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生剂在线投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503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促生剂在线投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药剂投放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促生剂在线投加装置。



背景技术:

促生剂是利用促生技术(光谱的培养基)作为产品的基本配方,结合微碳技术(极小份子有机酸片段的载体与络合作用,将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与高效载体结合,在污水环境中让微生物快速吸收利用,从而提高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和系统的抗冲击能力。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促生剂的使用也越来越多。为了达到对一些指定水源进行污水治理,需要在该指定水源中定期投放促生剂,但是由于治理过程是长时间的不能短时间内达到治理效果,故需要在长时间内定期投放促生剂,而投放间隔时间为5~6个月,若采用人工投放容易出现的问题为:

1)耽搁人的时间,浪费大量的劳动力,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由于两次投放间隔时间较长,因此容易到达再次投放时间时,容易被遗忘,耽搁投污水治理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促生剂在线投加装置,实现了定期自动投放促生剂,且避免了因水漫过投药管而导致投药腔内储药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促生剂在线投加装置,包括:

安放座,其密度大于水密度,安放座能始终位于水底;

罐体,其设置于安放座上方,罐体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置有用于开闭排液管的第一电磁阀,罐体内腔设置有与罐体顶板相连的储药罐,储药罐与罐体顶板之间形成储药腔,储药罐底部为锥体结构,储药罐底部设置有排药管,排药管上设置有用于开闭排药管的第二电磁阀,罐体顶板上设置有与储药腔连通的投药管,投药管顶面上开拆卸地设置有药盖,药盖能将投药管封闭,罐体顶板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外界大气压与罐体内腔的进气管,罐体能始终漂浮于水面上;

连接架,其包括两支撑柱,在安放座上设置有与两支撑柱对应设置的两导向筒,每个导向筒内均滑动地设置有一导向盘,导向盘不能滑出导向筒,导向盘与对应的支撑柱连接,支撑柱未与导向盘连接的端部与罐体底部连接,支撑柱与导向筒之间缝隙能供水通过,导向盘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亦能供水通过;

称重机构,其包括称重网架,称重网架设置于罐体内腔内且位于储药罐的正下方,称重网架上设置有能相对称重网架移动的漏斗,在称重网架上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内设置有重力传感器,漏斗包括斗体、漏管以及头座,斗体与排药管正对设置,斗体与漏管相连,斗座设置于斗体与漏管的连接处,漏管穿过称重网架以及重力传感器,支撑座对漏斗进行支撑,漏管上设置有用于开闭漏管的第三阀门;

水泵,其输入端与罐体内腔的底部连通,其输出端连通至水中,水泵安装于安放座上;以及

控制器,重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以及第三输出端分别通过三个开关电路与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相连,控制器的第四输出端连接有继电器,继电器与水泵相连。

优选的是,三个开关电路均为开关三极管,开关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或第二输出端或第三输出端相连,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或第三阀门的负极相连,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的正极均连接电源。

优选的是,在投药管上设置有开闭机构;

具体地,开闭机构包括:

封闭片,其设置于储药腔内,且能开闭投药管;

第一安装环,其设置于投药管内且靠近储药罐;

第二安装环,其可滑动地设置于投药管内;

入药网架,其固定于第二安装环的内壁上;

连接杆,其连接于入药网架与封闭片之间;

开闭弹簧,其一端与第一安装环固定,其另一端与第二安装环固定;以及

顶穿部,其设置于入药网架的远离连接杆的表面上,装有促生剂的药瓶的瓶口插入能插入至投药管内,且位于药瓶的瓶口处的封闭纸能够被顶穿部刺穿,封闭纸被顶穿部刺穿后入药网架能供促生剂穿过,顶穿部的顶部直径大于顶穿部的底部直径。

优选的是,药盖包括:封闭体,封闭体的封闭面上设置有橡胶圈,以在封闭体与投药管的顶面扣合后将橡胶圈夹于之间,封闭体一侧设置有转动筒,在投药管旁设置有转动基座,转动基座上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穿过转动筒,转动筒能相对转动轴转动,在封闭体的远离转动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耳,在第一螺纹耳内螺纹连接有螺栓,在投药管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耳,螺栓能穿过第二螺纹耳且与第二螺纹耳螺纹连接,在投药管外壁上设置有位于转动基座下方的卷积筒,卷积筒设置至有卷积腔,卷积腔的中心固定地设置有中心轴,卷积腔内固定地设置有围绕中心轴外的隔离筒,隔离筒上设置有出簧口,卷积腔内转动地设置有围绕隔离筒外的转动环,转动环上卷积有拉绳,拉绳的外端穿出卷积筒且与封闭体设置第一螺纹耳的端部连接,隔离筒与中心轴之间设置有卷簧,卷簧外端穿出出簧口与转动环的内壁固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储药腔,实现了装有足够的促生剂,控制器通过程序实现计时功能(该程序属于现有技术),当时间间隔到达后,控制器通过开关电路控制第二电磁阀打开,促生剂从储药腔内自动落入至漏斗中,此时第三电磁阀和第一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漏斗中促生剂持续增加,重力传感器实时检测漏斗和促生剂的总重量,当达到需求量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关闭,然后控制实现了第三电磁阀和第一电磁阀打开,开始放药,由于罐体内腔之前无水,且罐体底部所在位置低于水面,故水会进入至罐体腔内,当水进入罐体内一段时间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关闭,此时水与定量促生剂混合得到混合药水,则控制器通过继电器控制水泵启动,水泵将混合药水全部泵入至水源中,实现促生剂投放,且保持罐体内投药后无水,以保持罐体能始终漂浮于水面上,进而实现了定期且定量自动投放促生剂;同时,通过设置罐体为中空结构,同时设置罐体等的密度较小,使得罐体能始终漂浮于水源上,且水泵的作用也是为了保持罐体内腔内无水,实现投药后能仍然保持漂浮于水面,避免了因水漫过投药管而导致投药腔内储药腔,保证了储药腔内促生剂的长期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罐体剖开后促生剂在线投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投药管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卷积筒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促生剂在线投加装置,包括:

安放座1,其密度大于水密度,安放座1能始终位于水底;

罐体2,其设置于安放座1上方,罐体2底部设置有排液管21,排液管21上设置有用于开闭排液管21的第一电磁阀22,罐体2内腔设置有与罐体2顶板相连的储药罐23,储药罐23与罐体2顶板之间形成储药腔24,储药罐23底部为锥体结构,储药罐23底部设置有排药管25,排药管25上设置有用于开闭排药管25的第二电磁阀26,罐体2顶板上设置有与储药腔24连通的投药管27,投药管27顶面上开拆卸地设置有药盖28,药盖28能将投药管27封闭,罐体2顶板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外界大气压与罐体2内腔的进气管29,罐体2能始终漂浮于水面上;

连接架3,其包括两支撑柱31,在安放座1上设置有与两支撑柱31对应设置的两导向筒32,每个导向筒32内均滑动地设置有一导向盘33,导向盘33不能滑出导向筒32,导向盘33与对应的支撑柱31连接,支撑柱31未与导向盘33连接的端部与罐体2底部连接,支撑柱31与导向筒32之间缝隙能供水通过,导向盘33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亦能供水通过;

称重机构4,其包括称重网架41,称重网架41设置于罐体2内腔内且位于储药罐23的正下方,称重网架41上设置有能相对称重网架41移动的漏斗42,在称重网架41上设置有支撑座43,支撑座43内设置有重力传感器(图中未示),漏斗42包括斗体421、漏管422以及头座423,斗体421与排药管25正对设置,斗体421与漏管422相连,斗座设置于斗体421与漏管422的连接处,漏管422穿过称重网架41以及重力传感器,支撑座43对漏斗42进行支撑,漏管422上设置有用于开闭漏管422的第三阀门;

水泵5,其输入端与罐体2内腔的底部连通,其输出端连通至水中,水泵5安装于安放座1上;以及

控制器(图中未示),重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以及第三输出端分别通过三个开关电路(图中未示)与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相连,控制器的第四输出端连接有继电器,继电器与水泵5相连。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开关电路,三个开关电路均为开关三极管,开关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或第二输出端或第三输出端相连,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或第三阀门的负极相连,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的正极均连接电源。

如图1以及图2所示,为了避免有空气进入至储药腔24中,在投药管27上设置有开闭机构6;

具体地,开闭机构6包括:

封闭片61,其设置于储药腔24内,且能开闭投药管27;

第一安装环62,其设置于投药管27内且靠近储药罐23;

第二安装环63,其可滑动地设置于投药管27内;

入药网架64,其固定于第二安装环63的内壁上;

连接杆65,其连接于入药网架64与封闭片61之间;

开闭弹簧66,其一端与第一安装环62固定,其另一端与第二安装环63固定;以及

顶穿部67,其设置于入药网架64的远离连接杆65的表面上,装有促生剂的药瓶的瓶口插入能插入至投药管27内,且位于药瓶的瓶口处的封闭纸能够被顶穿部67刺穿,封闭纸被顶穿部67刺穿后入药网架64能供促生剂穿过,顶穿部67的顶部直径大于顶穿部67的底部直径。装有促生剂的药瓶包括瓶口,瓶口上设置有封闭纸,以使得促生剂能够保持与空气隔离,延长存放时间。使用时,将药瓶的瓶口插入至投药管27中,药瓶的瓶口与入药网架64或第二安装环63向抵压,使得封闭片61打开储药腔24,开闭弹簧66被压缩,同时顶穿部67,刺穿封闭纸,由于顶穿部67的顶端较大,使得封闭纸的开口较大,当顶穿部67全部进入至药瓶中后,促生剂自动下落继而滑落至储药腔24中,实现我那个储药腔24内加促生剂,以保证储药腔24内有足够促生剂,同时避免在投药过程中空气进入至储药腔24中,延长储药腔24内促生剂储存时间。

如图2以及图3所示,为了实现药盖28的螺栓旋出第二螺纹耳后药盖28自动让出药瓶插入位置,药盖28包括:封闭体281,封闭体281的封闭面上设置有橡胶圈282,以在封闭体281与投药管27的顶面扣合后将橡胶圈282夹于之间,封闭体281一侧设置有转动筒283,在投药管27旁设置有转动基座284,转动基座284上设置有转动轴285,转动轴285穿过转动筒283,转动筒283能相对转动轴285转动,此设计为后面螺栓不对药盖28进行限制后药盖28的自动转动奠定了基础,在封闭体281的远离转动筒28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耳286,在第一螺纹耳286内螺纹连接有螺栓287,在投药管27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耳288,螺栓287能穿过第二螺纹耳288且与第二螺纹耳288螺纹连接,此设计方便了将较大的药盖28盖在投药管27上,在投药管27外壁上设置有位于转动基座284下方的卷积筒71,卷积筒71设置至有卷积腔72,卷积腔72的中心固定地设置有中心轴73,卷积腔72内固定地设置有围绕中心轴73外的隔离筒74,隔离筒74上设置有出簧口,卷积腔72内转动地设置有围绕隔离筒74外的转动环75,转动环75上卷积有拉绳,拉绳的外端穿出卷积筒71且与封闭体281设置第一螺纹耳286的端部连接,隔离筒74与中心轴73之间设置有卷簧76,卷簧76外端穿出出簧口与转动环75的内壁固定。当药盖28处于将投药管27盖紧的位置时,卷簧76被拉伸,且拉力较大;当螺栓287旋出第二螺纹耳288后,松开药盖28,在卷簧76的自动回复力作用下,拉绳被拉回,同时带动药盖28旋转,进而使得药盖28自动让出药瓶插入位置。且当药盖28处于让出药瓶插入位置时,人能手动将药盖28转动至盖在投药管27上的位置。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