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覆铜板的玻璃布含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6159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覆铜板的玻璃布含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制电路板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覆铜板的玻璃布含浸装置。



背景技术:

有关印制电路板之半成品制作技术,系将玻璃纤维布含浸树脂后烘烤形成半固化片或粘结片,再将所制半固化片上下两面结合铜箔或离型膜后高温热压得到覆铜基板或不含铜之绝缘板。为应对欧盟WEEE/RHOs之环保要求及高频高速之特性需求,覆铜板材料需使用环境友好、耐高温、高电性能之特殊高粘度树脂,故胶水体系粘度较高,现有技术的含浸装置如图1所示,胶水从含浸槽底部直接进入,粘度高的胶水会影响玻璃布之含浸性,导致产品外观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覆铜板的玻璃布含浸装置,从原先含浸槽底部直接进胶改进为从含浸滚轮浸胶,然后通过含浸滚轮上的出胶小孔出胶,调整了出胶压力,增加了玻璃布与树脂的浸润性,可有效改善玻璃布的含浸性,提升产品外观,降低了不良品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生产覆铜板的玻璃布含浸装置,包括含浸槽、进胶管道、回胶管道和胶槽,所述含浸槽的上方左右两侧设有于引导玻璃布的滚轮,含浸槽底部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引导玻璃布的含浸滚轮,所述进胶管道一端连接所述胶槽底部,另一端穿过含浸槽底部且连通支管,支管两端分别连接含浸槽底部左右两侧的含浸滚轮,所述含浸滚轮为空心的圆柱状结构,含浸滚轮表面设有若干出胶小孔,所述回胶管道一端连接在含浸槽上部,另一端连接在胶槽上部。

所述的出胶小孔均匀设置在含浸滚轮表面。进一步提高了玻璃布与树脂浸润的均匀性,提升产品外观。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胶槽内的胶水从进胶管道进入支管,再从支管进入到含浸槽底部左右两侧的含浸滚轮,然后从含浸滚轮上的出胶小孔出胶,从而与玻璃布浸润,待含浸槽内的胶水到达一定程度时,从回胶管道又回到胶槽,可以回收利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生产覆铜板的玻璃布含浸装置,从原先含浸槽底部直接进胶改进为从含浸滚轮浸胶,然后通过含浸滚轮上的出胶小孔出胶,调整了出胶压力,增加玻璃布与树脂的浸润性,可有效改善玻璃布的含浸性,提升产品外观,降低了不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含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含浸滚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附图2和附图3,一种用于生产覆铜板的玻璃布含浸装置,包括含浸槽1、进胶管道2、回胶管道3和胶槽4,所述含浸槽1的上方左右两侧设有于引导玻璃布9的滚轮5,含浸槽1底部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引导玻璃布9的含浸滚轮6,所述进胶管道2一端连接所述胶槽4底部,另一端穿过含浸槽1底部且连通支管7,支管7两端分别连接含浸槽1底部左右两侧的含浸滚轮6,所述含浸滚轮6为空心的圆柱状结构,含浸滚轮6表面设有若干出胶小孔8,所述的出胶小孔8均匀设置在含浸滚轮6表面,所述回胶管道3一端连接在含浸槽1上部,另一端连接在胶槽4上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胶槽4内的胶水从进胶管道2进入支管7,再从支管7进入到含浸槽底部左右两侧的含浸滚轮6,然后从含浸滚轮6上的出胶小孔8出胶,从而与玻璃布9浸润,待含浸槽1内的胶水到达一定程度时,从回胶管道3又回到胶槽4,可以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生产覆铜板的玻璃布含浸装置,从原先含浸槽底部直接进胶改进为从含浸滚轮6浸胶,然后通过含浸滚轮上的出胶小孔出胶,调整了出胶压力,增加玻璃布与树脂的浸润性,可有效改善玻璃布的含浸性,提升产品外观,降低了不良品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