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浓缩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301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滤浓缩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浓缩脱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将过滤本体固定设置,可节省泵运作所耗费的能量的过滤浓缩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系统后段须将污泥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同时加以脱水干燥进行最终妥善处理。例如,微藻类培养于液体中,采收处理时须进行固液分离及浓缩干燥处理后再进行利用。因此污水中污泥分离及藻类采收,其工艺中处理设备、处理成本,及最终处理与再利用方式等,是一项非常关键且操作费用昂贵的作业方式。目前污水处理系统常应用的滤带式脱水机,其驱动方式是利用两条滤带应用马达带动,其脱水方式是应用两条或三条单层滤带,将固体物经由滤带挤压或真空脱水,滤布清洗方式是应用高压及大量清水清洗滤布,加压方式是经由多组滚轮加压或由两组滤布经由滚轮排列进行挤压,将固体物中的水挤出并穿透滤层。后续再以清水自滤布反方向冲洗防止阻塞,不但耗用大量清水及能源,也无法完全清除干净,因此逐渐降低脱水效率而须更换。而传统带滤机操作时,同时间仅有约40%滤带作用,其余约60%滤带面积闲置,仅有移动运转,却无脱水作用。而且传统滤带作用方式将固体液体一并移动及挤压,因此耗能极高。同时滤带必须经由多道挤压与大角度反转拉扯,降低滤带使用寿命。其次,滤带式脱水设备若无压力或真空过滤装置,则过滤速度慢,且只适合用于固体颗粒较大的固液体混合物,无法适用于细致的微 藻采收获浓缩产业。再以微藻采收获浓缩产业为例,也可以机械离心式方式采收,其驱动方式是利用马达直接高速带动离心机,其脱水方式是应用固/液体比重不同与离心力作用分离,无滤布不需清洗,加压方式是高速旋转离心力作用,机械离心式设备初设成本及操作成本均高,且操作时产生噪音污染等主要缺失。另外如应用薄膜分离方式,虽能达到藻液浓缩目的,但是处理量小,设备贵,薄膜易堵塞,反冲洗及更换费用高,因此无法普遍应用。现有技术揭示,过滤脱水系统进行改进,但是上述技艺仍未跳脱传统滤带式脱水方式,换言之,由于必须驱动承载有固液体混合物的滤带前进,且滤带必须承受滚轮或滚轴的拉力,因此,上述技术仍存在有耗能高且滤带耗损二大问题,而现有技术或公开文献中,并未见可解决过滤脱水装置耗能高且滤带耗损等问题的相关技术手段,多个过滤设备只能应用机械强度大的滤带材料,降低了滤材可选择性,也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过滤浓缩脱水装置,将过滤本体固定设置,可大幅降低耗能,提高处理负荷,且是采用利用自然毛细原理吸水,具有可过滤固体及吸收液体双重特性的过滤本体,不需要使用高速转动的泵进行加压或抽真空加速过滤,可节省泵运作所耗费的能量及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过滤浓缩脱水装置,包含:
一过滤本体,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该过滤本体由一过滤层与一吸收层构成,该过滤层相对于设有该吸收层的一面为该第一面,该吸收层相对于设有该过滤层的一面为该第二面,该第一面提供置放固液体混合物,该固液体混合物所含的液体由该过滤层流入该吸收层,该固液体混合物所含的固体被阻隔于该第一面;一支撑结构,用以支撑该过滤本体,且该过滤本体定位于该支撑结构上;一固体收集装置,用以收集该第一面的该固体;以及一挤压装置,用以挤压该吸收层,以将该吸收层所吸收的液体挤压出该吸收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及图3本发明的过滤本体搭配支撑结构的不同实施例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本发明的固体收集装置另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至图10本发明的挤压装置的不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11至图13本发明的操作流程的示意图;图14至图16本发明的进料装置的不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0、IOA-过滤本体11-过滤层111-第一孔洞12-吸收层121-第二孔洞13-第一面14-第二面20、20A-支撑结构21A-第三孔洞22-压板30、30A-固体收集装置31、31A-刮刀32、32A_循环式轨道321、322-折返位置33-容器34-斜板40-挤压装置40A-滚轴装置41A-滚轴42A-驱动装置40B-偏心轮装置
41B-偏心轮
40C-磁力弹簧装置41C-磁力弹簧40D-第一多区段挤压装置4110 4160_滚轮421D 426D_ 推动件4310 4360_压板44D-链条40E-第二多区段挤压装置41IE-滚轮 421E、422E_ 推动件4:31E、432E-驱动元件441E、442E_ 驱动轴451E、452E_ 压板50A、50B、50C_ 进料口9A-固体9B-液体Fl-第一方向H1、H3-释放高度H2、H4_挤压高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随附的附图来描述本发明为达成目的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与功效,而以下附图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辅助说明,但本案的技术手段并不限于所列举附图。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过滤浓缩脱水装置,包含一过滤本体10、一支撑结构20、一固体收集装置30以及一挤压装置40。请参阅图2所示,过滤本体10是由一过滤层11与一吸收层12构成,过滤层11相对于设有吸收层12的一面为第一面13 (也即过滤本体10的顶面),吸收层12相对于设有过滤层11的一面为第二面14(也即过滤本体10的底面),第一面13是提供置放固液体混合物。本发明的支撑结构20(图2斜线标示)是用以支撑过滤本体10,且过滤本体10是定位于支撑结构20上,支撑结构20的材质没有一定限制,能够稳固支撑过滤本体10即可,例如可以采用具有刚性的金属材料。过滤层11具有多个第一孔洞111,吸收层12具有多个第二孔洞121。第一面13是提供置放固液体混合物,第一孔洞111的孔径小于固液体混合物中的固体9A的尺寸。必须说明的是,本发明申请人于2009年12月15日提出一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申请案「过滤结构及过滤方法」(申请号098142841),该案并于2011年6月16日公开(公开号201119726)。该案揭露一种过滤结构,其包括一第一多孔层以及一第二多孔层。将该过滤结构应用于过滤固液体混合物时,位于上层的第二多孔层的孔洞由于孔径小,因此可阻隔及回收固体物质,而位于下层的第一多孔层的孔洞孔径较大,可应用毛细管物理现象的吸引力,将液体吸附,而后再利用挤压方式挤压位于下层的第一多孔层,将第一多孔层所吸附的液体挤压出。于挤压过程中,被拦阻在第二多孔层的滤渣会借着反复施压与释压的推挤作用而松动去除,达到逆洗的效果,因此能减缓滤孔堵塞的状况,并提升过滤结构的使用周期。本发明的过滤本体10即采用上述「过滤结构及过滤方法」一案所揭露的过滤结构。本发明过滤本体10的过滤层11与吸收层12所具有的第一孔洞111与第二孔洞121的孔径依实际所需过滤的固液体混合物的种类而设计。以活性污泥为例,可使用0.5 μ m以下的直径,混凝处理过的活性污泥可使用100 μ m以下的直径,微藻采收可使用50 μ m以下的直径。而吸收层12的孔径可介于过滤层11的孔径至0.457cm的范围内。过滤层11的材质可包括聚合物,例如聚乙烯醇(PVA)、聚醚砜、三醋酸纤维素、聚丙烯纤维、聚氯乙烯,或可包括其他合适的多孔性纤维素(例如再生纤维素)或陶瓷。吸收层12的材料可包括聚合物,例如聚乙烯醇(PVA)、聚氨脂、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乙烯、聚苯乙稀或其他合适的泡棉材料,或可包括其他合适的吸水材料,例如不织布或(人造)纤维。请参阅图2所示,将固液体混合物置放于本发明的过滤本体10上,由于第一孔洞111的孔径小于固液体混合物中的固体9A的尺寸,因此固液体混合物中的固体9A可以被阻挡于过滤层11上,而固液体混合物中的液体9B会因为重力以及吸收层12的毛细作用而下降,并被吸收于下层的吸收层12,为使液体9B可快速地流入吸收层12,第二孔洞121的孔径以大于第一孔洞111的孔径为佳。本发明所采用的过滤本体10利用自然毛细原理吸水,具有可过滤固体及吸收液体的双重特性,不须外力可达固液分离,不需要使用高速转动的泵进行加压或抽真空来加速过滤,因此可以节省泵运作所耗费的能量及成本。请参阅 图3所示,其显示的支撑结构20A(图2斜线标示)是穿设于过滤本体10,支撑结构20A具有第三孔洞21A,第三孔洞21A的孔径大于第一孔洞111及第二孔洞121的孔径,因此液体9B可以由第一孔洞111顺利通过第三孔洞21A再流入第二孔洞121。本实施例在于说明本发明的支撑结构的型态,以及支撑结构与过滤本体结合的结构,都没有一定限制,支撑结构能够稳固支撑过滤本体,且过滤本体能够被定位于支撑结构即可,例如图2的支撑结构20是设置于过滤本体10底部,图3的支撑结构20A是穿设于过滤本体10的过滤层11与吸收层12之间,除此之外,也可将支撑结构20A穿设于过滤层11或吸收层12,或可将支撑结构设置于过滤层11顶部,换言之,由于支撑结构具有较大的孔洞,因此无论支撑结构设置的方式为合,都不会妨碍固体9A沉积或液体9B的流动。此外,由于本发明的支撑结构的形式与材质不限,可采用具有刚性的金属材料,因此支撑结构可设置为一机台或机壳的态样,可提供过滤本体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此外,图2与图3的支撑结构20、20A可以结合为一体。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的固体收集装置30是用以收集第一面13的固体9A,固体收集装置30包括至少一刮刀31,于本实施例中,刮刀31就设置于一循环式轨道32,且相对设有二刮刀31,循环式轨道32可由链条、齿轮及马达组成,循环式轨道32具有相对二折返位置321、322、由循环式轨道32驱动刮刀31平行于一第一方向Fl移动,且当刮刀31移动至循环式轨道32的折返位置321时,可以折返移动,也即与第一方向Fl相反的方向移动(循环式轨道32上方的轨道),当刮刀31再移动至循环式轨道32相对的另一折返位置322时,可再折返并平行于第一方向Fl移动,如此循环转动,当循环式轨道32下方的刮刀31移动时,可将过滤本体10的第一面13上的固体9A刮离第一面13,且当刮刀31移动至循环式轨道32的折返位置321时,可以将所有刮离的固体9A推向一容器33,于容器33与支撑结构20之间设有一斜板34,以利固体9A滑入容器33,由容器33储放刮刀31由过滤本体10的第一面13所刮离的固体9A。必须说明的是,过滤本体10的外型与面积虽然没有一定限制,但是可以设置为具有一宽度的长条矩形,而刮刀31则依过滤本体10的宽度也相对应设置具有一适当的宽度,刮刀31由循环式轨道32的折返位置322移动至另一折返位置321的过程中即可刮除过滤本体10表面所有的固体9A。请参阅图4所示,其显示固体收集装置另一实施例结构,固体收集装置30A就搭配平行设置的二过滤本体10A、10B,固体收集装置30A具有一循环式轨道32A,于循环式轨道32A相对设有二刮刀31A,二刮刀31A可于循环式轨道32A循环转动,同步刮除过滤本体10AU0B上所沉积的固体。本实施例的循环式轨道32A与图1的循环式轨道32的循环方式不同,本实施例的双过滤本体及双刮刀设计,可提高刮刀的工作效率,减少闲置空转时间。至于图1与图4所示循环式轨道32、32A的作用都是在于驱动刮刀31、31A移动,除了循环式轨道设计之外,循环式轨道32、32A也可以其他驱动装置取代之。上述固体收集装置30、30A就用以刮除并收集固液体混合物中的固体,至于被过滤本体吸收的液体,则就利用图5至图10所示本发明的挤压装置将液体挤压出过滤本体。请参阅图5所示的挤压装置,其是滚轴装置40A,滚轴装置40A是设置于过滤本体10的第二面14,滚轴装置40A是由多个滚轴41A以及一驱动装置42A构成,驱动装置42A可由链条、齿轮及马达组成,该多个滚轴41A由驱动装置42A驱动同步滚动,并与过滤本体10的第二面14接触,并对吸收层12进行挤压(如图中虚线所示),于滚轴41A表面具有凹凸纹路,当滚轴41A挤压吸收层12时,液体可由滚轴41A表面的凹凸纹路流出滚轴41A,所有被挤压出的液体再统一流入一集水装置(图中未示出)。请参阅图6所示的挤压装置,其是偏心轮装置40B,偏心轮装置40B是设置于过滤本体10的第二面14, 偏心轮装置40B包括多个偏心轮41B,支撑结构20具有一可活动的压板22,该多个偏心轮41B利用一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驱动同步转动,每一偏心轮41B具有一释放高度Hl以及一挤压高度H2,该多个偏心轮41B被驱动至挤压高度H2时(如图中虚线所示),可推动压板22对吸收层12进行挤压。请参阅图7所示的挤压装置,其是磁力弹簧装置40C,磁力弹簧装置40C是设置于过滤本体10的第二面14,磁力弹簧装置40C包括多个磁力弹簧41C,支撑结构20具有一可活动的压板22,该多个磁力弹簧41C利用一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驱动同步升降,每一磁力弹簧41C具有一释放高度H3以及一挤压高度H4,该多个磁力弹簧41C被驱动至挤压高度H4时,可推动压板22对吸收层12进行挤压。请参阅图8及图9所示的挤压装置,其是一多区段连动不同步往复挤压装置的实施例结构,该多区段连动不同步往复挤压装置是一第一多区段挤压装置40D,该第一多区段挤压装置40D是设置于吸收层12相对于设有过滤层11的一面(也即图示吸收层12的底面),该第一多区段挤压装置40D包括多滚轮4110 4160,每一滚轮411D 416D偏心枢设有一推动件421D 426D,每一推动件421D 426D相对于连接滚轮4110 4160的一端设有一压板431D 436D,推动件421D 426D枢设于滚轮411D 416D的位置分别不同。其中,图8显示压板431D、432D虽然位于同一高度,但是推动件421D与滚轮41ID的枢接位置是偏心位于滚轮41ID的左侧,推动件422D与滚轮412D的枢接位置则是偏心位于滚轮412D的右侧。此夕卜,压板433D、434D虽然位于同一高度,但是推动件423D与滚轮413D的枢接位置是偏心位于滚轮413D的左侧,推动件424D与滚轮414D的枢接位置是偏心位于滚轮414D的右侧。此夕卜,压板43 、436D虽然位于同一高度,但是推动件42 与滚轮41 的枢接位置是偏心位于滚轮41 的左侧,推动件426D与滚轮416D的枢接位置是偏心位于滚轮416D的右侧。滚轮411D116D利用驱动装置驱动同步转动,驱动装置的型态没有限制,可将滚轮411D116D分别连接于一驱动装置(例如马达),滚轮4lf 416D是分别同步转动,也可如本实施例所示,将滚轮41ID 416D连接于一环状的链条44D,由链条44D带动所有滚轮411 416D同步转动。请参阅图9所示,当滚轮411D 416D转动时,可分别带动推动件421D 426D摆动,而由于推动件421D 426D偏心设置于滚轮411D 416D的位置不同,因此推动件421D 426D可以分别带动压板431D136D不同步往复升降于一释放高度以及一挤压高度,使压板431D136D多区段连动不同步往复挤压吸收层12,图9显示压板431D 436D分别具有不同高度,可对吸收层12产生不同的挤压区段。关于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由于吸收层12可采用聚乙烯醇(PVA)、聚氨脂、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乙烯、聚苯乙稀或其他合适的泡棉材料,或不织布、(人造)纤维等吸水材料,该些泡棉材料或吸水材料于挤压形变之后,会于恢复形状时产生一反作用力,也即,当压板431 436D将吸收层12内的水分挤出后,吸收层12会对产生压板431 436D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与压板431136D的挤压动作相反,是挤压动作需要克服的力量。但是在挤压动作结束,压板431D136D松放时,该反作用力与压板431D136D移动方向相同,该反作用力反而变成助力。除了吸收层12形变的反作用力,压板43HT436D本身的重量也具有类似的效果,也即,当压板43HT436D由下往上挤压吸收层12,吸收层12与压板43HT436D的自重施力方向与压板431D 436D的运动方向相反,压板431D 436D的自重会形成一抵抗力,而当压板431D 436D开始松放(下降)时,压板431D 436D自重施力与压板431D 436D运动方向相同,此时,压板431D 436D的自重可转为助力。将各个不同步的压板431D 436D连结起来,使助力段与 抗力段相互抵销,可以使压板431D136D所需的施力减小,因此在设备上可以使用较小马力的驱动装置,对于挤压所需能耗也能有效降低。请参阅图10所示的挤压装置,其是另一多区段连动不同步往复挤压装置的实施例结构,该多区段连动不同步往复挤压装置是一第二多区段挤压装置40E,其包括一滚轮411E,滚轮41IE相对二侧偏心分别枢设有一推动件421E、422E,每一推动件421E、422E相对于连接滚轮41IE的一端设有一驱动元件431E、432E,该驱动元件431E、432E可采用油压缸,驱动元件431E、432E分别具有一驱动轴441E、442E,驱动轴441E、442E分别连接一压板451E、452E。滚轮411E利用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驱动转动,当滚轮411E转动时,可分别带动推动件421E、422E转动,推动件421E、422E再分别带动驱动元件431E、432E、驱动轴441E、442E以及压板451E、452E,使压板451E、452E朝向不同方向升降于一释放高度以及一挤压高度,藉此可使压板451E、452E多区段连动不同步往复挤压吸收层12 (请参阅图8)。此外,图10所示实施例可用以替换图8所示的第一多区段挤压装置40D,此外,也可将图8所示的第一多区段挤压装置40D替换为三组图10所示的第二多区段挤压装置40E,并依实际需要设计推动件枢接于滚轮的不同位置,以达到多区段连动不同步往复挤压吸收层12的目的。
由图5至图10所示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挤压装置具有不同实施态样,而除了滚轴、偏心轮及磁力弹簧等方式之外,也可采用油压或气压等方式驱动压板22升降。当采用不同态样的挤压装置时,则搭配相对应的支撑结构设计。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挤压装置对吸收层进行挤压时,部份液体可由吸收层12逆向回流至过滤本体10的第一面13,可推开沉积于过滤层11上的固体9A,避免造成过滤层11堵塞,并有利于固体收集装置30 (显示于图1)将固体9A推离过滤本体10。相较于传统滤带以高压清水从滤带内部冲洗方式,本发明可节约用水及操作费用。此外,图5至图10所示实施例都是由过滤本体10的底面(也即第二面14)向上挤压吸收层12,但是也可将相同结构应用于过滤本体10的顶面,由过滤本体10的顶面(也即第一面13)向下挤压吸收层12。请参阅图11至图13所示,说明本发明的操作流程。如图11所示,将固液体混合物置放于过滤本体10上,固液体混合物中的固体9A被阻挡于过滤层11上,固液体混合物中的液体9B下降并被吸收层12吸收,此时固体收集装置30并不作动。待一段预设时间后,确认固体9A与液体9B确实分离后,即可启动固体收集装置30,如图12所示,由刮刀31将固体9A刮离过滤层11,并且推向容器33,此时吸收层12是呈现吸收饱和状态;请参阅图13,再启动挤压装置40对吸收层12进行挤压,将吸收层12所吸附的液体挤压出,由于挤压的液体回流至过滤层11,可以将少部分原卡合于过滤层11内的细小固体9A推出,可再驱动刮刀31进行二次刮离。关于图12与图13 二个步骤,可以反复重复进行,或可先进行图13挤压步骤,再进行图12刮离固体9A的步骤,或可重复进行多次挤压步骤之后,再进行一次刮离步骤,或分段进行进料、吸水、挤压与刮除动作,而形成连续运转,依实际所须而设定。经由上述装置及步骤,将固液体混合物中的固体与一体分离之后,必须再于过滤本体10补充铺设固液体混合物,以进行下一次的固液体分离过程。关于补充固液体混合物的方式,可利用进料装置将固液体混合物均匀地铺设于过滤本体10上,请参阅图14及图15所示二种进料装置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所示的进料装置,其包括至少一进料口 `50A,进料口 50A是设置于固体收集装置30的循环式轨道32上,刮刀31平行第一方向Fl移动,进料口 50A是位于刮刀31的后方,进料口 50A与刮刀31同步平行于第一方向Fl移动,于刮刀31移动的路径上设有感应装置(图中未示出),当刮刀31开始移动并刮除固体9A时,刮刀31可经过感应装置所设置的位置,由感应装置感应到刮刀31的位置,即可启动进料口 50A开始进料,将固液体混合物送上过滤本体10的第一面13。当刮刀31即将移动至循环式轨道32的折返位置321时,感应装置可关闭进料口 50A停止进料。请参阅图15所示进料装置,其具有多个进料口 50B,该多个进料口 50B是电性连接一控制开关(图中未示出),控制开关是用以控制该多个进料口 50B将固液体混合物送上过滤本体10的第一面13。前述控制开关可连接一感应装置,由感应装置感测刮刀31已移动至循环式轨道32的折返位置321,代表刮刀31已完成前一次的固体刮除工作,再由控制开关开启进料口 50B进料。请参阅图16所示进料装置,其是综合图14及图15实施例,其具有多个进料口50C,该多个进料口 50C是设置于固体收集装置30的循环式轨道32上,刮刀31平行第一方向Fl移动,多个进料口 50C是位于刮刀31的后方,多个进料口 50C与刮刀31同步平行于第一方向Fl移动,该多个进料口 50C是电性连接一控制开关(图中未示出),当刮刀31行走于第一面13时,该控制开关可控制该多个进料口 50C将固液体混合物送上过滤本体10的第一面13,当刮刀31移动至循环式轨道32的折返位置321时,则控制该多个进料口 50C
停止进料。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过滤浓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过滤本体固定设置,仅消耗固体收集装置及挤压装置移动的能耗,因此可大幅降低耗能,提高处理负荷。经实作样品验证,首先就本发明固体收集装置的刮刀刮除固体的能耗而言,当本发明的刮刀重量为10公斤,刮刀移动及刮除固体所产生的摩擦力约为12公斤,以采收I公斤微藻约需180平方米的收集面积,刮刀31移动约180米,作功1800kg*m(公斤*米)约相当于0.006kWh(千瓦□小时)。以刮刀回复原位需再消耗一倍的能耗估计,能耗约
0.012kffh/kg(千瓦□小时/公斤)ο总能耗约0.012+0.001 = 0.013kffhkg,以机械传动能量效率10%计算,最终能耗约0.13kWhkg。反观传统带滤式能耗约0.45kWhkg,传统高压过滤式能耗约0.88kWh/kg,传统真空过滤式能耗约5.9kWhkg,传统离新式能耗约lkWhkg。相较之下,本发明能耗仅0.13kWhkg,确实可以大幅缩减能耗。其次,就本发明挤压装置的挤压能耗而言,验证结果如下表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过滤浓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过滤本体,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该过滤本体由一过滤层与一吸收层构成,该过滤层相对于设有该吸收层的一面为该第一面,该吸收层相对于设有该过滤层的一面为该第二面,该第一面系提供置放固液体混合物,该固液体混合物所含的液体由该过滤层流入该吸收层,该固液体混合物所含的固体被阻隔于该第一面; 一支撑结构,用以支撑该过滤本体,且该过滤本体定位于该支撑结构上; 一固体收集装置,系用以收集该第一面的该固体;以及一挤压装置,用以挤压该吸收层,以将该吸收层所吸收的液体挤压出该吸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浓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为穿设于该过滤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浓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过滤层具有多个第一孔洞,该吸收层具有多个第二孔洞,该第一孔洞的孔径小于该固液体混合物中的该固体的尺寸,该第二孔洞的孔径大于该第一孔洞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浓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体收集装置包括: 至少一刮刀,用以将该过滤本体的该第一面上的该固体刮离该第一面; 一驱动装置,用以驱动该刮刀移动;以及 一容器,用以储放该刮刀由该过滤本体的该第一面所刮离的该固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浓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进料装置,该进料装置包括至少一进料口以及一感应装置,该进料口与该刮刀同步移动,该感应装置用以感应该刮刀位置,并启动该进料口将`该固液体混合物送上该过滤本体的该第一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浓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刮刀平行于一第一方向移动,该进料口位于该刮刀的后方平行该第一方向移动,该感应装置感应该刮刀经过后,再控制该进料口将该固液体混合物送上该过滤本体的该第一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浓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进料装置,该进料装置具有多个进料口,该多个进料口电性连接一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用以控制该多个进料口将该固液体混合物送上该过滤本体的该第一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浓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挤压装置为滚轴装置,该滚轴装置设置于该过滤本体的该第二面,该滚轴装置由多个滚轴以及一驱动装置构成,该多个滚轴由该驱动装置驱动同步滚动,并与该过滤本体的该第二面接触,并对该吸收层进行挤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浓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挤压装置为偏心轮装置,该偏心轮装置设置于该过滤本体的该第二面,该偏心轮装置由多个偏心轮以及一驱动装置构成,该支撑结构具有至少一能够活动的压板,该多个偏心轮由该驱动装置驱动同步转动,每一该偏心轮具有一释放高度以及一挤压高度,该多个偏心轮被驱动至该挤压高度时,推动该压板对该吸收层进行挤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浓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挤压装置为磁力弹簧装置,该磁力弹簧装置由多个磁力弹簧以及一驱动装置构成,该支撑结构具有一能够活动的压板,该多个磁力弹簧由该驱动装置驱动同步升降,每一该磁力弹簧具有一释放高度以及一挤压高度,该多个磁力弹簧被驱动至该挤压高度时,推动该压板对该吸收层进行挤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浓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挤压装置为一第一多区段挤压装置,该第一多区段挤压装置包括多个滚轮,每一该滚轮偏心枢设有一推动件,每一该推动件相对于连接该滚轮的一端设有一压板,该多个推动件枢设于该多个滚轮的位置分别不同,该多个滚轮利用一驱动装置驱动转动并分别带动该多个压板不同步往复升降于一释放高度以及一挤压高度,该多个压板多区段连动不同步往复挤压该吸收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浓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挤压装置为一第二多区段挤压装置,该第二多区段挤压装置包括至少一滚轮,于该至少一滚轮偏心枢设有多个推动件,每一推动件相对于连接该滚轮的一端设有一驱动元件,该驱动元件别具有一驱动轴,该驱动轴分别连接一压板,该至少一滚轮利用驱动装置驱动转动,当滚轮转动时,带动该多个推动件转动并分别带动该多个压板不同步往复升降于一释放高度以及一挤压高度,该多个压板多区段连动不同步往复挤压该吸收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过滤浓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二个推动件,该二个推动件偏心设置于该滚 轮的相对二侧。
全文摘要
一种过滤浓缩脱水装置,包含一过滤本体、一支撑结构、一固体收集装置以及一挤压装置,过滤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过滤本体由一过滤层与一吸收层构成,过滤层相对于设有吸收层的一面为第一面,吸收层相对于设有过滤层的一面为第二面,第一面提供置放固液体混合物,固液体混合物所含的液体由过滤层流入吸收层,固液体混合物所含的固体被阻隔于第一面,支撑结构用以支撑过滤本体,且过滤本体定位于支撑结构上,固体收集装置用以收集第一面的固体,挤压装置用以挤压吸收层,以将吸收层所吸收的液体挤压出吸收层。
文档编号B01D35/00GK103159390SQ201210377010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
发明者白明德, 陈国帝, 蓝得彰, 林昀辉, 卢文章, 李宏台 申请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