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立磨旋风收尘器阻气排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5351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料立磨,具体涉及一种原料立磨旋风收尘器阻气排尘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水泥生产企业使用的TRM38.4原料立磨,原设计250吨/小时,附属配套设备之中的旋风收尘器型号为2-Φ5000mm,属于涡旋型旋风收尘器,出口含尘浓度70g/Nm3,出料口Φ630mm,对出磨生料气流进行气固分离。原设计91%的生料经由下部锥体排料装置进入下道工序,含9%的生料的气流经由循环风机进入管道,最后经袋收尘排入大气。而实际的技术状况是:原料立磨平均台时350吨/小时,旋风除尘器处理能力277-314吨/小时,旋风除尘器处理能力不足,不匹配现有工况,造成分离后的气体含较多生料。主要表现为:

1、旋风收尘器处理能力相对小,存在上部积料和下部生料返料;

2、循环风机风蚀磨损严重,振动值上升大,维修成本高;

3、对尾部袋收尘增加37%处理量,增加了通风阻力,间接造成的电耗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原料立磨旋风收尘器分离后的气体所含的生料,从而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原料立磨旋风收尘器阻气排尘装置,包括原料立磨的旋风收尘器,在所述旋风收尘器的下锥部内设外锥支撑,外锥支撑上设阻料锥外锥,阻料锥外锥底部与旋风收尘器的下锥部间为排料环隙;在阻料锥外锥内设内锥支撑,内锥支撑上设阻料锥内锥,阻料锥内锥上设排料孔。

所述排料环隙高度为160mm,所述排料孔的宽度为10mm。

所述阻料锥外锥底角为53°—60°,所述阻料锥内锥底角为60°—65°。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原料立磨旋风收尘器阻气排尘装置,由于在旋风收尘器的下锥部设阻料锥外锥,阻料锥外锥底部与旋风收尘器的下锥部间为排料环隙;在阻料锥外锥内设阻料锥内锥,阻料锥内锥上设排料孔,可有效隔离内外旋流,消除干扰,使内旋流达不到储灰箱,以防止粉尘被卷起,并能降低储灰箱负压,提高了收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原料立磨旋风收尘器阻气排尘装置作具体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原料立磨旋风收尘器阻气排尘装置,包括原料立磨的旋风收尘器,在旋风收尘器带排料口5的下锥部1内设外锥支撑8,外锥支撑8上设阻料锥外锥6,阻料锥外锥6的底角为53°—60°,阻料锥外锥6的底部与旋风收尘器的下锥部1间为排料环隙3,排料环隙3的高度为160mm。在阻料锥外锥6内设内锥支撑7,内锥支撑7上设阻料锥内锥2,阻料锥内锥2的底角为60°—65°,阻料锥内锥2上设排料孔4,排料孔4的宽度为1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大部分外旋气流受反射屏(反射屏是锥面)的发射作用,旋转上升进入内旋流经排气管(排气管是旋风收尘器顶部的排气管)排出,小部分外旋气流随粉尘经反射屏和锥体之间的环隙进入灰斗,壳体下部直径变大,旋转气流减慢,粉尘在惯性作用下被捕集在灰斗内,小部分负压引起的内旋流卷起的粉尘,在反射屏上碰撞分离,干净气体则经反射屏中间的透气孔(图中标号4排料孔)至排料口5排出。

本实用新型阻料锥的工作原理:利用其阻料锥外锥的反射作用将大部分外旋流反射进入内旋流,小部分进入排料环隙的外旋流由于锥底负压和轴向速度的作用形成内旋流,上升过程中与阻料锥内锥和阻料锥外锥碰撞,卷起的物料失去能量沿壁滑下,再次进入下部。

本实用新型改造前,循环风机一年维修1次,费用1万,主要是内部顶衬板备件费和焊修风叶及平衡校正。循环风机49HZ,入磨皮带电流54A时,中间提升机平均41.5A,入库提升机电流平均119A,窑尾收尘风机日常运行平均34HZ,变频前电流平均22A,窑尾袋收尘下部3台链运机电流平均为10A(7.5kw),7A(5.5kw)和7A(5.5kw)。改造后循环风机49HZ,同样管道压差参数时,窑尾收尘风机日常运行平均32HZ,变频电流平均20A,中间提升机平均43A,入库提升机电流平均119A,循环风机一年内基本无磨损,窑尾收尘风机日常运行平均32HZ,变频前电流平均20.5A,窑尾袋收尘下部3台链运机电流平均为9A(7.5kw),6A(5.5kw)和6A(5.5kw)。

对比运行参数,同样喂料量、拉风和压差情况下,改造后中间提升机电流平均上升1.5A,链运机电流平均下降1A,尾排拉风下降电流平均下降1.5A。说明同工况下,旋风筒分选率提升,带至尾排的粉尘少了,阻力小了,中间斗提电流提升是最直接的表现,引起的降耗也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