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5247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污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泥水分离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耗水量迅速增加,水资源日益紧缺。在开发水资源的同时,提高水循环利用率以节约用水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下水道的长度也迅速增长,下水道的疏通工作变得越来越繁重。由于城市下水道的人工疏通速度缓慢且十分艰苦,有时甚至有人员伤亡的危险,所以城市下水道疏通机械化将成为必然。下水道清污车作为环卫车辆中的一种,具有冲洗下水道,抽吸污泥,实现下水道的及时疏通,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是城市环保和建设的一种重要设备。一般认为下水道清污车,是指具有冲洗下水道或抽吸下水道污泥或同时兼有冲洗和抽吸污泥功能,是下水道疏通较理想的装置。然而现有的污水循环系统主要用于市政下水管道清洗疏通中,下水道的疏通主要是为了清除管道中的污泥及杂物以保证管道的畅通,一般不带污水循环系统的作业车辆在进行清洗疏通作业过程中,清水罐中的水用完后需要补充干净的水才能继续作业,导致作业效率低下,浪费水资源。目前市场上一些车辆也配备了污水循环系统,但一般效果不好,这些系统一般为四级过滤系统,过滤环节多,对最终过滤水的杂质含量要求非常低,一般要求过滤精度低于200微米,否则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易损坏核心部件高压水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污水循环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作业效率低,浪费水,吸污效果不佳,且易损坏核心部件的缺陷;本发明结构简单,过滤环节少,系统的可靠性更高,制造方便,维护方便,工作效率高,吸污效果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污水循环系统,其包括污泥罐、清水罐、高压泵、泵、阀、喷头、卷盘和软管;所述污泥罐内设有旋转滤筒、支座、隔板、气缸、滤筒底座、冲洗管、联接轴、铰链、油马达、油马达支座和吸污管;所述隔板包括固定隔板和翻转隔板,所述支座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污泥罐包括污泥罐前部和污泥罐后部;所述吸污管安装在所述污泥罐后部,所述油马达、所述油马达支座、所述联接轴、所述旋转滤筒、所述滤筒底座和所述冲洗管均安装在所述污泥罐前部,所述隔板、所述支座、所述铰链和所述气缸设于所述污泥罐前部和污泥罐后部之间;所述固定隔板上设有检修门,所述翻转隔板与所述污泥罐内壁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固定隔板与所述污泥罐内壁之间设有第二间隙和第三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小于所述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小于所述第三间隙。进一步,所述第一支座固定在所述固定隔板上,所述第二支座固定在所述翻转隔板上,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之间,所述铰链固定在所述翻转隔板上。
进一步,所述油马达安装在所述油马达支座上。进一步,所述旋转滤筒一端安装在所述滤筒底座上,其另一端通过所述联接轴固定在所述油马达上。进一步,所述旋转滤筒上设有滤网。进一步,所述阀包括第一阀、第二阀、第三阀、第四阀、第五阀、第六阀、第七阀和单向阀;所述滤筒底座与所述泵之间设有所述第一阀、所述第六阀和所述第七阀;所述第六阀与所述清水罐之间安装所述第二阀;所述泵与所述高压泵之间安装所述第四阀;所述高压泵与所述卷盘之间安装所述第三阀;所述第三阀与所述滤筒底座之间安装所述第五阀和所述单向阀。进一步,所述单向阀、所述第五阀和所述第三阀安装在所述冲洗管上。进一步,所述卷盘与所述喷头通过所述软管连接。本发明为二级过滤,减少了过滤环节,使系统的可靠性更高(因为环节越多出故障的概率越高),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本发明对最终过滤水的杂质含量要求远低于市场上一般的污水循环系统,过滤精度500微米时系统也能正常工作,而且本发明维护方便,工作效率高。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污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虚线部分A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至图3,一种污水循环系统1,其包括污泥罐2、清水罐3、高压泵4、泵5、阀(未图示)、喷头7、卷盘8和软管9 ;所述污泥罐2内设有旋转滤筒10、支座(未图示)、隔板(未图示)、气缸11、滤筒底座12、冲洗管13、联接轴14、铰链15、油马达16、油马达支座17和吸污管18 ;所述隔板包括固定隔板191和翻转隔板192,所述支座包括第一支座201和第二支座202,所述污泥罐2包括污泥罐前部(未图示)和污泥罐后部(未图示);所述吸污管18安装在所述污泥罐后部22,所述油马达16、所述油马达支座17、所述联接轴14、所述旋转滤筒10、所述滤筒底座12和所述冲洗管13均安装在所述污泥罐前部,所述隔板、所述支座、所述铰链15和所述气缸11设于所述污泥罐前部和污泥罐后部之间;所述固定隔板191上设有检修门21,所述翻转隔板192与所述污泥罐2内壁之间设有第一间隙22,所述固定隔板191与所述污泥罐2内壁之间设有第二间隙23和第三间隙24,所述第一间隙22小于所述第二间隙23,所述第二间隙23小于所述第三间隙24。进一步,所述第一支座201固定在所述固定隔板191上,所述第二支座202固定在所述翻转隔板192上,所述气缸11固定在所述第一支座201与所述第二支座202之间,所述铰链15固定在所述翻转隔板192上。进一步,所述油马达16安装在所述油马达支座17上。进一步,所述旋转滤筒10—端安装在所述滤筒底座12上,其另一端通过所述联接轴14固定在所述油马达16上。进一步,所述旋转滤筒10上设有滤网(未图示)。所述滤网的设置,方便油马达工作时,带动旋转滤筒旋转,从而通过滤网对污泥罐前部的污水进行过滤。进一步,所述阀包括第一阀251、第二阀252、第三阀253、第四阀254、第五阀255、第六阀256、第七阀257和单向阀258 ;所述滤筒底座12与所述泵5之间设有所述第一阀251、所述第六阀256和所述第七阀257 ;所述第六阀256与所述清水罐3之间安装所述第二阀252 ;所述泵5与所述高压泵4之间安装所述第四阀254 ;所述高压泵4与所述卷盘8之间安装所述第三阀253 ;所述第三阀253与所述滤筒底座12之间安装所述第五阀255和所述单向阀258。进一步,所述单向阀258、所述第五阀255和所述第三阀253安装在所述冲洗管13上。进一步,所述卷盘8与所述喷头7通过所述软管9连接。所述喷头的设置,方便将处理过的清水进行再利用,通过软管和喷头将处理过的清水输送出来。本发明污水循环系统包括两个工作过程,工作过程一当下水道中的污泥水通过吸污管进入污泥罐后部后由于固定隔板与翻转隔板的阻隔作用,被吸入污泥罐后部中的污泥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污泥和水进行自然沉降,比重教大的污泥沉入污泥罐底部,比重较小的污水处于污泥的上部,通过自然沉降后的污水通过固定隔板、翻转隔板与污泥罐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进入污泥罐的前部中,滤筒浸入在通过间隙进入污泥罐前部的污水之中,滤筒通过联接轴在油马达的驱动下旋转,通过滤筒滤网的作用将污水进行进一步的泥水分离,分离后的污泥存留在污泥罐的前部中,经过滤筒滤网分离的水进入滤筒内部,并通过滤筒底座中连接的管路,在泵的作用下进入高压泵,进入高压泵中的水在高压泵的作用下一部分进入卷盘及软管,然后通过喷头喷出用以清洗、疏通下水管道,另一部分通过单向阀进入冲洗管中,在冲洗管安装的多个喷嘴的作用下对滤筒进行清洗。在此工作过程中第一阀、第六阀、第三阀、第五阀均为开启状态,第七阀、第四阀处于关闭状态。在此过程中第二阀可处于开启也可处于关闭状态,当第二阀开启时清水罐中的清水同经过滤筒滤网过滤的水一起进入泵;翻转隔板通过气缸或油缸控制其翻转,以便于污水循环系统作业结束后经过滤筒滤网分离的污泥的排放。工作过程二 当下污水循环系统作业完成、存留在污泥罐中的污泥排放完之后需要对滤筒和污泥罐进行清洗,第二阀、第五阀开启,第七阀、第四阀、第三阀关闭,清水罐中的清水通过泵、高压泵经过单向阀进入冲洗管中,在冲洗管安装的多个喷嘴的作用下对滤筒滤网进行清洗,同时也可对污泥罐进行清洗;第七阀、第四阀用于作业完成后排放系统各部分少量的存留水;滤筒所在部分为污泥罐前部,吸污管所在部分为污泥罐后部;所述的翻转隔板的圆周边缘与污泥罐内壁留有第一间隙,固定隔板的圆周边缘与污泥罐内壁留有第二间隙和第三间隙,其中第一间隙小于第二间隙,第二间隙小于第三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和所述第三间隙的设置,方便对污泥罐后部的污水进行初次过滤,使得大颗粒的杂质停留在污泥罐后部;固定隔板上开有可打开的检修门;单向阀起保护高压泵的作用。本发明为二级过滤,减少了过滤环节,使系统的可靠性更高(因为环节越多出故障的概率越高),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本发明对最终过滤水的杂质含量要求远低于市场上一般的污水循环系统,过滤精度500微米时系统也能正常工作,而且本发明维护方便,工作效率高。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污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污泥罐、清水罐、高压泵、泵、阀、喷头、卷盘和软管; 所述污泥罐内设有旋转滤筒、支座、隔板、气缸、滤筒底座、冲洗管、联接轴、铰链、油马达、油马达支座和吸污管;所述隔板包括固定隔板和翻转隔板,所述支座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污泥罐包括污泥罐前部和污泥罐后部; 所述吸污管安装在所述污泥罐后部,所述油马达、所述油马达支座、所述联接轴、所述旋转滤筒、所述滤筒底座和所述冲洗管均安装在所述污泥罐前部,所述隔板、所述支座、所述铰链和所述气缸设于所述污泥罐前部和所述污泥罐后部之间; 所述固定隔板上设有检修门,所述翻转隔板与所述污泥罐内壁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固定隔板与所述污泥罐内壁之间设有第二间隙和第三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小于所述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小于所述第三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固定在所述固定隔板上,所述第二支座固定在所述翻转隔板上,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之间,所述铰链固定在所述翻转隔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马达安装在所述油马达支座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滤筒一端安装在所述滤筒底座上,其另一端通过所述联接轴固定在所述油马达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滤筒上设有滤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包括第一阀、第二阀、第三阀、第四阀、第五阀、第六阀、第七阀和单向阀;所述滤筒底座与所述泵之间设有所述第一阀、所述第六阀和所述第七阀;所述第六阀与所述清水罐之间安装所述第二阀;所述泵与所述高压泵之间安装所述第四阀;所述高压泵与所述卷盘之间安装所述第三阀;所述第三阀与所述滤筒底座之间安装所述第五阀和所述单向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所述第五阀和所述第三阀安装在所述冲洗管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盘与所述喷头通过所述软管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污水循环系统,其包括污泥罐、清水罐、高压泵、泵、阀、喷头、卷盘和软管;污泥罐内设有旋转滤筒、支座、隔板、气缸、滤筒底座、冲洗管、联接轴、铰链、油马达、油马达支座和吸污管;隔板包括固定隔板和翻转隔板,支座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固定隔板上设有检修门,翻转隔板与污泥罐内壁之间设有第一间隙,固定隔板与污泥罐内壁之间设有第二间隙和第三间隙,第一间隙小于第二间隙,第二间隙小于第三间隙。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其为二级过滤,减少了过滤环节,使系统的可靠性更高。另外,本发明对最终过滤水的杂质含量要求远低于市场上一般的污水循环系统,过滤精度500微米时系统也能正常工作。
文档编号B01D33/073GK103055599SQ20121058945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9日
发明者张富贵 申请人:武汉新光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