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散搅拌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5286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散搅拌反应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散搅拌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其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中,在实际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化工生产中,现有反应釜的的体积很大,其搅拌速度很慢,从而导致位于反应釜内部的固体树脂溶解需要的时间很长,每次进行溶解的固体树脂的量不能太多,难以满足高效生产的需要。

因此,为化工行业寻找一种更优的反应釜设备以实现高效生产,仍然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散搅拌反应釜,其可以使固体树脂更快地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散搅拌反应釜,包括有罐体和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搅拌反应釜包括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有电机、联轴器、传动杆、以及设有分散叶片的分散盘;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盖体的上方,所述电机具有防爆变频调速功能;在所述盖体上设有一与所述罐体内部连通的通道,所述传动杆和所述分散盘均位于所述罐体内部,所述分散盘固定设置于所述传动杆的一端,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穿入所述通道并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通道密封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盘的型式为平盘锯齿式。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工作功率为7.5kW,所述传动杆的直径为φ50mm,所述分散盘的直径为φ250mm。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工作功率为11kW,所述传动杆的直径为φ55mm,所述分散盘的直径为φ300mm。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工作功率为22kW,所述传动杆的直径为φ75mm,所述分散盘的直径为φ500mm。

进一步的,所述通道密封设置的具体形式包括:通过骨架油封装置对所述通道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搅拌反应釜还包括有支撑架和拉筋板;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电机和所述盖体之间,所述支撑架和所述电机、所述盖体二者均为固定连接;所述拉筋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拉筋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罐体固定连接,以将所述支撑架牢靠固定于所述盖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备用口,所述盖体上还设有可自由开闭的活动盖;所述罐体的下部设有放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下部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分散搅拌反应釜的支撑脚。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所述盖体、所述传动杆和所述分散盘均由SUS304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支撑架、所述拉筋板和所述支撑脚均由碳钢材料制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基于分散机的工作原理,在传统的反应釜上设置具有防爆变频调速的搅拌装置。因此,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变频调速对位于反应釜内部的物料进行高速搅拌,大大增加了固体树脂与有机溶剂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固体树脂充分溶解于有机溶剂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分散盘的分散叶片的剪切力,将固体树脂打散,使固定树脂与有机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从而有效提高固体树脂的有效溶解速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位于反应釜内部的固体树脂和有机溶剂进行高速搅拌、以及对固体树脂的有效剪切,可以将浸泡在有机溶剂中的固体树脂更为快速地进行溶解。比如,对于传统的反应釜,溶解一吨大颗粒固体树脂需要花费8小时,且底部仍残留有未溶解的固体树脂,而对于本实用新型,一吨大颗粒固体树脂只需花费1.5小时即可溶解完成,且底部没有未溶解的固体树脂残留。进一步的,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更高效、快速地将固体树脂进行溶解,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每次进行溶解的固体树脂的量相对来说可以更多,从而大大减少了生产批次,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换言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散搅拌反应釜可以很好地满足高效生产的需要,在化工设备技术领域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此附图说明所提供的图片用来辅助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分散搅拌反应釜的主视图(未体现进料口和备用口);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分散搅拌反应釜的右视图(未体现拉筋板,且电机旋转了 90度)。

附图标记:

1、罐体;11、放料口;2、盖体;21、通道;22、进料口;23、备用口;24、活动盖;3、搅拌装置;31、电机;32、联轴器;33、传动杆;34、分散盘;341、分散叶片;4、骨架油封装置;5、支撑架;6、拉筋板;7、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散搅拌反应釜,如图1~2所示,包括有罐体1和盖体2,还包括有搅拌装置3,搅拌装置3包括有电机31、联轴器32、传动杆33、以及设有分散叶片341的分散盘34。电机31位于盖体2的上方且具有防爆变频调速功能,另外,电机31与外界电源进行电性连接,其选用的是AC380V的工作电压,从而使得其成为物料分散搅拌的输出动力源,进而使得该分散搅拌反应釜能够具备防爆变频调速的功能。在盖体2上设有一与罐体1内部连通的通道21,传动杆33和分散盘34均位于罐体1的内部,分散盘34固定设置于传动杆33的一端,传动杆33的另一端穿入通道21并通过联轴器32与电机31的输出轴相连,从而使得电机31输出的动力可以驱动传动杆33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分散盘34进行旋转。

其中,如图1或2所示,分散盘34的型式为平盘锯齿式,分散叶片341分布于分散盘34的上/下面。当分散盘34受到电机31的驱动而高速转动时,在分散盘34下方呈层流状态,则不同流速的物料层互相扩散,相互间的摩擦力会增大,从而起到分散作用,在分散盘34边缘附近会形成湍流区,其中的固体颗粒会受到分散叶片341的强烈剪切及冲击,从而使得固体颗粒能够以更短时间溶解到有机溶剂中。

其中,通道21密封设置,其具体形式为:通过骨架油封装置4对通道21进行密封。骨架油封常用于旋转轴,是一种旋转轴唇密封,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因此,本实施例引入骨架油封的密封结构,既可以避免外界的灰尘、杂质等异物进入罐体1的内部,又可以避免罐体1内部的物料渗出罐体1外。

其中,如图1或2所示,分散搅拌反应釜还包括有支撑架5和拉筋板6;支撑架5设于电机31和盖体2之间,支撑架5和电机31、盖体2二者均为固定连接(比如焊接连接)。拉筋板6的一端与支撑架5固定连接(比如焊接连接),拉筋板6的另一端与罐体1的外壁固定 连接(比如焊接连接),以将支撑架5牢靠固定于盖体2上,即拉筋板6的作用是使支撑架5在盖体2上的位置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5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电机31的两个对立侧,其不仅可以用来支撑电机31的重量,而且还可以避免电机31工作时发生强烈震动而直接作用于盖体2表面,从而避免盖体2遭受剧烈冲撞而容易发生损伤,即支撑架5对盖体2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5选用10#槽钢,然而,其还可以选用其它类型的钢材,比如方钢或者角钢等,诸如此类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等效保护范围。

其中,如图2所示,盖体2上设有进料口22和备用口23,用于向罐体1充入物料,盖体2上还设有可自由开闭的活动盖24。罐体1的下部设有放料口11,其与罐体1的内部连通,用于将罐体1内的物料排出,更具体的,放料口11通过在罐体1的下部焊接装配上2寸美式法兰以形成,其便于与外界的管道配合连接。

其中,如图1、2所示,罐体1的下部设有用于支撑分散搅拌反应釜的支撑脚7。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脚7的数量为四个,均选用12#工字钢,分别与罐体1的下部进行固定连接(比如焊接连接)。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脚7的数量、材料类型、位置分布包括但不限于如本实施例所述和图1、2所示,其数量还可以设为三个或者更多(位置分布需做对应的调整)、其材料类型还可以设为方钢、角钢等,只要支撑脚7的数量、相应的位置分布以及材料类型的设定能够保证罐体1不发生倾倒,则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等效保护范围。

其中,由于罐体1、盖体2、传动杆33和分散盘34与物料接触,为避免发生腐蚀,罐体1、盖体2、传动杆33和分散盘34均由SUS304不锈钢材料制成。支撑架5、拉筋板6和支撑脚7均由碳钢材料制成,可以节省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31的工作功率为7.5kW,对应的,传动杆33的直径为φ50mm,分散盘34的直径为φ250mm。换言之,电机31的工作功率、传动杆33的直径以及分散盘34的直径这三个参数为相互匹配而选定,是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总结得到的。当电机31的工作功率和传动杆33的直径、分散盘34的直径不匹配时:若传动杆33的直径、分散盘34的直径过小,则传动杆33和分散盘34会发生剧烈摆动,容易导致设备损伤;若传动杆33的直径、分散盘34的直径过大,则电机31输出的动力难以带动传动杆33和分散盘34旋转,则会影响对罐体1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也会对生产效率造成不良影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分散搅拌反应釜,其与实施例1公开的分散搅拌反应釜在结构设计上的差异仅在于:

电机31的工作功率为11kW,对应的,传动杆33的直径为φ55mm,分散盘34的直径 为φ300mm。

本实施例的电机31的工作功率、传动杆33的直径和分散盘34的直径是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总结而选定的另一组相互匹配的参数,可以使该分散搅拌反应釜能够实现高效生产。

对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分散搅拌反应釜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完全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分散搅拌反应釜,其与实施例1公开的分散搅拌反应釜在结构设计上的差异仅在于:

电机31的工作功率为22kW,对应的,传动杆33的直径为φ75mm,分散盘34的直径为φ500mm。

本实施例的电机31的工作功率、传动杆33的直径和分散盘34的直径是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总结而选定的另一组相互匹配的参数,同样可以使该分散搅拌反应釜能够实现高效生产。

对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分散搅拌反应釜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完全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的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散搅拌反应釜具备了防爆变频调速功能,从而使得其不仅能够用于水性物料的分散搅拌,还能用于油性物料的分散搅拌。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布于分散盘上/下面的分散叶片的高速运转以对物料进行高效搅拌,使得物料受到高速且强烈的剪切、撞击、粉碎、分散,从而达到迅速混合、溶解、分散、细化的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满足各工艺过程中不同的工艺要求,可以根据不同的工艺阶段选择不同的转速,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化工设备技术领域中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构思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根据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由本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