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囱烟气脱硝脱硫专用氨水配制方法及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43809阅读:8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囱烟气脱硝脱硫专用氨水配制方法及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泥制造的煅烧,热力发电,供暖,石化炼油,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烟囱脱硝脱硫专用氨水的配方和制造工艺。该专用氨水的配方主要根据各企业燃烧用煤的产地测定含硫的(NOX)含量,确定NH3在不同水中的含量,经我们研究发现脱硝脱硫用氨水的NH3含量在5%-40%之间,该专用氨水采用①天然自来水配制;②经软化处理的软水配制;③经一级反渗透的纯水配制;④经二级反渗透的高纯水配制。以上四种水配制的氨水是燃煤企业烟囱脱硝脱硫专用氨水。
【专利说明】一种烟囱烟气脱硝脱硫专用氨水配制方法及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泥制造的煅烧,热力发电、供暖、石化炼油、有色金属冶炼,等燃烧煤 烟囱烟气脱硝脱硫专用氨水的配制方法及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为降低水泥制造的烧结,热力发电,供暖,有色金属冶炼,石化炼油等排出烟气的 污染,废气化学吸收脱硝脱硫已经被运用到环保处理环节。在此环保处理工艺中选择性催 化还原法(SCR)和非选择性还原法(SNCR)或两者混合方法(SCR/SNCR)被广泛利用,该法 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利用氨或烃做还原剂将Ν0Χ还原为氮气和水的方法。该 技术无副产品,脱硝脱硫效率能达80?90%以上。此法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大,是目 前脱硝脱硫效率较高,最为成熟,且应用最广的脱硝脱硫技术。对节约能源,减少对大气的 污染,净化空气环境,达到治污减霾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工艺中都需要使用氨作为还 原剂,在实际操作中加入氨的方式都是以氨水喷雾方式加入,因此氨水浓度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烟囱燃烧煤产生的烟气脱硝脱硫的新原料氨水。它具有脱硝脱 硫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可吸收二氧化硫,满足循环经济的要求。
[0004] -种烟囱脱硝脱硫专用氨水,含NH35% -40% (重量百分比),其余为水。
[0005] 所述的专用氨水制造工艺,其按照下述任意一项实现:
[0006] ①天然自来水配制氨水:采用天然自来水经输水管道进入氨水制造罐内,该水液 平面达到罐内容积60%时,打开液氨储罐阀门或送氨车上氨罐阀门(液相)和氨水罐排气 阀门(气相)使99. 5 %-99. 8 % NH3缓慢进入氨水制造罐内,用NH3喷雾法,使液氨与水结 合,吸收,制造成含NH 35 % -40 %的脱硝脱硫专用氨水;
[0007] ②软水配制氨水:采用自来水经软化水处理后的软水进入氨水制造罐内,该水液 面达到罐内容积60%时,打开NH 3储罐或运送氨车氨罐阀门(液相)和氨水罐排气阀门(气 相)使99. 5 % -99. 8NH3缓慢进入氨水制造罐内,采用NH3喷雾法使液氨和软水结合,吸收, 制成含NH35% -40%的烟囱脱硝脱硫专用软水氨水;
[0008] ③纯水制造氨水:采用经处理后的软水再进入一级反渗透的水处理系统经处理后 的纯水,进入氨水制造罐内,该水液面高度达到罐内容积60 %时,打开液氨储罐阀门或运 送液氨汽车上的氨罐阀门(液相)和氨水罐排气阀门(气相)使含量在99. 5% -99. 8% 液氨缓慢进入氨水制造罐内,用NH3喷雾法使液氨和纯水结合,吸收,制成NH3含量在 5% -40%烟囱脱硝脱硫专用氨水,氨水金属残渣含量< 0. 3,不易浑浊,透明大于80% ;
[0009] ④高纯水制造氨水:采用自来水经软化处理后再经二级反渗透处理的高纯水,进 入氨水制造罐内,该水液面高度达到罐内容积60%时,打开液氨储罐阀门(液相)或运送 液氨的汽车上的氨罐阀门(液相)和氨水罐排气阀门(气相)使含量在99. 5 % -99. 8 % 液氨缓慢进入氨水制造罐内,采用NH3喷雾法使液氨和高纯水结合,吸收,制造成NH3含量 5% -40%的高纯水氨水,所得氨水残渣含量< 0. 2,纯净、透亮,电导率低于0. 00012。 [0010] 为了解决脱硝脱硫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户通过对燃 煤的产地、含硫量(Ν0Χ)高低的检测结果、我们采用不同含順3量(5% -40% )的氨水进 行脱硝脱硫的新技术,新方法。本发明产品特点:技术先进,设计合理,经济效益好,使用方 便。
[0011] 本发明有益效果:
[0012] 1、本发明产品,用于水泥产品烧结,热力发电,供暖,石化炼油,有色金属冶炼,等 燃煤烟气的脱硝脱硫,可有效降低二氧化硫(Ν0Χ)在大气中排放量的30% -50%,回收副 产品硫酸铵化肥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变废为宝。
[0013] 2、本发明产品设计科学合理,针对燃煤的产地,检测煤(Ν0Χ)含硫量来决定 采用不同含量的发明产品,可降低运行成本,节约能源,据测算可节约脱硝脱硫费用 20% -40%。
[0014] 3、本发明产品具有脱硝脱硫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减少雾霾,保护环境,有利于人 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
[0015] 我们发明的烟囱专用脱硝脱硫氨水是一种价格低廉,副产物回收方便,用途广泛 的,因此本发明是一种新的脱硝脱硫方法,非常有益于环境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种烟囱脱硝脱硫专用氨水,其含NH35%-40% (重量百分比),其余为水。水为 以下任意一种或混合物:①天然自来水配制;②经软化处理的软水配制;③经一级反渗透 的纯水配制;④经二级反渗透的高纯水配制。
[0017] 所述的专用氨水制造工艺,其按照下述任意一项实现:
[0018] ①天然自来水配制氨水:采用天然自来水经输水管道进入氨水制造罐内,该水液 平面达到罐内容积60%时,打开液氨储罐阀门或送氨车上氨罐阀门(液相)和氨水罐排气 阀门,(气相)使99. 5 % -99. 8 % NH3缓慢进入氨水制造罐内,用NH3喷雾法,使液氨与水 结合,吸收,制造成含NH 35 % -40%的脱硝脱硫专用氨水;
[0019] ②软水配制氨水:采用自来水经软化水处理后的软水进入氨水制造罐内,该水液 面达到罐内容积60%时,打开NH3储罐或运送氨车氨罐阀门(液相)和氨水罐排气阀门(气 相)使99. 5 % -99. 8NH3缓慢进入氨水制造罐内,采用NH3喷雾法使液氨和软水结合,吸收, 制成含NH35% -40%的烟囱脱硝脱硫专用软水氨水;
[0020] ③纯水制造氨水:采用经处理后的软水再进入一级反渗透的水处理系统经处理后 的纯水,进入氨水制造罐内,该水液面高度达到罐内容积60 %时,打开液氨储罐阀门或运 送液氨汽车上的氨罐阀门(液相)和氨水罐排气阀门(气相)使含量在99. 5% -99. 8% 液氨缓慢进入氨水制造罐内,采用NH3喷雾法使液氨和纯水结合,吸收,制成NH3含量在 5% -40%烟囱脱硝脱硫专用氨水,氨水金属残渣含量< 0. 3,不易浑浊,透明大于80% ;
[0021] ④高纯水制造氨水:采用自来水经软化处理后再经二级反渗透处理的高纯水,进 入氨水制造罐内,该水液面高度达到罐内容积60 %时,打开液氨储罐阀门或运送液氨的汽 车上的氨罐阀门(液相)和氨水罐排气阀门(气相),使含量在99. 5% -99. 8%液氨缓慢 进入氨水制造罐内,采用NH3喷雾法使液氨和高纯水结合,吸收,制造成NH3含量5 % -40 %
【权利要求】
1. 一种烟囱脱硝脱硫专用氨水,其特征是含NH35%-40%,其余为水,以重量百分比计 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脱硝脱硫专用氨水,其特征是水为以下任意一种或 混合物:①天然自来水配制;②经软化处理的软水配制;③经一级反渗透的纯水配制;④经 二级反渗透的高纯水配制。
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专用氨水制造工艺,其特征是按照下述任意一项实现: ① 天然自来水配制氨水:采用天然自来水经输水管道进入氨水制造罐内,该水液平面 达到罐内容积60%时,打开液氨储罐阀门或送氨车上氨罐阀门(液相)和氨水罐排气阀门 (气相)使99. 5 % -99. 8 % NH3缓慢进入氨水制造罐内,采用NH3喷雾法,使液氨与水结合, 吸收,制造成含NH 35 % -40 %的脱硝脱硫专用氨水; ② 软水配制氨水:采用自来水经软化水处理后的软水进入氨水制造罐内,该水液面达 到罐内容积60%时,打开NH3储罐或运送氨车氨罐阀门(液相)和氨水罐排气阀门(气 相)使99. 5% -99. 8NH3缓慢进入氨水制造罐内,用喷雾法使液氨和软水结合,吸收,制成 含NH35 % -40%的烟囱脱硝脱硫专用软水氨水; ③ 纯水制造氨水:采用经处理后的软水再进入一级反渗透的水处理系统经处理后的纯 水,进入氨水制造罐内,该水液面高度达到罐内容积60%时,打开液氨储罐阀门或运送液氨 汽车上的氨罐阀门(液相)和氨水罐排气阀门(气相)使含量在99. 5% -99. 8%液氨缓 慢进入氨水制造罐内,采用喷雾法使液氨和纯水结合,吸收,制成氨含量在5% -40%烟囱 脱硝脱硫专用氨水,氨水金属残渣含量< 0. 3,不易浑浊,透明大于80% ; ④ 高纯水制造氨水:采用自来水经软化处理后再经二级反渗透处理的高纯水,进入氨 水制造罐内,该水液面高度达到罐内容积60%时,打开液氨储罐阀门或运送液氨的汽车上 的氨罐阀门(液相)和氨水罐排气阀门(气相),使含量在99. 5% -99. 8%液氨缓慢进入 氨水制造罐内,采用喷雾法使液氨和高纯水结合,吸收,制造成NH3含量5 % -40 %的高纯 水氨水,所得氨水残渣含量< 〇. 2,纯净、透亮,电导率低于0. 00012。
【文档编号】B01D53/79GK104096470SQ201410351086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3日
【发明者】周凯, 周晓红 申请人:周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