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型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522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V型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合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V型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V型混合机由V型转筒、转轴、支架、电机等部件组成,转筒通过转轴固定在支架上,支架的一侧装有电机,并通过皮带或链条与转轴相连。工作时,电机通过转轴带动V型转筒连续运转,带动V型转筒内的物料上、下、左、右运动,进行混合。

目前,二维混合机在使用中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一些流动性差、粘性大的物料,在随V型转筒运动中,因为受外力挤压容易结团,从而出现局部物料混合不均匀的现象,影响混合效果;

2、V型转筒停止转动后,其下料口的停留位置往往会出现偏差,影响正常下料,且下料口的位置无法进行微调,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物料混合均匀度好且易于操作的V型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V型混合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架、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支架上的转筒转轴、设置在转筒转轴上的V型转筒以及与转筒转轴传动连接的转轴驱动机构,该转轴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组件及手轮调节组件,所述的V型转筒的外部设有与电机驱动组件电连接的V型转筒姿态检测机构,内部设有网状隔板,该网状隔板将V型转筒内的结团物料破碎分散。电机驱动组件通过转筒转轴带动V型转筒转动,将V型转筒内的物料混合均匀;当V型转筒停止转动后,通过手轮调节组件对V型转筒的姿态进行微调,使其易于出料,或者利用V型转筒姿态检测机构检测V型转筒的姿态,并反馈至电机驱动组件中,由电机驱动组件对V型转筒的姿态进行自动调整。

所述的电机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驱动电机及减速机,所述的驱动电机与减速机之间绕设有皮带,并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的减速机与转筒转轴之间绕设有链条,并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的V型转筒姿态检测机构与驱动电机电连接。

所述的V型转筒姿态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V型转筒外部的陀螺仪安装室以及设置在陀螺仪安装室内的陀螺仪,该陀螺仪与驱动电机电连接。陀螺仪能够检测V型转筒的姿态,并反馈至驱动电机。

所述的手轮调节组件包括与转筒转轴传动连接的手轮转轴以及设置在手轮转轴端部的定位手轮。转动定位手轮,带动手轮转轴及转筒转轴转动,进而对V型转筒的姿态进行微调。

所述的手轮转轴与转筒转轴同轴,并通过花键与转筒转轴的端部传动连接。手轮转轴直接与转筒转轴相连,省去了中间的传动组件,不仅减少了零部件数量,且操作更加快速、灵敏。花键能够保证手轮转轴与转筒转轴同步转动,易于调节V型转筒的姿态。

所述的V型转筒包括第一转筒及第二转筒,所述的第一转筒及第二转筒的顶部均设有投料口,所述的V型转筒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的网状隔板共设有多个,且分别位于第一转筒、第二转筒内部。第一转筒及第二转筒内的网状隔板分别对相应一侧转筒内的结团物料进行破碎分散。

网状隔板与第一转筒或第二转筒的内壁固定连接。网状隔板由圆柱状不锈钢条无缝焊接而成,坚固、光滑,不滞留物料,且易清洁。

所述的第一转筒内的网状隔板与第一转筒的轴向相垂直,所述的第二转筒内的网状隔板与第二转筒的轴向相垂直。以提高对结团物料的破碎效果。

所述的出料口处设有蝶阀,该蝶阀上设有防尘布罩。通过蝶阀调节出料流量,并通过防尘布罩防止扬尘。在出料口处设置蝶阀,便于安装防尘布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网状隔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方形网孔。当结团物料穿过方形网孔时,被切割破碎,便于与其它物料充分混合。

所述的网状隔板上均匀布设有多个与网状隔板相垂直的破碎齿。破碎齿能够对结团物料进一步破碎,提高破碎效果。

所述的支架上设有与V型转筒相适配的防护栏。防护栏包括一对相对设置在支架两侧且可相互扣合的半圆形防护栏。物料混合时,装上防护栏以隔离出危险区域,防止人员接近装置发生危险;出料时,打开防护栏,便于操作。

所述的投料口及出料口处均设有橡胶密封圈,清洗V型转筒内部时,可向V型转筒内部注水后转动清洗,快捷方便,能够提高清洗效率,并防止漏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物料在V型转筒内上下翻转时,结团物料碰到V型转筒中的网状隔板后被撞碎并分散开,以便与其他物料混合;出料时,通过定位手轮或陀螺仪与驱动电机的配合,对出料口位置进行微调,将出料口调节到方便接料的位置;出料口处的蝶阀可调节出料口的有效流通面积,控制出料速度,并通过安装防尘布罩以防止扬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V型转筒内的结团物料穿过网状隔板时,被网状隔板打碎分散,便于与其他物料混合,网状隔板对物料具有过筛混合的作用,提高了物料的混合均匀度;

2)出料时,可通过定位手轮准确快速地调节出料口位置或通过陀螺仪与驱动电机的配合实现V型转筒姿态的自动调节,方便出料,灵活性好;

3)出料口处装有蝶阀和防尘布罩,可通过调节出料口的有效流通面积控制出料速度,有效防止扬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网状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出料口、2—投料口、3—转筒转轴、4—V型转筒、41—第一转筒、42—第二转筒、5—定位手轮、6—链条、7—网状隔板、8—支架、9—减速机、10—防护栏、11—蝶阀、12—防尘布罩、13—皮带、14—驱动电机、15—手轮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V型混合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架8、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支架8上的转筒转轴3、设置在转筒转轴3上的V型转筒4以及与转筒转轴3传动连接的转轴驱动机构,该转轴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组件及手轮调节组件,V型转筒4的外部设有与电机驱动组件电连接的V型转筒姿态检测机构,内部设有网状隔板7,该网状隔板7将V型转筒4内的结团物料破碎分散。

其中,电机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架8上的驱动电机14及减速机9,驱动电机14与减速机9之间绕设有皮带13,并通过皮带13传动连接,减速机9与转筒转轴3之间绕设有链条6,并通过链条6传动连接,V型转筒姿态检测机构与驱动电机14电连接。V型转筒姿态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V型转筒4外部的陀螺仪安装室以及设置在陀螺仪安装室内的陀螺仪,该陀螺仪与驱动电机14电连接。

手轮调节组件包括与转筒转轴3传动连接的手轮转轴15以及设置在手轮转轴15端部的定位手轮5。手轮转轴15与转筒转轴3同轴,并通过花键与转筒转轴3的端部传动连接。

V型转筒4包括第一转筒41及第二转筒42,第一转筒41及第二转筒42的顶部均设有投料口2,V型转筒4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网状隔板7共设有多个,且分别位于第一转筒41、第二转筒42内部。第一转筒41内的网状隔板7与第一转筒41的轴向相垂直,第二转筒42内的网状隔板7与第二转筒42的轴向相垂直。如图2所示,网状隔板7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方形网孔。出料口1处设有蝶阀11,该蝶阀11上设有防尘布罩12。

网状隔板7上均匀布设有多个与网状隔板7相垂直的破碎齿。支架8上设有与V型转筒4相适配的防护栏10。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物料在V型转筒4内上下翻转时,结团物料碰到V型转筒4中的网状隔板7后被撞碎并分散开,以便与其他物料混合;出料时,通过定位手轮5或陀螺仪与驱动电机14的配合,对出料口1位置进行微调,将出料口1调节到方便接料的位置;出料口1处的蝶阀11可调节出料口1的有效流通面积,控制出料速度,并通过安装防尘布罩12以防止扬尘。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