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437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有筒体,筒体底部固定有过滤网,筒体上端固定有进水管以及进水管上的阀门,使用时将阀门打开储满污水,关闭阀门等待污水处理结束,过滤网上会留下淤泥,为了方便清理淤泥,筒体大多深度设置为1m,但是因为储水量较小,处理污水效率低下,需要反复多次拧开和关闭阀门,无法直接观察液位,清理淤泥时需要人工清除,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筒体和进水管,所述筒体上端固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端固定有阀门A,所述筒体内部固定有过滤网和孔板,所述筒体外壁固定有透明玻璃片,所述筒体两侧对称贯通连接有直管A和直管B,所述直管A一侧固定有阀门B,所述直管B内部有螺母,所述螺母与螺纹杆连接且螺杆两端分别有把手和推块,所述筒体两侧下端对称设有支腿,所述筒体下端固定有阀门C。

优选的,螺纹杆与螺母螺纹连接;

优选的,筒体深度为3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筒体深度为3m,依靠污水自身重力流过过滤网,提高了处理效率;

透明玻璃片的设置可方便观察水位,不用等到满溢再拧阀门;

直管的设置可有效清除污水中的淤泥,防止堵塞,操作简单,提高了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所述过滤网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所述孔板的示意图。

图中:孔板1、过滤网2、支腿3、阀门C4、玻璃片5、进水管6、阀门A7、推块8、螺纹杆9、把手10、筒体11、直管B12、阀门B13、直管A14、螺母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筒体11和进水管6,所述筒体11上端固定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上端固定有阀门A7,所述筒体11内部固定有过滤网2和孔板1,所述筒体11外壁固定有透明玻璃片5,所述筒体11两侧对称贯通连接有直管A14和直管B12,所述直管A14一侧固定有阀门B13,所述直管B12内部有螺母15,所述螺母15与螺纹杆9连接且螺杆两端分别有把手10和推块8,所述筒体11两侧下端对称设有支腿3,所述筒体11下端固定有阀门C14。

螺纹杆与螺母螺纹连接,连接紧固,当阻力较大时,仍可推动污泥。

筒体深度为3m,储水量较多,污水可依靠自身重力通过过滤网,加快了处理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作原理:通过固定在筒体外壁的透明玻璃片,可方便观察污水的液位,

筒体深度为3m,增大了储水量,污水可依靠自身重力通过过滤网,加快了过滤速度,筒体两端对称连通有直管A和直管B,直管B一侧固定有阀门B,防止污水从直管不经过滤网流出,直管A内部设有螺母,螺母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两端分别有把手和推块,可通过推动把手旋转螺杆推动推块进行污泥处理,处理起来方便,不需要多次拧阀门,提高了处理效率,筒体内部固定有过滤网和孔板,过滤网固定在孔板上,减小了污水给过滤网带来的冲击,延长了过滤网的使用寿命,筒体下端固定有阀门C。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