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7575阅读:10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气体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常用的气体加热装置主要利用加热丝发热除去气体中的水分,虽然这种干燥装置结构简单,但气体干燥效果一般,很难实现气体的深度干燥。在一些精密仪器的实验或生产中,很难达到使用标准与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持久耐用,可实现气体的持续循环干燥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体干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所述壳体内底部设置有回收池,所述回收池上方设置有干燥箱,所述干燥箱内部设置有加热电极,两端分别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分别与进气口、出气口连通,所述干燥箱上方设置有喷淋器,所述喷淋器顶部设置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与回收池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回收池底端设置有输液泵,所述输液泵与输液管连通,用于实现干燥溶液的循环使用。

进一步,所述进气口、出气口中设置有过滤网,用于防止颗粒物进入装置内部,引起组件损坏。

进一步,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换液器,用于实现干燥溶液的增加与更换。

进一步,所述加热电极交叉排列,用于形成气体通道,有利于气体与加热电极及干燥溶液充分接触,有利于提升气体干燥效果与速率。

进一步,所述喷淋器包括:喷头、安装块、储液池,所述储液池与输液管连通,所述喷头用于将干燥溶液高压喷出,并通过干燥箱与气体充分接触,所述安装板用于喷头的固定,所述储液池用于干燥溶液的储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持久耐用,可实现气体的持续循环干燥,并利用加热电极与干燥溶液同时对气体的干燥,效果好、干燥速率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干燥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气体干燥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外侧设置有进气口3、出气口4,所述壳体1内底部设置有回收池6,所述回收池6上方设置有干燥箱2,所述干燥箱2内部设置有加热电极10,两端分别设置有气管5,所述气管5分别与进气口3、出气口4连通,所述干燥箱2上方设置有喷淋器,所述喷淋器顶部设置有输液管8,所述输液管8与回收池6连通。

所述回收池6底端设置有输液泵7,所述输液泵7与输液管8连通,用于实现干燥溶液的循环使用。所述进气口3、出气口4中设置有过滤网,用于防止颗粒物进入装置内部,引起组件损坏。所述输液管8上设置有换液器9,用于实现干燥溶液的增加与更换。所述加热电极10交叉排列,用于形成气体通道,有利于气体与加热电极10及干燥溶液充分接触,有利于提升气体干燥效果与速率。所述喷淋器包括:喷头13、安装块11、储液池12,所述储液池12与输液管8连通,所述喷头13用于将干燥溶液高压喷出,并通过干燥箱2与气体充分接触,所述安装板11用于喷头13的固定,所述储液池12用于干燥溶液的储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