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净化塔的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6409阅读:1110来源:国知局

涉及废气净化塔,特别是一种废气净化塔的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净化塔在现有环保领域应用广泛,通过废气与循环水逆向接触把废气中的有害成分转移至循环水中,由于在水洗过程中通过高压水泵把循环水打入喷淋系统,喷淋系统通过螺旋喷嘴将循环水雾化,雾化后的循环水与废气逆向接触净化,故净化后的废气中含有大量水雾,常规除湿装置置于塔体上部,一般除湿装置由于塔体中废气的风速一定,通过除湿系统的废气停留时间短、过滤风速快,除湿效果均不佳,导致后续处理系统或风机中出现部分积水,影响净化效果及设备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还未解决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净化塔的除湿装置;本装置能降低塔体过滤风速,提高净化后的废气与除湿多面球的碰撞接触面积,通过碰撞接触使废气中的大部分水雾凝集成小水珠,由于塔体内风速较慢,凝集后的水珠通过自身重力下落,达到除水雾的目的;水雾出去效率能达到85%以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废气净化塔的除湿装置,包括:废气容纳室,设于废气容纳室上的进风口,置于废气容纳室上的喷淋净化室,置于喷淋净化室上的除雾室,位于除雾室上端的出风室,设于出风室上的出风口;喷淋净化室组成有:净化室本体,设于净化室本体底部的除湿填料支架,填充于除湿填料支架上的除湿填料,置于净化室本体的上端的喷淋组件。

前述的废气净化塔的除湿装置,喷淋净化室还组成有:置于净化室本体上的观测口。

前述的废气净化塔的除湿装置,除湿填料为除湿多面球,除湿多面球的填充高度为400-800mm。

前述的废气净化塔的除湿装置,除湿多面球的直径为50mm或80mm。

前述的废气净化塔的除湿装置,喷淋净化室为多个且上下连接。

前述的废气净化塔的除湿装置,除雾室组成有:除雾室本体,设于除雾室本体底部的除湿填料支架,填充于除湿填料支架上的除湿多面球。

前述的废气净化塔的除湿装置,除雾室本体的宽度大于净化室本体的宽度。

前述的废气净化塔的除湿装置,出风室上设有观测口。

前述的废气净化塔的除湿装置,出风室为锥形出风室。

前述的废气净化塔的除湿装置,还包括:置于废气容纳室下并接收喷淋组件的水的循环水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气净化塔的除湿装置;本装置能降低塔体过滤风速,提高净化后的废气与除湿多面球的碰撞接触面积,通过碰撞接触使废气中的大部分水雾凝集成小水珠,由于塔体内风速较慢,凝集后的水珠通过自身重力下落,达到除水雾的目的;水雾出去效率能达到85%以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易损件,投资少,占地面积小;不仅提高后续处理设备或是风机烟囱的使用寿命而且降低维修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废气容纳室,2 进风口,3 喷淋净化室,301净化室本体,302 除湿填料支架,303除湿填料,304 喷淋组件,4 除雾室,401 除雾室本体,402 除湿填料支架,403 除湿多面球,5 出风室,6 出风口,7 观测口,8 循环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废气净化塔的除湿装置,包括:废气容纳室1,设于废气容纳室1上的进风口2,置于废气容纳室1上的喷淋净化室3,置于喷淋净化室3上的除雾室4,位于除雾室4上端的出风室5,设于出风室5上的出风口6;喷淋净化室3组成有:净化室本体301,设于净化室本体底部的除湿填料支架302,填充于除湿填料支架上的除湿填料303,置于净化室本体301的上端的喷淋组件304。需要说明的是除湿填料支架302与塔体焊接相连,除湿填料支架302上部设有多孔网,多孔网上填充多面球填料。

净化室本体以及出风室5上均设有观测口7;这样的设计方便维修以及监控除湿装置内部工作情况。

作为一种优选,除湿填料为除湿多面球,除湿多面球的填充高度为400-800mm,除湿多面球的直径为50mm或80mm。因为除湿填料设计为多面球的形状,从而提高净化后的废气与除湿多面球的碰撞接触面积,通过碰撞接触使废气中的大部分水雾凝集成小水珠。采用这样的高度能保持废气在除湿系统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这样的直径能使废气在除湿系统内保持一定的过滤速速,从而达到除湿的目的。

为了增加废气与除湿多面球的碰撞接触面积以及次数,喷淋净化室3为多个且上下连接。

除雾室4组成有:除雾室本体401,设于除雾室本体401底部的除湿填料支架402,填充于除湿填料支架402上的除湿多面球403。

废气通过除雾室内多面球填料后,通过多面球填料与夹带水分的废气充分接触碰撞后,凝集成水珠下落。

除雾室本体401的宽度大于净化室本体的宽度,从而除雾室4内的气压低于净化室内的气压,从而更能降低气流的流通过除雾室4的速度;出风室5为锥形出风室5,这样的设计也能减缓气流的流速;从而实现塔体内风速较慢,凝集后的水珠通过自身重力下落,达到除水雾的目的。

为了能够重复利用水源,实现节能环保,除湿装置,还包括:置于废气容纳室1下并接收喷淋组件的水的循环水箱8。

废气在除湿器内停留过滤速度一般在0.6m/s以下,停留时间控制在1.6s以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气净化塔的除湿装置;本装置运用扩容原理(扩容原理:废气在除湿器内通过降低风速,增加废气在除湿器内的停留时间,从而达到扩容除湿的目的。)实现降低塔体过滤风速,提高净化后的废气与除湿多面球的碰撞接触面积,通过碰撞接触使废气中的大部分水雾凝集成小水珠,由于塔体内风速较慢,凝集后的水珠通过自身重力下落,达到除水雾的目的;水雾出去效率能达到85%以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易损件,投资少,占地面积小;不仅提高后续处理设备或是风机烟囱的使用寿命而且降低维修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