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氨吸收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4155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氨吸收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蒸氨工艺多是流水式布局,前部为脱氨塔等脱氨处理工段,中间经冷凝器等工段后,进入后续吸收塔等回收工段,这种布局投资高,配套工程多,占地面积大,管理及维护时间长;且直接或间接利用蒸汽加热,进行脱氨处理,含氨蒸汽沿管道依次进入脱氨塔、冷凝器、气液分离罐、吸收塔等,蒸汽用量大,含氨蒸汽热量高,直接冷凝会造成大量的热量损失,且增加了冷凝水的用量;此外,吸收塔内采用酸洗法硫铵工艺,温度高,增加了使用和维护的难度,并带有热量损失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蒸氨塔多采用流水式布局,直接或间接利用蒸汽加热,进行脱氨处理,含氨蒸汽沿管道依次进入脱氨塔、冷凝器、气液分离罐、吸收塔等,蒸汽用量大,含氨蒸汽热量高,直接冷凝会造成大量的热量损失,且增加了冷凝水的用量的缺陷,提供一种脱氨吸收一体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脱氨吸收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泵、换热器、脱氨吸收塔和蒸汽压缩机,脱氨吸收塔的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均与蒸汽压缩机连接,原水泵通过管道与换热器下部进料口相连;换热器顶部设有出水口;换热器上部出料口通过管道与脱氨吸收塔中部进料口相连;出水泵分别通过管道与换热器底部进水口和脱氨吸收塔底部出水口相连;脱氨吸收塔下部设有新鲜蒸汽入口;脱氨吸收塔上部出铵口通过管道与缓冲罐顶部进铵口相连;硫酸泵分别通过管道与硫酸储罐下部出酸口和脱氨吸收塔上部进酸口相连;循环泵分别通过管道与缓冲罐下部循环出口和脱氨吸收塔上部循环进口相连;出铵泵通过管道与缓冲罐下部出液口相连;蒸汽压缩机分别通过管道与脱氨吸收塔顶部出汽口和下部进汽口相连。

脱氨吸收塔顶部为吸收段,填料结构,并带有气液截留装置,材质为碳钢内衬玻璃钢或全碳钢。脱氨吸收塔中、下部为脱氨段,S型塔板结构,不锈钢材质。换热器为板式或列管式。蒸汽压缩机为罗茨式压缩机或离心式压缩机。脱氨吸收塔下部蒸汽入口仅在开机或运行中通入适量新鲜蒸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脱氨吸收的一体化进行,节省了设备投资和占地面积,配套工程少,解决了设备的臃肿问题,方便管理及维护;蒸汽的用量大大降低,传统工艺蒸汽用量130-180Kg/t水,本装置可节省90%的蒸汽用量,仅需蒸汽10-20Kg/t水,氨氮去除率达92%以上。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原水泵1通过管道与换热器3下部进料口相连;换热器3顶部设有出水口;换热器3上部出料口通过管道与脱氨吸收塔4中部进料口相连;出水泵2分别通过管道与换热器3底部进水口和脱氨吸收塔4底部出水口相连;脱氨吸收塔4下部设有蒸汽入口;脱氨吸收塔4上部出铵口通过管道与缓冲罐5顶部进铵口相连;硫酸泵7分别通过管道与硫酸储罐6下部出酸口和脱氨吸收塔4上部进酸口相连;循环泵8分别通过管道与缓冲罐5下部循环出口和脱氨吸收塔4上部循环进口相连;出铵泵9通过管道与缓冲罐5下部出液口相连;蒸汽压缩机10分别通过管道与脱氨吸收塔4顶部出汽口和下部进汽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原水首先经原水泵1提升至换热器3与脱氨吸收塔4底部出水进行热量交换,使两者温差在10℃以内;其次,经加热后原水进入脱氨吸收塔4中部进料口,自上而下运动,经中、下部脱氨段与自下而上蒸汽进行气液相分压平衡后,自脱氨吸收塔4底部出水口排出,经出水泵2进入换热器3底部,与原水进行热量交换后排出。常用105℃、0.1MPa蒸汽通过脱氨吸收塔4下部蒸汽入口进入,在塔内自下而上运动,经中、下部脱氨段与自上而下原水进行气液相交换后,含氨蒸汽自脱氨吸收塔4中部脱氨段进入顶部吸收段,与由上而下稀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铵溶液,硫酸铵溶液经顶部吸收段气液截留装置后,进入缓冲罐5,经循环泵8于吸收段循环吸收后达标排出成品硫酸铵溶液;蒸汽经脱氨吸收塔4顶部吸收段后通过管道进入蒸汽压缩机10,经加压增热后产生105-110℃、0.05-0.1MPa的再生蒸汽,再生蒸汽从脱氨吸收塔4下部进入,实现蒸汽的内循环。脱氨吸收塔4下部蒸汽入口仅在开机时通入适量新鲜蒸汽或运行过程中补加少量新鲜蒸汽。脱氨吸收塔4顶部为吸收段,中、下部为脱氨段,底部为反应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