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046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点胶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点胶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点胶机。



背景技术:

一般的点胶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出胶口处会因为胶水残留而出现积胶。为保证产品质量,点胶机工作一段时间后需停机并通过人工方式清除出胶口处的积胶,因此造成点胶机的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一般点胶机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点胶机。

一种点胶机,用于对产品进行点胶操作,包括:

底座,用于放置所述产品;

移送机构,连接于所述底座上;

出胶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移送机构上,所述出胶件上开设有出胶口,所述出胶件通过所述出胶口对所述产品进行点胶;所述移送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出胶件移动至所述产品的表面,以使所述出胶件对所述产品进行点胶;及

清理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移送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出胶件移动至所述清理件,以使所述清理件清理所述出胶口处的积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送机构包括:

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移动件和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移动件和第一导向件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导向件能够使所述第一移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和远离所述产品;及

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移动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件上,所述第二移动件和第二导向件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导向件能够使所述第二移动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移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和远离所述产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述清理件包括:

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及

无尘布,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无尘布用于清除所述出胶口处的积胶;

在所述点胶机清除积胶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移动件能够带动所述出胶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无尘布,所述第二移动件能够带动所述出胶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无尘布,以使所述出胶口与所述无尘布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送机构还包括:

第三移动组件,所述第三移动组件包括第三移动件和第三导向件,所述第三导向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三移动件和第三导向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移动件用于放置所述产品,且所述第三导向件能够使所述第三移动件沿第三方向移动,以使所述产品靠近和远离所述出胶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送机构还包括:

第一动力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件上,所述第一动力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沿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和远离所述产品;

第二动力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件上,所述第二动力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移动件沿所述第二导向件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移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和远离所述产品;及

第三动力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移动件上,所述第三动力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三移动件沿所述第三导向件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三移动件沿所述第三方向靠近和远离所述产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点胶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件、所述第二动力件和所述第三动力件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动力件、所述第二动力件和所述第三动力件的启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移动件包括本体和限位部,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三导向件滑动连接,且所述本体与所述限位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定所述产品在所述第三移动件上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上设有导轨,所述第三导向件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轨能够与所述导向槽相配合,以使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三导向件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向件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胶件为胶罐,所述胶罐包括胶罐本体和喷头,所述胶罐本体与所述喷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出胶口位于所述喷头面向所述底座的一端。

上述的点胶机,产品放置于底座上后,移送机构能够带动出胶件移动至产品表面,并通过出胶件对产品进行点胶操作。当出胶件的出胶口处产生积胶时,移送机构能够带动出胶件移动至清理件的所在位置,并通过清理件对出胶口处的积胶进行清除。当点胶的材料及工作环境(温度、湿度等)变化时,可以通过改变点胶机的点胶操作次数及时进行清除积胶的操作,以提高点胶机的工作效率,并保证点胶的质量。上述点胶机结构简单,能够自动清除出胶口处的积胶,避免了停机后采用人工方式清除积胶,从而提高了点胶机的工作效率,并可有效防止积胶堵塞出胶口,从而延长了出胶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点胶机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点胶机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点胶机的左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点胶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在一实施例中,点胶机10可用于对产品20进行点胶操作,该点胶机10包括底座100、移送机构200、出胶件300和清理件400。产品20可放置于底座100上。

移送机构200连接于底座100上,出胶件300则固定连接于移送机构200上。移送机构200能够带动出胶件300移动至产品20的表面,出胶件300上开设有出胶口(图未示),出胶件300通过出胶口对底座100上的产品20进行点胶。清理件400固定连接于底座100上,移送机构200能够带动出胶件300移动至清理件400,以使清理件400清理出胶口处的积胶。

在一实施例中,以水平方向为x轴方向,以竖直方向为z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y轴方向垂直于x轴和y轴所在平面。进一步,可定义x轴方向为第一方向,z轴方向为第二方向,y轴方向为第三方向。可以理解的是,建立直角坐标系是为了方便描述点胶机10的工作过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可以视加工要求做相应调整,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两两之间并不需要相互正交。

同时参考图2,在一实施例中,移送机构200包括第一移动组件210和第二移动组件220,第一移动组件210与底座100连接,第二移动组件220和第一移动组件210连接,第一移动组件210和第二移动组件220均可带动出胶件300移动,以使出胶件300的出胶口能够移动至产品20的待点胶部位。具体地,参考图3和图4,第一移动组件210包括第一移动件211和第一导向件213,第一导向件213固定连接于底座100上,第一导向件21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即x轴方向)相同,第一移动件211和第一导向件213滑动连接,且第一导向件213能够使第一移动件211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第一移动件211沿第一方向靠近和远离产品2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213上设有滑轨,第一移动件211上开设有滑槽,第一移动件211和第一导向件213通过滑轨与滑槽的相互配合实现滑动连接。采用滑轨与滑槽相配合的方式,有利于第一移动件211和第一导向件213的相对滑动,并可提高两者之间的配合精度,以使出胶件300精确定位至产品20的待点胶部位,提高产品20的点胶质量。

参考图2,第二移动组件220包括第二移动件221和第二导向件223,第二导向件223固定连接于第一移动件211上,第二导向件22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即z轴方向)相同,第二移动件221和第二导向件223滑动连接,且第二导向件223能够使第二移动件221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第二移动件221沿第二方向靠近和远离产品20。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导向件223上开设有滑槽,第二移动件221上设有滑轨,第二移动件221和第二导向件223通过滑轨与滑槽的相互配合实现滑动连接。采用滑轨与滑槽相配合的方式,同样有利于第二移动件221和第二导向件223的相对滑动,并可提高两者之间的配合精度,以使出胶件300精确定位至产品20的点胶部位,提高产品20的点胶质量。

点胶机10工作过程中,产品20被放置于底座100上,第一移动件211能够带动出胶件300沿x轴方向移向产品20所在位置,第二移动件221带动出胶件300沿z轴方向升降,以使出胶件300靠近产品20的表面,出胶件300通过出胶口即可对产品20进行点胶加工。

参考图1,在一实施例中,为扩大点胶加工的范围,以使点胶机10适用于多种尺寸的产品20的点胶加工,移送机构200还可以包括第三移动组件230。同时参考图2,第三移动组件230进一步包括第三移动件231和第三导向件233,第三导向件233固定连接于底座100上,第三导向件233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方向(即y轴方向)一致,第三移动件231和第三导向件233滑动连接,第三移动件231上表面用于放置产品20,而第三导向件233能够使第三移动件231沿第三方向移动,以使产品20靠近和远离出胶口。

通过设置第一移动组件210、第二移动组件220及第三移动组件230,即可使得点胶机10能够沿直角坐标系的x轴、y轴和z轴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产品20的上表面任意点位的加工。

参考图1和图2,清理件400包括支架410和无尘布420,支架410固定连接于底座100上,相对于底座100的位置固定不变。无尘布420则固定连接于支架410上,无尘布420用于清除出胶口处的积胶。在点胶机10清除积胶的过程中,第一移动件211能够带动出胶件300沿x轴方向靠近无尘布420,第二移动件221能够带动出胶件300沿z轴方向靠近无尘布420,以使出胶口与无尘布420抵接。由于无尘布420与出胶件300之间可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且积胶易粘附于无尘布420上,从而可以通过出胶件300与无尘布420的摩擦将出胶口处的积胶清除,且无须使点胶机10停机再通过人工清除积胶,既节省了人力消耗,又提高了点胶机10的工作效率。无尘布420的作用在于,其能够清除出胶口处的积胶,同时避免在出胶口周围残留灰尘、影响点胶质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无尘布420可以采用其他材料例如海绵来替代,其作用不变,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的点胶机10,产品20放置于底座100上后,移送机构200能够带动出胶件300移动至产品20表面,并通过出胶件300对产品20进行点胶操作。当出胶件300的出胶口处产生积胶时,移送机构200能够带动出胶件300移动至清理件400所在位置,并通过清理件400对出胶口处的积胶进行清除。当点胶的材料及工作环境(温度、湿度等)变化时,可以通过改变点胶机10的点胶操作次数及时进行清除积胶的操作,以提高点胶机10的工作效率,并保证点胶的质量。上述点胶机10结构简单,能够自动清除出胶口处的积胶,避免了停机后采用人工方式清除积胶,从而提高了点胶机10的工作效率,并可有效防止积胶堵塞出胶口,从而延长了出胶件300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为利于点胶机10的控制,并方便实现点胶机10的自动化,移送机构200还可以包括第一动力件(图未示)、第二动力件(图未示)和第三动力件(图未示)。

第一动力件作为动力源,固定连接于第一移动件211上,第一动力件能够驱动第一移动件211沿第一导向件213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第一移动件211沿第一方向靠近和远离产品2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动力件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电机输出轴带动第一移动件211沿第一导向件213的延伸方向移动。步进电机易于实现位移的精确控制,从而有利于提高点胶机10的点胶质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动力件也可以为气缸或液压缸,通过气缸和液压缸作用于第一移动件211,同样可以带动第一移动件211沿第一导向件213的延伸方向移动。

第二动力件作为动力源,固定连接于第二移动件221上,第二动力件能够驱动第二移动件221沿第二导向件223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第二移动件221沿第二方向靠近和远离产品20。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动力件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电机输出轴带动第二移动件221沿第二导向件223的延伸方向移动。步进电机易于实现位移的精确控制,从而有利于提高点胶机10的点胶质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动力件也可以为气缸或液压缸,通过气缸和液压缸作用于第二移动件221,同样可以带动第二移动件221沿第二导向件223的延伸方向移动。

第三动力件作为动力源,固定连接于第三移动件231上,第三动力件能够驱动第三移动件231沿第三导向件233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第三移动件231沿第三方向靠近和远离产品20。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动力件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电机输出轴带动第三移动件231沿第三导向件233的延伸方向移动。步进电机易于实现位移的精确控制,从而有利于提高点胶机10的点胶质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动力件也可以为气缸或液压缸,通过气缸和液压缸作用于第三移动件231,同样可以带动第三移动件231沿第三导向件233的延伸方向移动。

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为实现点胶机10的自动化,点胶机1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图未示),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动力件、第二动力件和第三动力件通信连接,控制器能够分别控制第一动力件、第二动力件和第三动力件的启停。控制器可以为处理器,通过编写程序,并通过处理器运行程序,即可实现第一移动件211、第二移动件221和第三移动件231的自动控制,且易于根据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的变化调整控制参数,在保证点胶机10的点胶质量的同时提高点胶机10的工作效率。控制器也可以为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其作用不变。

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第三移动件231包括本体2311和限位部2313,本体2311与第三导向件233滑动连接,且本体2311与限位部2313固定连接,限位部2313用于限定产品20在第三移动件231上的位置。具体地,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本体2311上开设有凹槽,该凹槽的形状与产品20的外形相适配,从而可以限制产品20在本体2311上的位置,以便于出胶口定位至产品20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限位部2313可以为夹具,通过夹具即可对产品20进行夹持,并方便出胶件300定位至产品20上。夹具与本体2311的连接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以便于根据产品20的不同更换夹具。

同时参考图2,在一实施例中,为便于本体2311在第三导向件233上的移动,本体2311上设有导轨(图未示),导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方向(即y轴方向)相同。第三导向件233上开设有导向槽2331,导向槽2331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方向相同,导轨能够与导向槽2331相配合,以使本体2311能够在第三导向件233上沿第三方向滑动。采用导轨与导向槽2331相配合的方式,有利于第三移动件231和第三导向件233的相对滑动,并可提高两者之间的配合精度,以使出胶件300精确定位至产品20的点胶部位,提高产品20的点胶质量。

再参考图1,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导向件233与底座100一体成型,第三导向件233上开设有导向槽2331。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有利于简化第三导向件233与底座100的连接结构,并有利于提高第三导向件233的定位精度,以方便出胶件300精确定位至产品20表面,以提高点胶加工的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出胶件300为胶罐,胶罐大体呈圆筒形,圆筒的轴线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同,圆筒的中空部分可用于盛装胶体。在一实施例中,胶罐包括胶罐本体310和喷头320,喷头320大体呈细管状,胶罐本体310与喷头320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连为一体,从而有利于喷头320的更换。出胶口位于喷头320面向底座100的一端。由于喷头320的口径一般较小,且点胶操作后一般会有胶体残留,喷头320点胶多次后,出胶口处易形成积胶。通过在底座100上设置清理件400,并通过清理件400对积胶进行及时地清理,可以提高点胶机10的点胶质量,并延长喷头320的使用寿命。通过移送机构200及时将喷头320移至清理件400处,可以保持点胶机10的运行状态,以避免停机再通过人工方式清除出胶口处的积胶。从而提高了点胶机10的工作效率,并可以延长点胶机10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