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泥固液分离后滑泥排余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0137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污泥固液分离后滑泥排余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污泥固液分离后滑泥排余液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的工业污泥是生产、生活等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但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目前使用压泥机对污泥进行脱水, 并对脱水后的污泥进行人工铲除、装袋和运输。然而,目前压泥机的脱水率不够,污泥还有一定比例的含水量,加大了运输难度和运输成本,而人工铲泥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面的二次污染,同时增加了劳动力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强污泥脱水效果的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泥固液分离后滑泥排余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泥板及其两侧的挡泥板,滑泥板及挡泥板组成倒漏斗状结构体,在挡泥板的上部设有一个高位挡板,在倒漏斗状结构体的底部设有漏斗口,在漏斗口的上部设有收口挡板,在漏斗口的下方设有余液收集槽,余液收集槽连通排余液管道,在余液收集槽与排余液管道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进一步,在所述收口挡板上设有防滑钉。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收集压泥机脱水后的污泥,并在装袋同时通过收集口下方的余液收过滤网和管道,排出脱水后仍含有的一部分液体,加强污泥脱水效果,便于装袋,并减少人工和运输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泥固液分离后滑泥排余液装置的倒漏斗状结构体部分示意图;图2为漏斗口部分的正视图;图3为漏斗口部分的立体图;图4为余液收集槽部分俯视图;图5为余液收集槽部分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泥固液分离后滑泥排余液装置,包括滑泥板1及其两侧的挡泥板2,滑泥板1及挡泥板2组成倒漏斗状结构体,在挡泥板2的上部设有一个高位挡板3。结合图2及图3在倒漏斗状结构体的底部设有漏斗口 6,在漏斗口 6的上部设有收口挡板4,在收口挡板4上设有防滑钉5。结合图4及图5,在漏斗口 6的下方设有余液收集槽8,余液收集槽8连通排余液管道9,在余液收集槽8与排余液管道9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7。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收集压泥机脱水后的污泥,并在装袋同时通过漏斗口 6下方的过滤网7和排余液管道9,排出脱水后仍含有的一部分液体,加强污泥脱水效果,便于装袋, 并减少人工和运输成本。同时,防滑钉5可以勾住污泥装袋时的袋子,以防装袋时袋体滑落。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污泥固液分离后滑泥排余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泥板(1)及其两侧的挡泥板(2),滑泥板(1)及挡泥板(2)组成倒漏斗状结构体,在挡泥板(2)的上部设有一个高位挡板(3),在倒漏斗状结构体的底部设有漏斗口(6),在漏斗口(6)的上部设有收口挡板(4),在漏斗口(6)的下方设有余液收集槽(8),余液收集槽(8)连通排余液管道(9),在余液收集槽(8 )与排余液管道(9 )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7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固液分离后滑泥排余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口挡板(4)上设有防滑钉(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泥固液分离后滑泥排余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泥板及其两侧的挡泥板,滑泥板及挡泥板组成倒漏斗状结构体,在挡泥板的上部设有一个高位挡板,在倒漏斗状结构体的底部设有漏斗口,在漏斗口的上部设有收口挡板,在漏斗口的下方设有余液收集槽,余液收集槽连通排余液管道,在余液收集槽与排余液管道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收集压泥机脱水后的污泥,并在装袋同时通过收集口下方的余液收过滤网和管道,排出脱水后仍含有的一部分液体,加强污泥脱水效果,便于装袋,并减少人工和运输成本。
文档编号B01D29/085GK202052384SQ201120138079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4日
发明者陈震宇 申请人:百力达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