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补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6678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压控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补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雾化生产系统补气采用的人工补气方式向系统补气,系统压力大小看U形管水柱高度差值,这样反映的系统压力不精确,用人工手动开关补气阀进行或停止补气的方法对补气量的大小和补气速度快慢控制也不精确。补气过多造成系统正压高,补气不足又造成系统负压,这都对雾化生产状态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补气系统,解决了补气压力控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补气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手动补气管路,该手动补气管路包括:第三截止阀、与所述第三截止阀管路连接的第三气动蝶阀、以及与所述第三气动蝶阀管路连接的第三止回阀,所述手动补气管路与平衡罐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平衡罐自动补气系统还包括第一自动补气管路,所述气压平衡罐自动补气系统设有电气控制器,所述平衡罐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二压力变送器与所述电气控制器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自动补气管路为中压气管,所述第一自动补气管路主要由:第一截止阀、与所述第一截止阀管道连接的减压阀、与所述减压阀管道连接的第二截止阀、与所述第二截止阀管道连接的安全阀、与所述安全阀管道连接的第一气动蝶阀、与所述第一气动蝶阀管道连接的第一止回阀以及与所述第一止回阀管道连接的调压阀,所述第一止回阀与所述调压阀的进气端连接,所述调压阀出气端与所述平衡罐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自动补气管路在管路入口处设有第一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与所述电气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气动蝶阀与所述电气控制器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自动补气代替人工补气实现了雾化生产系统压力更加精确的控制,实现了进出系统气体的平衡,实现了雾化介质的循环利用,节约能源;系统压力有效控制保证了系统压力不至于过高或过低而影响雾化生产状态,保证了雾化生产连续高效运行,提高了生产效率;系统压力有效控制实现了系统氧含量在1%-2%的安全区间稳定运行,确保了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补气系统。

附图标记:1、电器控制器 2、平衡罐 3、手动补气管路 4、第一自动补气管路 6、调压阀 7、第一压力变送器 8、第二压力变送器、31、第三截止阀 32、第三气动蝶阀 33、第三止回阀 41、第一截止阀 42、减压阀 43、安全阀 44、第一气动蝶阀 45、第一止回阀 46、第二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种自动补气系统,一种自动补气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手动补气管路3,该手动补气管路3包括:第三截止阀31、与所述第三截止阀31管路连接的第三气动蝶阀32、以及与所述第三气动蝶阀32管路连接的第三止回阀33,所述手动补气管路3与平衡罐2连接,所述气压平衡罐自动补气系统还包括:第一自动补气管4,所述气压平衡罐自动补气系统设有电气控制器1,所述平衡罐2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8,所述第二压力变送器8与所述电气控制器1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自动补气管路4为中压气管,所述第一自动补气管路4主要由:第一截止阀41、与所述第一截止阀41管道连接的减压阀42、与所述减压阀42管道连接的第二截止阀46、与所述第二截止阀46管道连接的安全阀43、与所述安全阀43管道连接的第一气动蝶阀44、与所述第一气动蝶阀44管道连接的第一止回阀45以及与所述第一止回阀45管道连接的调压阀6,所述第一止回阀45与所述调压阀6的进气端连接,所述调压阀6出气端与所述平衡罐2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自动补气管路4在管路入口处设有第一压力变送器7,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7与所述电气控制器1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气动蝶阀44与所述电气控制器1输出端连接。所述手动补气管路3运行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在应急补气时才会使用,所述调压阀6以及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7和第二压力变送器8自动感应所述平衡罐2压力,并传输信号给所述电气控制器1,所述电气控制器1接收到压力变送器或所述调压阀6的压力信息,从而有选择性的控制所述第一气动蝶阀44的开启或关闭,从而达到自动补气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