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棉纺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快速整体抬升压棉螺杆的纤维压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棉纺织生产过程中,前纺工序除尘设备承担着大量棉纺机械的落棉回收任务,除尘高压风机把一级滤网上的纤维吸入纤维压紧器,纤维被吸附在整体布满网眼的锥形网桶内壁上,再由减速机带动旋转压棉螺杆,把锥形网桶内壁上的纤维层刮下来挤出机外。设备安装时,钢结构的压棉螺杆必须与钢结构锥形网桶保证有较大的间隙,以防止金属摩擦产生火警事故。实际生产中,由于高压风机的负压气流把纤维牢牢的吸附在锥形网通内壁上,压棉螺杆与锥形网桶间隙内容易堵塞纤维造成设备故障停台。处理这些机械故障以及日常检修时,需要多人合作,先拆除锥形网桶上方的电机、减速箱等笨重机件,然后把压棉螺杆从锥形网桶中抬出,清除卡花,其维修工作量大,且费时费力,长期的停台维修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整体抬升压棉螺杆的纤维压紧器,避免检修时拆卸笨重机件,实现单人操作,可快速、轻便处理设备故障停台,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棉仓、压紧器盖、减速箱、压棉螺杆、高压风机、电机、压紧器筒体;
所述进棉仓下端经螺栓与压紧器筒体固定连接,压紧器筒体内部设有锥形网桶,锥形网桶与高压风机连接;所述进棉仓上端的进棉仓固定板经连接螺丝与压紧器盖固定连接,压紧器盖上设有减速箱、电机,所述电机经减速箱(4)带动压棉螺杆在锥形网桶内转动,所述压棉螺杆下端与锥形网桶接触;所述进棉仓外壁上焊接有圆柱形支撑台,压紧器盖上焊接有顶杆螺母,顶杆穿过顶杆螺母顶在支撑台上,所述顶杆上设有手柄。
所述支撑台为三个,沿进棉仓外壁均匀分布,所述顶杆螺母、顶杆、手柄与支撑台配套设置。
所述顶杆与手柄组合成丁字形状,顶杆的丝杆长度大于支撑台上表面到减速箱、电机上表面距离的长度,顶杆直径大于16毫米。
所述压棉螺杆呈锥形状,尺寸为上大下小,与锥形网桶配套使用,所述压棉螺杆与锥形网桶接触处设有密封胶圈。
所述锥形网桶为不锈钢板网制作,孔径为1.5毫米,孔间距为1毫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发生设备故障或机械检修时,只需要一名维修人员操作,先拆下压紧器盖与进棉仓的连接螺丝,把顶杆顶在支撑台上,三个顶杆均匀用力,通过顶杆与顶杆螺母间的反作用力,把带有压棉螺杆、减速箱、电机的压紧器盖从进棉仓固定板顶起,增大压棉螺杆与锥形网桶的间隙,快捷、轻松的清除压棉螺杆间隙卡花。本实用新型省时、省力,可快速处理故障,避免大面积生产设备长时间停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进棉仓,2、支撑台,3、压紧器盖,4、减速箱,5、顶杆螺母,6、手柄,7、顶杆,8、进棉仓固定板,9、压棉螺杆,10、锥形网桶,11、高压风机、12、连接螺丝,13、电机,14、压紧器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进棉仓1、压紧器盖3、减速箱4、压棉螺杆9、高压风机11、电机13、压紧器筒体14;
所述进棉仓1下端经螺栓与压紧器筒体14固定连接,压紧器筒体14内部设有锥形网桶10,锥形网桶10与高压风机11连接;所述进棉仓1上端的进棉仓固定板8经连接螺丝12与压紧器盖3固定连接,压紧器盖3上设有减速箱4、电机13,所述电机13经减速箱4带动压棉螺杆9在锥形网桶10内转动,所述压棉螺杆9下端与锥形网桶10接触;所述进棉仓1外壁上焊接有圆柱形支撑台2,压紧器盖3上焊接有顶杆螺母5,顶杆螺母5下端面和压紧器盖3下平面在同一平面上,顶杆7穿过顶杆螺母5顶在支撑台2上,所述顶杆7上设有手柄6。
所述支撑台2为三个,沿进棉仓1外壁均匀分布,所述顶杆螺母5、顶杆(7)、手柄6与支撑台2配套设置。
所述顶杆7与手柄6组合成丁字形状,顶杆7的丝杆长度大于支撑台2上表面到减速箱4、电机13上表面距离的长度,避免旋入顶杆7后,减速箱4、电机13触碰影响手柄6转动。顶杆7直径大于16毫米,三个顶杆7承载整个压棉螺杆9、压紧器盖3、减速箱4、电机13重量。
所述压棉螺杆9呈锥形状,尺寸为上大下小,与锥形网桶10配套使用,所述压棉螺杆9与锥形网桶10接触处设有密封胶圈。
所述锥形网桶10为不锈钢板网制作,孔径为1.5毫米,孔间距为1毫米。
当发生设备故障或机械检修,需要抬升压棉螺杆9时,维修人员先拆下压紧器盖3与进棉仓1的连接螺丝12,双手顺时针相互交替、均匀转动三个手柄6,将顶杆7旋过顶杆螺母5顶在支撑台2上,在支撑台2对顶杆7的反作用力下,压紧器盖3与进棉仓1产生相对运动,把固定在压紧器盖3上的压棉螺杆9、电机13及减速箱4整体抬起,增大压棉螺杆9与锥形网桶10间的间隙,达到快速抬升压棉螺杆9,清除压棉螺杆9与锥形网桶10之间所卡棉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