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5396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滤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滤装置。



背景技术:

超滤装置是一种先进的膜分离技术,料液中含有的溶剂及各种小的溶质从高压料液侧透过滤膜到达低压侧,从而得到透过液或称为超滤液;其超滤膜微孔可达0.01微米以下,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粒、胶体、细菌、热源和有机物力作用下,而尺寸比膜孔径大的溶质分子被膜截留成浓缩液。超滤装置依靠超滤膜进行分离,对料液的处理量小,提高超滤装置的过滤效率成为了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滤装置,通过在超滤管中设置滤芯,超滤管与真空泵连通,超滤光内设置滤芯,滤芯的中部折叠成曲折结构,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滤装置,包括原液箱、增压泵、精滤组件、超滤组件、真空泵、浓缩液箱和滤液箱,所述增压泵设置在精滤组件和原液箱之间,所述超滤组件连接在精滤组件右端,所述浓缩液箱设置在超滤组件下端,所述滤液箱设置在超滤组件右端,所述真空泵设置在超滤组件左端;所述超滤组件包括超滤管,超滤管并联连接,增压泵为料液增加动能,使得料能依次经过精滤组件和超滤组件。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超滤管包括密封管和设置在密封管中的滤芯,所述密封管的上端设有入水口,密封管的下端设有出水口,密封管的左侧设有出气口,所述滤芯的上端与入水口连接,滤芯的下端与浓缩液出口连接,所述出气口与真空泵连通;真空泵使得密封管中的压强减小,增大了滤芯内外的压力差,有利于提高滤芯的过滤效率。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滤芯的中部为曲折结构,料液在流经滤芯的拐点时,对拐点处的滤芯有个冲击力,有利于增强滤芯的过滤效率。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滤芯包括中空超滤纤维,所述中空超滤纤维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滤芯采用曲折结构,充分利用滤芯中料液的动能,利用料液冲击拐点增大滤芯内部的压力,增强过滤效率;增压泵增大料液在滤芯中的压强,真空泵减小滤芯外的压强,扩大了滤芯内外的压力差,增大了过滤的驱动力,有效地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超滤管8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10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原液箱1,增压泵2,精滤组件3,超滤组件4,真空泵5,浓缩液箱6,滤液箱7,超滤管8,密封管9,滤芯10,入水口11,出水口12,出气口13,浓缩液出口14,中空超滤纤维15。

具体实施例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超滤装置,包括原液箱1、增压泵2、精滤组件3、超滤组件4、真空泵5、浓缩液箱6和滤液箱7,所述增压泵2设置在精滤组件3和原液箱1之间,所述超滤组件4连接在精滤组件3的右端,所述浓缩液箱6设置在超滤组件4的下端,所述滤液箱7设置在超滤组件4的右端,所述真空泵5设置在超滤组件4的左端;所述超滤组件4包括超滤管8,超滤管8并联连接。

所述超滤管8包括密封管9和设置在密封管9中的滤芯10,所述密封管9的上端设有入水口11,密封管9的下端设有出水口12,密封管的9左侧设有出气口13,密封管9的底部设有浓缩液出口14,所述滤芯10的上端与入水口11连接,滤芯10的下端与浓缩液出口14连接,所述出气口13与真空泵5连通。

所述滤芯10的中部为曲折结构。

所述滤芯10包括中空超滤纤维15,所述中空超滤纤维15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料液从原液箱1中经增压泵2增压流向精滤组件3,精滤组件3对料也进行第一次过滤,排除大颗粒杂质,滤液经精滤组件3过滤后流向超滤组件4,滤液进入滤芯10中,滤芯10外部压强在真空泵5的作用下小于大气压强,滤芯10内部压强被增压泵2提升,滤芯内外压差大,过滤效率高,透出滤芯10的过滤液从出水口12中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