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滤结构的垃圾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833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过滤结构的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垃圾都采用焚烧方式处理掉,但是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很多可燃物不能完全燃烧的情况,不完全燃烧的同时产生大量的黑烟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过滤结构的垃圾焚烧炉,该具有过滤结构的垃圾焚烧炉能够将可燃物完全燃烧,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过滤结构的垃圾焚烧炉,所述包括有燃烧炉、沉降池、过滤结构及喷水结构;所述燃烧炉安装在一支架上,并包括有炉体,所述炉体设置有第一燃烧室及第二燃烧室,所述第二燃烧室位于所述第一燃烧室的上方;所述第一燃烧室的底部设置有炉桥,上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隔开第一燃烧室及第二燃烧室,所述第一燃烧室的一侧壁开设有垃圾进料口,并且在所述进料口下方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用于将外部空气抽入所述第一燃烧室;所述第二燃烧室的内壁为中间窄两侧大,并且开设有一圈通气孔,所述第二燃烧室的外壁安装有第二风机,并且顶部安装有第一排烟管,所述第二燃烧室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形成气流空间,所述第二风机用于将空气吸入所述气流空间,并经由所述通气孔排入所述第二燃烧室;所述沉降池安装在所述燃烧炉的下方,所述炉桥下方为烟灰室,所述烟灰室的底部为漏斗状,并且底部连接有排通管的一端,所述排通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沉降池的水中,所述烟灰室的侧壁还设置有第三风机,所述第三风机用于将第一燃烧室的烟雾沿所述烟灰室一侧吸;所述过滤结构包括有插接管、第一转接管、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二转接管及第二排烟管;所述插接管一端伸入所述烟灰室,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接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烟管连接,所述第一管体内安装有若干过滤网,所述若干过滤网相互平行,并在所述第一转接管指向所述第二管体方向上的目数逐渐增多;所述喷水结构一端与所述沉降池连通并安装有抽水泵,另一端伸入所述过滤结构内,所述抽水泵用于将所述沉降池内的水抽出并喷入所述过滤结构内。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管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一燃烧室的中心轴垂直,所述第一转接管呈现弧形;所述第一管体呈中部窄两端宽,并且中心轴与所述第一燃烧室的中心轴平行;所述第二管体呈现圆柱状,并且中心轴与所述第一燃烧室的中心轴平行;所述第二转接管呈现弧形,所述第二排烟管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一燃烧室的中心轴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沉降池包括有第一池子及第二池子,所述第一池子的底部朝向外侧倾斜;所述第二池子通过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池子连通,并且底部朝向外侧倾斜,所述第一池子的底部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池子的底部倾斜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喷水机构包括有主管道及若干支管,所述主管道一端通过所述抽水泵与所述第二池子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若干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若干支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管体,并且末端分别安装有喷头。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经过所述进料口将垃圾投入所述燃烧炉的第一燃烧室,并点燃垃圾,同时,所述第一风机将焚烧炉外的空气抽入所述第一燃烧室,使得垃圾在有氧环境下燃烧;在挡板的作用下,烟雾中的一部分颗粒物被拦截继续在第一燃烧室燃烧;另外一部分烟雾穿过所述挡板至所述第二燃烧室,所述第二风机将空气抽入所述气流空间,并经由所述通气孔喷入所述第二燃烧,所述第二燃烧室内的烟雾继续燃烧后再经由第一排烟管排出,减少可燃物质的排放;所述第三风机将烟雾往下吸入烟灰室,部分进入所述过滤结构,一方面所述若干过滤网将拦截一部分粉尘,另一方面抽水泵将沉降池内的水抽到所述过滤结构内经由若干喷头喷出后,将烟雾快速降温减少了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特别是二噁英等有害物质的再生,同时,烟雾中的粉尘被水带到烟雾室内,并经由排通管排入所述第一次池子中,在第一池子沉降进入第二池子继续沉降,减少了粉尘和烟雾的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过滤结构的垃圾焚烧炉的一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一种具有过滤结构的垃圾焚烧炉,所述具有过滤结构的垃圾焚烧炉包括燃烧炉10、沉降池20、过滤结构30及喷水结构40。

所述燃烧炉10安装在一支架11上,并包括有一炉体12,所述炉体12设置有第一燃烧室120及第二燃烧室121,所述第二燃烧室121位于所述第一燃烧室120的上方。所述第一燃烧室120底部设置有炉桥122,上部设置有挡板123,所述挡板123用于隔开第一燃烧室120与所述第二燃烧室121,并开设有若干通孔,且为圆锥形外轮廓;所述第一燃烧室120的一侧壁开设有垃圾进料口1201,并且在所述进料口120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风机1202,所述第一风机1202用于将外部空气抽入所述第一燃烧室120。所述第二燃烧室121的内壁1210为中间窄两侧大,外壁1211安装有第二风机1212,所述第二燃烧室121的内壁1210和外壁1211之间形成有气流空间1213,所述第二燃烧室121的内壁1210开设有一圈通气孔1214,所述顶部安装有一第一排烟管125。所述第一排烟管125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燃烧室121的内径。

所述炉桥122的下方为烟灰室124,所述烟灰室124的底部为漏斗状,并且底部连接有排通管1241的一端,所述排通管1241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沉降池20的水中。所述烟灰室124的侧壁还设置有一第三风机1242,所述第三风机1242用于将第一燃烧室120内的烟雾沿所述烟灰室一侧吸。

所述沉降池20安装在所述燃烧炉10的下方,并包括有第一池子21及第二池子22,所述第一池子21底部211朝外侧倾斜,所述第二池子22通过一连接孔221与所述第一池子21连通,并且底部221朝向外侧倾斜,所述第一池子21的底部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池子22的底部倾斜方向相反。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过滤结构30安装在所述燃烧炉10上,并包括有插接管31、第一转接管32、第一管体33、第二管体34、第二转接管35及第二排烟管36,所述插接管31一端伸入所述烟灰室124,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管32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接管3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体33的一端,所述第一管体3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3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体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接管3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接管3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烟管36连接。优选地,所述插接管31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一燃烧室120的中心轴垂直设置,并且呈现圆柱状;所述第一转接管32呈现弧形,所述第一管体33呈中部窄两端宽,并且中心轴与所述第一燃烧室120的中心轴平行,所述第二管体34呈现圆柱状,并且中心轴与所述第一燃烧室120的中心轴平行,所述第二转接管35呈现弧形,所述第二排烟管36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一燃烧室120的中心轴垂直设置。

所述喷水结构40包括有主管道41及若干支管42,所述主管道41一端通过一抽水泵43与所述第二池子22底部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若干支管42一端连通,所述若干支管42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管体34,并且末端分别安装有一喷头44。所述抽水泵43用于将所述沉降池20内的水抽出并喷入所述过滤结构30内。

使用时,经过所述进料口1201将垃圾投入所述燃烧炉10的第一燃烧室120,并点燃垃圾,同时,所述第一风机1202将焚烧炉外的空气抽入所述第一燃烧室120,使得垃圾在有氧环境下燃烧,在挡板123的作用下,烟雾中的一部分颗粒物被拦截继续在第一燃烧室120燃烧;另外烟雾穿过所述挡板123至所述第二燃烧室121,所述第二风机1212将空气抽入所述气流空间1213,并经由所述通气孔1214喷入所述第二燃烧121,所述第二燃烧室121内的烟雾继续燃烧后再排出,减少可燃物质的排放,所述第三风机1242将烟雾往下吸入烟灰室124,部分进入所述过滤结构30,一方面,所述若干过滤网将烟雾中的粉尘拦截,另外一方面抽水泵43将沉降池20内的水抽到所述过滤结构30内经由若干喷头44喷出,将烟雾快速降温减少了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特别是二噁英等有害物质的再生,同时,烟雾中的粉尘被水带到烟雾室124内,并经由排通管31排入所述第一次池子21中,在第一池子21沉降进入第二池子22继续沉降,减少了粉尘和烟雾的排出。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