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0024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芯,属于净水领域。



背景技术:

在净水机中安装的滤芯装置中,为了方便,滤芯装置均会分为滤芯底座和滤芯两部分,一般情况下,滤芯会经常更换,但是滤芯座需要反复使用。

滤芯座与滤芯是可拆卸的连接,滤芯上设置有用于进水和出水的水口和水路以及布置在水路中的滤材,滤芯底座上设置有与滤芯的进水口连通的水流通道。其中,当滤芯底座与滤芯连接时,待过滤水经过滤芯座的水流通道流入滤芯中,并经过滤材的过滤后再次流到滤芯座的水流通道中并排出,以实现水的过滤。在滤芯装置停止工作后,由于残留水的存在,当从滤芯座上分开滤芯时,残留水流会漏出,这样容易造成净水机滋生细菌,且后续处理麻烦。对于滤芯本身的维护来说,清洁后最好有干燥处理,但是现有的滤芯清理后无自身干燥的功能。

经检索,公告号为CN20536072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滤芯装置和滤芯座”,该滤芯装置包括座体和滤芯,座体形成有多条第一水流通道,滤芯具有水口,滤芯装置还包括位于座体和滤芯之间的挡水件,挡水件上设置有与第一水流通道和多个水口对应的第二水流通道,挡水件能够相对于座体回转使得挡水件与座体之间具有导通位置和截止位置,在导通位置,多条第二水流通道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水流通道连通,在所述截止位置,位于回转中心的第二水流通道中的阀芯随挡水件的回转而改变位置以断开与相应的第一水流通道的连通。滤芯座包括上述座体和上述挡水件。因此通过简单的转动操作,可以至少避免压力水通过该断开连通的水流通道而漏水。

上述滤芯装置为了实现从滤芯底座取出滤芯时不漏水的目的,在滤芯装置上设置挡水件,通过回转的方式来实现挡水件与座体之间的导通和截止,一方面,挡水件的结构非常复杂,不便加工;另一方面,不便于调节进出水量;并且不能实现清洁和干燥滤芯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芯,该滤芯结构简单,通过按压实现进出水量的调节,并且按压可实现卡针和卡点相配合固定,通过旋转旋动扳手,带动滤芯内芯和滤芯外壳旋转,能够实现自身清洁和干燥,方便使用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滤芯,包括滤芯外壳、旋动扳手、设置在滤芯外壳内的滤芯内芯以及套设在滤芯外壳下部的调节进出水量的调挡器,滤芯外壳和滤芯内芯之间套设有清洁装置;旋动扳手与滤芯外壳上端固定连接,滤芯内芯上端与滤芯外壳固定连接;滤芯外壳、滤芯内芯以及调挡器外壳之间形成进水空腔,滤芯内芯内设置有出水空腔;调挡器上设置有与进水空腔连通的进水孔以及与出水空腔连通的出水孔;清洁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卡针,调挡器上设置有与卡针相配合的卡点。

其中,所述调挡器包括上下设置的调挡座和调挡芯,调挡座包括上下设置的进水部和套筒,进水部上端套设在滤芯内芯内,调挡芯的上部套设在套筒内;进水孔和出水孔设置在进水部上;套筒内壁设置有调挡滑槽;调挡芯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套设在调挡滑槽内的凸块;调挡滑槽上设置有调挡卡位;调挡芯外壁设置有第一凸缘,第一凸缘和滤芯外壳底端之间设有一弹簧。

其中,所述进水部从外到内同心设置有环形的第一进水通腔和第一出水通腔,进水孔与第一进水通腔连通,出水孔与第一出水通腔连通;调挡芯从外到内同心设置有环形的第二进水通腔和第二出水通腔,第二进水通腔套设在第一进水通腔内,第二出水通腔套设在第一出水通腔内。

其中,所述进水部在和套筒连接处形成第二凸缘;卡点设置在第二凸缘上;第二凸缘与滤芯外壳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其中,所述调挡滑槽为具有高低起伏的环形滑槽,调挡卡位包括截止卡位、半开卡位和全开卡位;截止卡位位于调挡滑槽的最高处,半开卡位位于调挡滑槽的中部位置,全开卡位位于调挡滑槽的底部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凸缘下部设置有滤芯耳,滤芯耳与滤芯底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按压实现进出水量的调节,并且按压可实现卡针和卡点相配合固定,通过旋转旋动扳手,带动滤芯内芯和滤芯外壳旋转,能够实现自身清洁和干燥,方便使用和维护。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调挡器,通过按压实现调节滤芯进出水流速,从而调节滤芯过滤效率;同时,也可以通过调挡器的调量功能来控制整台净水机的进出水,起到开关水作用;调挡器具有截流的功能,在更换滤芯时,能够防止滤芯内部水漏到净水机上滋生细菌。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旋动扳手,旋动扳手能够方便按压;旋动扳手在转动过程中,将滤芯内芯的水分甩干,减少滤芯内部水分,起到干燥的作用;通过排出水分,还能便于携带,减少内部湿度,减少滤芯内部细菌滋生。

4、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旋动扳手和清洁装置,旋动扳手在转动过程中,滤芯外壳和滤芯内芯转动,清洁装置不动,在这个相对转动的过程中,清洁装置起到清洁内部的作用,清洁后排出污水,使滤芯使用过程中更加卫生健康。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集干燥、调量和清洁于一体,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挡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滤芯外壳、11-进水空腔、2-滤芯内芯、21-出水空腔、3-调挡器、31-调挡座、32-调挡芯、320-第一凸缘、321-第二进水通腔、322-第二出水通腔、33-进水部、331-第一进水通腔、332-第一出水通腔、333-进水孔、334-出水孔、335-凸块、336-滤芯耳、34-套筒、340-调挡滑槽、341-全开卡位、342-半开卡位、343-截止卡位、35-第二凸缘、351-卡点、4-旋动扳手、5-清洁装置、51-卡针、6-弹簧、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滤芯,包括滤芯外壳1、旋动扳手4、设置在滤芯外壳1内的滤芯内芯2以及套设在滤芯外壳1下部的调节进出水量的调挡器3,滤芯外壳1和滤芯内芯2之间套设有清洁装置5;旋动扳手4与滤芯外壳1上端固定连接,滤芯内芯2上端与滤芯外壳1固定连接;旋动扳手4另一端为手持部;旋动扳手4能够起到很好地干燥滤芯的作用,转动旋动扳手4时,带动滤芯外壳1和滤芯内芯2转动,通过离心力将滤芯内芯2的水分甩出,在需转移净水机,达到干燥滤芯的效果,同时降低重量便于携带。滤芯外壳1、滤芯内芯2以及调挡器3外壳之间形成进水空腔11,滤芯内芯2内设置有出水空腔21;调挡器3上设置有与进水空腔11连通的进水孔333以及与出水空腔21连通的出水孔334;清洁装置5的下端设置有卡针51,调挡器3上设置有与卡针51相配合的卡点351。按压滤芯外壳1的过程中,卡针51和卡点351相配合固定,此时清洁装置5固定,转动旋动扳手4,旋动扳手4带动滤芯外壳1和滤芯内芯2旋转,清洁装置5的内外壁同时清洁滤芯内芯2外侧和滤芯外壳1内侧,然后再排出内部污水。再次按压可以使卡针51和卡点351相分离。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调挡器3包括上下设置的调挡座31和调挡芯32,调挡座31包括上下设置的进水部33和套筒34,进水部33上端套设在滤芯内芯2内,调挡芯32的上部套设在套筒34内;进水孔333和出水孔334设置在进水部33上;套筒34内壁设置有调挡滑槽340;调挡芯32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套设在调挡滑槽340内的凸块335;调挡滑槽340上设置有调挡卡位;在按压滤芯外壳1的过程中,凸块335在调挡滑槽340内滑动;调挡芯32外壁设置有第一凸缘320,第一凸缘320和滤芯外壳1底端之间设有一弹簧6。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进水部33从外到内同心设置有环形的第一进水通腔331和第一出水通腔332,进水孔333与第一进水通腔331连通,出水孔334与第一出水通腔332连通;调挡芯32从外到内同心设置有环形的第二进水通腔321和第二出水通腔322,第二进水通腔321套设在第一进水通腔331内,第二出水通腔322套设在第一出水通腔332内。

参见图1和图3,所述进水部33在和套筒34连接处形成第二凸缘35;卡点351设置在第二凸缘35上;第二凸缘35与滤芯外壳1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7。

参见图1、图3和图4,所述调挡滑槽340为具有高低起伏的环形滑槽,调挡卡位包括截止卡位343、半开卡位342和全开卡位341;截止卡位343位于调挡滑槽340的最高处,半开卡位342位于调挡滑槽340的中部位置,全开卡位341位于调挡滑槽340的底部位置。凸块335在调挡滑槽340内滑动,凸块335处于全开卡位341时,进水孔333和出水孔334全开;凸块335处于半开卡位342时,进水孔333和出水孔334半开;凸块335处于截止卡位343时,进水孔333和出水孔334截断进出水。

参见图1和图4,所述第一凸缘320下部设置有滤芯耳336,滤芯耳336与滤芯底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清洁过程:按压滤芯外壳1后,清洁装置5随之下移,清洁装置5的卡针51卡到卡点351上,此时,清洁装置5固定,转动旋动扳手4,带动滤芯外壳1和滤芯内芯2转动,通过相对移动来清洁滤芯外壳1和滤芯内芯2。

干燥过程:通过快速旋动扳手4,甩动滤芯内芯2,通过离心力减少滤芯内芯2内部水分,然后排出水分,能够便于携带,减少内部湿度,减少滤芯内芯2内部细菌滋生。

水量调挡过程:通过按压滤芯外壳1,滤芯内芯2下移,带动调挡座31下移,凸块335在调挡滑槽340内移动,凸块340处于全开卡位341或半开卡位342时,起到调节滤芯进出水流速的作用,从而调节滤芯过滤效率;凸块340处于截止卡位343时,进水孔333和出水孔334关闭,此时,方便更换滤芯,也防止滤芯内部水漏到净水机上滋生细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