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拆卸的高效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5309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于拆卸的高效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具体是便于拆卸的高效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物料反应过程中,为了使物料的反应更迅速、更充分,往往需要借助外部搅拌装置,使物料充分接触,提高物料间的有效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效率。目前的搅拌装置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搅拌棒,二是磁力搅拌器。搅拌棒主要是靠人力操作,这种搅拌方式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不高,而且不能保证物料的充分混合。而磁力搅拌器虽然效率高,但稳定性较差,而且是使用的时候需要调节,导致使用时不是很方便,同时,搅拌棒一般采用焊接在驱动装置上,在检修的时候不便于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便于拆卸的高效搅拌装置,解决了以往的搅拌装置工作效率不高,使用不方便,不便于拆卸检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便于拆卸的高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棒I以及设置在搅拌棒I下端的电动机2,所述电动机2的转轴3上固定有螺旋桨4,所述搅拌棒I的上端设有螺孔5,所述螺孔5的直径为搅拌棒I的直径的1/2 3/4。所述螺旋桨4包括三个叶片,相邻叶片之间的夹角相等。所述螺旋桨4包括四个叶片,相邻叶片互相垂直。所述螺孔5的中心线与搅拌棒I的中心线重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I)本实用新型在原有搅拌棒的基础上设置了转轴,并在转轴上设置了螺旋桨,这样使得整个搅拌装置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使物料的混合更快,反应更充分。(2)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棒通过螺纹孔与驱动装置连接,这样能轻松地实现搅拌棒的安装和拆卸,方便检修。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I的螺旋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螺旋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对应的附图标记为1、搅拌棒,2、电动机,3、转轴,4、螺旋桨,5、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I :[0017]如图I、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搅拌棒I以及设置在搅拌棒I下端的电动机2,电动机2的转轴3上固定有螺旋桨4。本实施例的搅拌棒I的上端设有螺孔5,螺孔5的中心线与搅拌棒I的中心线重合,螺孔5的直径为搅拌棒I的直径的1/2 3/4。本实施例的螺旋桨4包括三个叶片,相邻叶片之间的夹角相等。实施例2 如图I、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搅拌棒I以及设置在搅拌棒I下端的电动机2,电动机2的转轴3上固定有螺旋桨4。本实施例的搅拌棒I的上端设有螺孔5,螺孔5的中心线与搅拌棒I的中心线重合,螺孔5的直径为搅拌棒I的直径的1/2 3/4。本实施例的螺旋桨4包括四个叶片,相邻叶片互相垂直。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本实用新型放入物料中,在电动机2的带动下,螺旋桨4旋转起来,这样物料就被带动起来,使混合更充分。如上所述,则能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便于拆卸的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棒(I)以及设置在搅拌棒(I)下端的电动机(2),所述电动机(2)的转轴(3)上固定有螺旋桨(4),所述搅拌棒(I)的上端设有螺孔(5),所述螺孔(5)的直径为搅拌棒(I)的直径的1/2 3/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于拆卸的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4)包括三个叶片,相邻叶片之间的夹角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于拆卸的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4)包括四个叶片,相邻叶片互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于拆卸的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5)的中心线与搅拌棒(I)的中心线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于拆卸的高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棒(1)以及设置在搅拌棒(1)下端的电动机(2),电动机(2)的转轴(3)上固定有螺旋桨(4),搅拌棒(1)的上端设有螺孔(5),螺孔(5)的直径为搅拌棒(1)的直径的1/2~3/4。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使搅拌省时省力,使物料的混合更快速,反应更充分,同时更便于拆卸检修。
文档编号B01F7/22GK202555203SQ20122023925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5日
发明者廖成斌, 邹学刚 申请人:成都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