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461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一种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涉及净化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净化空气、净化水、净化烟尘的净化设备存在着以下共同技术缺陷:1:容易堵塞,净化设备用活性炭、纤维材料做成的过滤板、过滤芯,是用微孔分离有害颗粒物,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微孔被堵塞,不拆洗、不更换就会丧失净化功能。2:净化率低,用微孔分离有害颗粒物,有害颗粒物直径大于过滤板、过滤芯微孔直径的,堵塞微孔,有害颗粒物直径小于过滤板、过滤芯微孔直径的,穿过微孔,没有被过滤,因此净化率低。3:由于容易堵塞,所以净化量小。4:拆洗或更换过滤板、过滤芯,费时费料。5:灭菌工艺复杂。这些缺陷是困扰净化领域的技术难题,也是制约净化领域工作发展的甁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用水做过滤介质,利用空气和水的比重不同,结合微孔陶瓷过滤板、活性炭过滤板过滤和白银薄箔灭菌,把空气中、水中的有害颗粒物分离出来,从而获得清洁的空气,清净的水,有效的提高了净化率和净化量。解决了目前净化领域设备容易堵塞、净化率低、净化量小、费时费料和灭菌工艺复杂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外的空气泵,安装在机壳内的第一盛水过滤器、第二盛水过滤器,安装在机壳上的主控模块,以及输气总管。

输气总管一端连接空气泵、另一端连接三通接头的接口一;第一盛水过滤器连接第二输气管一端,第二输气管另一端连接三通接头的接口二;第一输气管一端连接三通接头的接口三、另一端延伸至第二盛水过滤器内部;所述第一盛水过滤器内部设有第一分离介质,所述第一分离介质包括第一水层、第一下部陶瓷过滤板组件、第一微孔陶瓷过滤板组件;所述第一盛水过滤器内设有第一水位控制仪;所述第一盛水过滤器分别连接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气管、第一输气管,第一进水管延伸至第一盛水过滤器外部,第一出气管连接出气管口;所述第一盛水过滤器底部连接第一排污管,第一排污管延伸至机壳外部;第一输气管延伸至第二盛水过滤器内部;所述第二盛水过滤器内部设有第二分离介质,所述第二分离介质包括第二水层、第二下部陶瓷过滤板组件、第二上部微孔陶瓷过滤板组件;所述第二盛水过滤器内设有第二水位控制仪;所述第二盛水过滤器分别连接第二进水管、第二出气管、第二输气管,第二进水管延伸至机壳外部;第二出气管连接出气管口;第二输气管延伸至第一盛水过滤器内部;所述第二盛水过滤器连接第二排污管,第二排污管延伸至机壳外部。

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电源,主控模块连接空气泵、第一水位控制仪、第二水位控制仪;所述主控模块连接计算机。

所述第二输气管、第一输气管上分别设有电磁阀,电磁阀连接主控模块。

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气管、第一输气管上分别设有电磁阀,电磁阀连接主控模块。

所述第二进水管、第二出气管、第二输气管上分别设有电磁阀,电磁阀连接主控模块。

所述出气管口设有电磁阀,电磁阀连接主控模块。

所述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上分别设有电磁阀,电磁阀连接主控模块。

所述第一盛水过滤器、第二盛水过滤器内部分别设有第一白银薄箔、第二白银薄箔。

所述第一盛水过滤器体积的设计,是以空气泵输出气管直径长度为基数,第一盛水过滤器底边的长度是空气泵输出气管直径长度为基数的6~9倍;第一盛水过滤器的高度为第一盛水过滤器底边的长度2~3倍。

所述第一盛水过滤器、第二盛水过滤器中的盛水量,分别为第一盛水过滤器、第二盛水过滤器容积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三。

本发明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有益效果如下:

1:用水层、下部陶瓷过滤板、上部微孔陶瓷过滤板组件做分离介质,用白银薄箔灭菌,用空气泵把污染的空气压进两个盛水过滤器中。利用空气和水的比重不同,通过双水层、双水层中陶瓷过滤板组件、双微孔陶瓷过滤板组件和双白银薄箔灭菌,把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物pm2.5成功的分离出来,从而获得清净的空气。

2:因为空气泵压进空气产生的气动力,让水层涌动翻滾,因此在空气净化过程中水层中陶瓷过滤板微孔不被污染物堵塞,微孔陶瓷过滤板也不会堵塞,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物pm2.5通过水层、下部陶瓷过滤板和上部微孔陶瓷过滤板组件f1过滤,保持了净化过程的畅通,提高了净化率。

3:本发明装置具有逆向清洗的功能,能自动清洗盛水过滤器中的污染物。解决了现在市场上空气净化设备易堵塞净化率不高的缺陷。

4:本发明装置适用范围广,根据本发明装置原理,可制造不同种类及不同型号的空气净化机,水净化器,烟尘净化装置,尾气净化器,废气、废水处理系统等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包括机壳14,安装在机壳14外的空气泵2,安装在机壳14内的第一盛水过滤器6、第二盛水过滤器7,安装在机壳14上的主控模块13,以及输气总管3,输气总管3一端连接空气泵2、另一端连接三通接头11的接口一;第一盛水过滤器6连接第二输气管3.2一端,第二输气管3.2另一端连接三通接头11的接口二;第一输气管3.1一端连接三通接头11的接口三、另一端延伸至第二盛水过滤器7内部。

所述第一盛水过滤器6内部设有第一分离介质10,所述第一分离介质10包括第一水层10.1、第一下部陶瓷过滤板组件10.2、第一上部微孔陶瓷过滤板组件10.3;所述第一盛水过滤器6内设有第一水位控制仪8.1。所述第一盛水过滤器6分别连接第一进水管4.1、第一出气管3.4、第一输气管3.5,第一进水管4.1延伸至第一盛水过滤器6外部,第一出气管3.4连接出气管口12;所述第一盛水过滤器6底部连接第一排污管4.2,第一排污管4.2延伸至机壳14外部;第一输气管3.5延伸至第二盛水过滤器7内部。

所述第二盛水过滤器7内部设有第二分离介质,所述第二分离介质包括第二水层10.4、第二下部陶瓷过滤板组件10.5、第二微孔陶瓷过滤板组件10.6;所述第二盛水过滤器7内设有第二水位控制仪8.2。所述第二盛水过滤器7分别连接第二进水管4.3、第二出气管3.6、第二输气管3.7,第二进水管4.3延伸至机壳14外部;第二出气管3.6连接出气管口12;第二输气管3.7延伸至第一盛水过滤器6内部;所述第二盛水过滤器7连接第二排污管4.4,第二排污管4.4延伸至机壳14外部。

所述主控模块13连接电源1,主控模块13连接空气泵2、第一水位控制仪8.1、第二水位控制仪8.2;所述主控模块13连接计算机。

所述第二输气管3.2、第一输气管3.1上分别设有电磁阀,电磁阀连接主控模块13。

所述第一进水管4.1、第一出气管3.4、第一输气管3.5上分别设有电磁阀,电磁阀连接主控模块13。

所述第二进水管4.3、第二出气管3.6、第二输气管3.7上分别设有电磁阀,电磁阀连接主控模块13。

所述出气管口12设有电磁阀,电磁阀连接主控模块13。

所述第一排污管4.2、第二排污管4.4上分别设有电磁阀,电磁阀连接主控模块13。

所述第一盛水过滤器6、第二盛水过滤器7内部分别设有第一白银薄箔9.1、第二白银薄箔9.2。

所述第一盛水过滤器6体积的设计,是以空气泵输出气管直径长度为基数,第一盛水过滤器6底边的长度是空气泵输出气管直径长度为基数的6~9倍;第一盛水过滤器6的高度为第一盛水过滤器6底边的长度2~3倍。所述第一盛水过滤器6、第二盛水过滤器7中的盛水量,分别为第一盛水过滤器6、第二盛水过滤器7容积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三。按照第一水位控制仪8.1设置的高度计算进水量。

所述第二盛水过滤器7体积的设计,同第一盛水过滤器6体积的设计相同。

本发明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耗电量的设计按每净化1立方米空气耗电12瓦设计。

本发明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所需净化空气的净化量的设计,按成人每天呼吸空气17.6立方米设计。

本发明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所需净化水的净化量的设计,按成人每月6吨设计。

本发明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所需净化烟尘的净化量的设计,按大于烟尘排放量总量的5%~49%设计。

本发明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空气泵2所需功率的设置,按每小时净化所需量乘以12。

实施步骤:

开机:

1)、正向净化开机程序:用摇控器或手机开启计算机,计算机连接主控模块13,下达开机指令,先开启第一进水管4.1的电磁阀、第二进水管4.3的电磁阀,分别向第一盛水过滤器6、第二盛水过滤器7进水,当水位分别达到第一水位控制仪8.1、第二水位控制仪8.2时,开启第二输气管3.2的电磁阀,开启第一输气管3.5的电磁阀,开启第二出气管3.6的电磁阀,开启出气管口12的电磁阀,开启主控模块13,启动空气泵2。污染的空气从空气泵输入气管口3.3、输气总管3、第二输气管3.2进入第一盛水过滤器6内部,经过第一分离介质10:第一水层10.1、第一下部陶瓷过滤板组件10.2、第一上部微孔陶瓷过滤板组件10.3过滤,再经过第一输气管3.5进入第二盛水过滤器7内部,经过第二分离介质:第二水层10.4、第二下部陶瓷过滤板组件10.5、第二上部微孔陶瓷过滤板组件10.6过滤成为清洁的空气,经过第二出气管3.6输送到出气管口12输出。

2)、逆向净化开机程序:用摇控器或手机开启,经计算机连接主控模块13下达开机指令,先开启第二进水管4.3的电磁阀,第一进水管4.1的电磁阀,分别向第二盛水过滤器7、第一盛水过滤器6进水,当水位分别达到第二水位控制仪8.2、第一水位控制仪8.1时,开启第一输气管3.1的电磁阀,开启第二输气管3.7的电磁阀,开启第一出气管3.4的电磁阀,出气管口12的电磁阀,开启主控模块13,启动空气泵2。污染的空气从空气泵输入气管口3.3、输气总管3、第一输气管3.1进入第二盛水过滤器7内部,经过第二分离介质:第二水层10.4、第二下部陶瓷过滤板组件10.5、第二上部微孔陶瓷过滤板组件10.6过滤,再经过第二输气管3.7进入第一盛水过滤器6内部,经过第一分离介质10:第一水层10.1、第一下部部陶瓷过滤板组件10.2、第一上部微孔陶瓷过滤板组件10.3过滤,过滤成为清洁的空气,经过第一出气管3.4输送到出气管口12输出。

停机排污程序:

1)、正向净化停机排污程序:当机器正向净化时,开启第二盛水过滤器7的第二排污管4.4的电磁阀,关闭出气管口12的电磁阀,排除污染的第二分离介质中的第二水层10.4,然后停机,开启第二进水管4.3的电磁阀进水,当水位达到第二水位控制仪8.2时,关闭第二进水管4.3的电磁阀停止进水,完成正向停机排污程序;

2)、逆向净化停机排污程序:当机器逆向净化时,开启第一盛水过滤器6的第一排污管4.2的电磁阀,关闭出气管口12的电磁阀,排除污染的第一分离介质10的第一水层10.1,然后停机,开启第一进水管4.1的电磁阀进水,当水位达到第一水位控制仪8.1时,关闭第一进水管4.1的电磁阀停止进水,完成逆向停机排污程序。

如设计制造一台家庭使用的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按照权利要求1~18设计如下:

设一个家庭祖孙三代6口人,每人每天24小时的呼吸量为:17.6立方米乘以6等于105.6立方米,每小时需要净化空气量为:105.6立方米除以24小时等于4.4立方米,空气泵所需功率为:12瓦乘以4.4立方米等于52.8瓦,按大于总量的49%设计为:52.8瓦乖以49%等于25.872瓦再加52.8等于78.62瓦,可按空气泵所需功率80瓦设计。空气泵出风口径为20毫米,第一盛水过滤器的体积为:20毫米乘以6等于120毫米乘以120毫米再乘以高度360毫米等于0.05184立方米,第二盛水过滤器的体积同样为0.05184立方米。其它构件按上述数据为依据再进行设计安装,就是一个家庭使用的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

上述家庭使用的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不仅在雾霾天气中供6口人呼吸到净化的空气,还可净化自来水成为纯净水。

正向净化水时,无需启动空气泵及其它控制器件,只需要打开第一盛水过滤器6的第一进水管的电磁阀,第一输气管3.5的电磁阀,第二出气管3.6的电磁阀,出气管口12的电磁阀,就可得到净化的纯净水。

逆向净化水时,也无需启动空气泵及其它控制器件,只需要打开第二盛水过滤器7的第二进水管4.3电磁阀,第二输气管3.7的电磁阀,第一出气管3.4的电磁阀,出气管口12的电磁阀,也可得到净化的纯净水。

还可在出气管口12连接活性炭过滤箱过滤除去水中异味。

上述家庭使用的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可实现一机两用的功能。

按上述设计数据缩小5~7倍,可制造一台便携式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代替口罩在雾霾天气里供人在室外呼吸,也可供人在污染的空气环境中作业人员呼吸。

按上述设计数据扩大100倍,可制造一台大型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在雾霾天气里可供在楼房中工作的数百人呼吸,也可采用管道输送到在污染空气环境中作业的人们呼吸。

按上述设计数据扩大300~1000倍以上,釆用上述正、逆向净化水的操作方法,开启相关控制件可用于水厂净化水。提高净水速度和净水量。

按上述设计数据扩大1000以上倍,可制造一台大型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结合现有的静电技术,可净化热电厂、炼铁厂的煤烟、烟尘,提高减排效果。也可进行废水处理,污水处理以及废水的二次净化利用。

按上述设计数据依据,按净化量更改适当的数据设计,制造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可用于化工及相关行业进行固液体分离。

按上述设计数据依据,更改适当的数据并依据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原理设计,可制造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可用于医药及相关行业进行固液体分离,提取药物的有效成份;也可用于分离人体血液中的自由基。

按上述设计数据依据,更改适当的数据并依据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原理设计,去除动力空气泵,直接把汽车尾气排放管与盛水过滤器输气管连接,可制造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净化汽车尾气。

按照设定的时间,由计算机指令主控模块13控制自动停机或开机。

本发明水层分离式正、逆向高效智能净化装置,是一种能净化空气、净化水、净化烟尘和废气的多功能高效智能化的净化设备,适用于空气污染区域和水污染区域的居民家庭使用,也适用于办公楼、幼儿园、学校、医院、宾馆、工厂工作和学习的人使用,还适用于企业减少烟尘污水和废气的排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