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旋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6683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新型水旋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涂装设备技术领域,涉及漆雾处理设备,具体涉及新型水旋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漆雾处理设备中使用的水旋桶,为圆柱形桶,上下端出入口尺寸固定,入口为溢流口,出口为排风口,不可以根据水位高低来调节溢流口的高度及排风口大小和排风方向,桶内风速不可控,漆雾处理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旋桶内风速可控,提升漆雾处理效果的新型水旋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水旋桶,包括桶体,桶体上端为入口,下端为出口,所述桶体入口安装有溢流口高度调节装置,出口安装有调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之处还在于:

所述桶体入口设有向外伸出的支撑边,所述溢流口高度调节装置为一外圈,所述外圈下部呈圆柱形,插入桶体入口内,上部呈漏斗形,其外壁上均匀设有多个向外伸出的连接块,所述桶体入口与外圈通过支撑边与连接块螺纹连接。

所述调风装置为焊接在桶体出口的扁形调节板装置。

所述扁形调节板装置包括焊接在桶体出口的前后下板,焊接在前后下板两端的左右侧板,以及与前后下板通过活页对应连接的前后调风板,所述左右侧板上分别设有一对腰形调节孔,所述前后调风板两侧分别设有折边,左右侧板与前后调风板通过腰形调节孔与折边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桶体入口安装有溢流口高度调节装置,出口安装有调风装置,可实现水旋桶为一种新型水旋桶,水旋桶内风速可控,提升漆雾处理效果。

2、体入口设有向外伸出的支撑边,所述溢流口高度调节装置为一外圈,所述外圈下部呈圆柱形,插入桶体入口内,上部呈漏斗形,其外壁上均匀设有多个向外伸出的连接块,所述桶体入口与外圈通过支撑边与连接块螺纹连接,可实现根据水位高低调节溢流口的高度。

3、扁形调节板装置包括焊接在桶体出口的前后下板,焊接在前后下板两端的左右侧板,以及与前后下板通过活页对应连接的前后调风板,所述左右侧板上分别设有一对腰形调节孔,所述前后调风板两侧分别设有折边,左右侧板与前后调风板通过腰形调节孔与折边螺栓连接,可实现根据风向水流情况调节风的大小及方向,水旋桶内风速可控,使用效果充分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局部放大图。

图中,1.桶体,2.外圈,3.扁形调节板装置;

11.入口,12.支撑边,13.出口;

21.连接块;

31.下板,32.侧板,33.活页;34.调风板,35.调整垫片;

321.腰形调节孔,341.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新型水旋桶,包括桶体1,桶体1上端为入口11,入口设有向外伸出的支撑边12,下端为出口13,桶体1入口11安装有溢流口高度调节装置,出口安装有调风装置。溢流口高度调节装置为一外圈2,外圈2下部呈圆柱形,插入桶体1入口11内,上部呈漏斗形,其外壁上均匀设有多个向外伸出的连接块21,桶体1入口11与外圈2通过支撑边12与连接块21螺纹连接。调风装置为焊接在桶体1出口11的扁形调节板装置3。扁形调节板装置3包括焊接在桶体1出口13的前后下板31,焊接在前后下板31两端的左右侧板32,以及与前后下板31通过活页33对应连接的前后调风板34,左右侧板32上分别设有一对腰形调节孔321,前后调风板34两侧分别设有折边341,左右侧板32与前后调风板34通过腰形调节孔321与折边341采用调整垫片35和蝶形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溢流口高度调节装置通过水位高低调节外圈下部插入桶体入口内的高度调节水旋桶溢流口高度,调风装置根据风向和水流情况通过前后调风板沿左右侧板腰形孔转动调节风的大小和风向,控制水旋桶内风速。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依据实用新型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