安装在壳体内,压动手动摇臂、机械水泵内形成真空,水体经 进水口被吸入机械水泵、再被压入组合滤芯,通过三重过滤,净化后的水便会从出水口源源 流出。这里特别强调,因为加装了手动机械水泵,增加了水的压力,也增加了水的流量,不仅 提高了功效也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所以,提供一种高精度、坚固耐用的手动机械水泵是至 关重要的。 机械水泵、手动摇臂、壳体、选用优质聚苯注塑成型,加工精度高,耐高温,低温状 态稳定,坚固耐用。 组合滤芯是由微孔陶瓷滤芯+活性炭滤芯+超细纤维滤芯三重滤材组合而成。经 过组合滤芯净化后的水,水质较只采用一种滤材的滤芯要好很多。 所述的手动便携式饮水净化装置,为便于携带,单体长度为10CM-50CM,直径为 5CM-20CM。最佳选择为25CMX 7CM此规格产品,可以有效过滤20000L-50000L饮用水(视 水质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结构合理,由于采用机械式水泵给水加压,使能够通过组合滤芯的水体流速加 快,流量加大,寿命延长。 2.使用方便,在户外没有电力的条件下,只需将进水口放入水体,压动摇臂,即可 得到净化后的饮用水。无需培训,演练。 3.坚固耐用,组合滤芯的外层是微孔陶瓷,使用中有机物和其它杂质会附着在滤 芯的外壁上,可轻易去除,处理后的滤芯可多次使用。4.效率极高,25CMX 7CM规格的产品,可以有效过滤20000L-50000L饮用水(视水
质情况)。且重量轻,仅500克,便于携带运输。[0012]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坚固耐用,效率极高。特别适合地震、海啸、水灾、 饮用水污染等灾害的应急救援。也可用于军队、野营、户外的紧急用水。

图1.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叙述 如图所示,手动便携式饮水净化装置是由机械水泵1、手动摇臂2、组合滤芯3、壳 体4,进水口 5、出水口 6组成。所有连接部分通过螺口固定,方便取出组合滤芯3,并对其清 洗和护理。 机械水泵1选用较大的活塞和较长的手动摇臂2以增加流量和压力。这对取得理 想净化效果和长效功能至关重要。 组合滤芯3外层;采用国际最新BSC生物陶瓷过滤技术生产的微孔陶瓷滤芯,可将 水中0.2-0.4微米的细菌、病毒、微细颗粒杂质去除。微孔陶瓷滤芯经过均匀的渗银处理, 可有效抑制细菌滋生。中层;采用活性炭滤芯,具有滤除水中有害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能 力,可以过滤水中的异味和气味,也可以滤除氯气,杀虫剂和其他化学污染。下层;采用超细 纤维滤芯进行深度净化,柔软的超细纤维经过褶皱处理可使过滤面积大大增加,过滤容量 大大增强。净水速度因此加快。组合滤芯3安装于壳体4内,衔接处加装胶圈防止渗漏。 进水口 5的顶端加装粗砂滤头,可先将较大的杂物滤除。出水口 6设计为标准螺 口 ,可与便携式软水袋对接,也可使用其他容器。 为便于携带和运输,产品配备了携行袋,可系于腰间或背包。同时配备了用于清洁 滤芯表层杂物的快洁布。
权利要求手动便携式饮水净化装置,由机械水泵(1)、手动摇臂(2)、组合滤芯(3)、壳体(4),进水口(5)、出水口(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水泵(1)固定在壳体(4)上,组合滤芯(3)安装在壳体(4)内。
专利摘要一种以小型机械水泵带动的手动便携式饮水净化装置,主要由机械水泵(1)、手动摇臂(2)、组合滤芯(3)、壳体(4),进水口(5)、出水口(6)组成。将进水口顶端的粗砂滤放于水体中,压动摇臂(2),水经进水口(5)被吸入机械水泵(1)、再被压入组合滤芯(3)、通过三重过滤后,净化水便会从出水口(6)源源流出。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效率极高,坚固耐用。特别适合地震、海啸、水灾、饮用水污染等灾害的应急救援,也可用于军队、野营、户外的紧急用水。
文档编号B01D29/50GK201482311SQ200920145850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3日
发明者房明华, 王建国 申请人:王建国;房明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