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过滤器用滤材、过滤器组件、空气过滤器单元以及空气过滤器用滤材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4839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过滤器用滤材,其为捕集气体中的微粒的空气过滤器用滤材,该空气过滤器用滤材的特征在于,具备:

主要由氟树脂构成的第1多孔膜;

与所述第1多孔膜相比配置于气流的下游侧、且主要由氟树脂构成的第2多孔膜;和

按照形成所述空气过滤器用滤材的至少最外层的方式进行配置的、对所述第1多孔膜和所述第2多孔膜进行支撑的2片以上的通气性支撑材料,

所述第1多孔膜的以流速5.3cm/秒连续流通包含个数中值粒径为0.25μm的聚α-烯烃颗粒的空气、且压力损失上升250Pa时的所述聚α-烯烃颗粒的积尘量大于所述第2多孔膜;

对于所述空气过滤器用滤材来说,

使空气以流速5.3cm/秒通过时的压力损失小于200Pa,

使包含粒径为0.3μm的NaCl颗粒的空气以流速5.3cm/秒通过时的所述颗粒的捕集效率为99.97%以上,

所述积尘量为25g/m2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滤材,其中,所述第1多孔膜与所述第2多孔膜相比所述压力损失小,

所述第2多孔膜与所述第1多孔膜相比所述捕集效率高。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滤材,其中,所述第1多孔膜的所述积尘量为25g/m2~35g/m2,所述压力损失为30Pa~90Pa,所述捕集效率为95%~99%。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滤材,其中,所述空气过滤器用滤材具有由所述第1多孔膜、所述第2多孔膜、和2片所述通气性支撑材料构成的4层结构。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滤材,其中,所述空气过滤器用滤材具有下述5层结构,该5层结构由所述第1多孔膜、所述第2多孔膜、3片所述通气性支撑材料构成,并且所述通气性支撑材料中的1片配置于所述第1多孔膜与所述第2多孔膜之间。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滤材,其中,所述第1多孔膜由能够纤维化的聚四氟乙烯、不发生纤维化的非热熔融加工性成分、和熔点小于320℃的不发生纤维化的能够热熔融加工的成分构成。

7.一种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具备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滤材,

所述空气过滤器用滤材被加工成峰折和谷折交替重复的锯齿形状。

8.一种空气过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其具备: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滤材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和

保持所述空气过滤器用滤材或所述过滤器组件的框体。

9.一种空气过滤器用滤材的制造方法,其为捕集气体中的微粒的空气过滤器用滤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使用氟树脂和液体润滑剂制作第1多孔膜的步骤;

(b)使用氟树脂和液体润滑剂制作与所述第1多孔膜相比平均孔径小的第2多孔膜的步骤;和

(c)将所述第1多孔膜、所述第2多孔膜、以及对所述第1多孔膜和所述第2多孔膜进行支撑的2片以上的通气性支撑材料进行层积而制作所述空气过滤器用滤材的步骤,

在所述(c)的步骤中,按照形成所述空气过滤器用滤材的至少最外层的方式来配置所述2片以上的通气性支撑材料;

对于所述空气过滤器用滤材来说,

所述压力损失小于200Pa,

使包含粒径为0.3μm的NaCl颗粒的空气以流速5.3cm/秒通过时的所述颗粒的捕集效率为99.97%以上,

以流速5.3cm/秒连续流通包含个数中值粒径为0.25μm的聚α-烯烃颗粒的空气、且压力损失上升250Pa时的所述聚α-烯烃颗粒的积尘量为25g/m2以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滤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b)的步骤中,以氟树脂的单位重量的量计,使用比所述(a)的步骤中所用的液体润滑剂少的量的液体润滑剂来制作所述第2多孔膜。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滤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a)的步骤中所用的相对于100重量份氟树脂的液体润滑剂的量、与所述(b)的步骤中所用的相对于100重量份氟树脂的液体润滑剂的量之差为1重量份~4重量份。

12.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用滤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a)的步骤中,使用能够纤维化的聚四氟乙烯、不发生纤维化的非热熔融加工性成分、和熔点小于320℃的不发生纤维化的能够热熔融加工的成分作为所述氟树脂,制作所述第1多孔膜。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