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滤芯且具有双向止水结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7686发布日期:2018-06-08 18:1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滤芯且具有双向止水结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更换滤芯且具有双向止水结构过滤装置。

[

背景技术:
]

现有的过滤装置中,滤芯的水路通常与过滤装置连通,使得在滤芯中有一定存水,因此在在更换滤芯时,滤芯中的存水会流出,另一方面,关闭过滤装置与滤芯之间的连通水路需要一定时间,因此会造成不必要的水流溢出,使得滤芯更换现场出现积水,造成资源浪费,尤其对客户方来说,会对过滤装置产品产生较差印象。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更换滤芯且具有双向止水结构过滤装置,通过容体与基体之间的相互转动,使容体通道与基体通道连通或关断,实现双向止水功能,便于更换滤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更换滤芯且具有双向止水结构过滤装置,包括有内设有滤芯4 的容体1以及与容体1转动连接的基体2,所述基体2上设有基体第一通道 201、基体第二通道202以及基体第三通道203,所述容体1上设有与基体第一通道201连通的容体第一通道101、与基体第二通道202连通的容体第二通道102、与基体第三通道203连通的容体第三通道103,所述容体第一通道101内设有第一顶杆104,所述容体第二通道102内设有第二顶杆105,所述容体第三通道103内设有第三顶杆106,所述第一顶杆104上套设有将第一顶杆104向外推出使容体第一通道101关断的第一复位弹簧107,所述第二顶杆105上套设有将第二顶杆105向外推出使容体第二通道102关断的第二复位弹簧108,所述第三顶杆106上套设有将第三顶杆106向外推出使容体第三通道103关断的第三复位弹簧109,所述容体1与基体2之间设有转体3,所述转体3上设有在容体1与基体2相互转动时分别将第一顶杆 104推入容体第一通道101使基体第一通道201与容体第一通道101连通的转体第一通管301、将第二顶杆105推入容体第二通道102使基体第二通道 202与容体第二通道102连通的转体第二通管302、将第三顶杆106推入容体第三通道103使基体第三通道203与容体第三通道103连通的转体第三通管303。

所述容体1包括有容体外壳110,所述容体外壳110底部设有容体底盖 111,所述容体第一通道101、容体第二通道102、容体第三通道103均设置在容体底盖111上,所述容体外壳110顶部设置有容体顶盖112,所述容体顶盖112上设有使容体1与基体2相互转动的把手113,所述滤芯4设置于容体外壳110内。

所述容体外壳110内设有用于安装滤芯4和安装转体3的容体安装部 114。

所述滤芯4上设有与容体第二通道102连通且设置于容体安装部114 上的滤芯通管401,所述滤芯4两端设有将滤芯4固定于容体外壳110内的滤芯顶部固定件402、与容体第一通道101,第二通道103连通且设置于容体安装部114上的滤芯底部固定件403。

所述基体2上设有基体凹槽204,所述基体第一通道201、基体第二通道202、基体第三通道203均设置于凹槽204内,所述基体凹槽204内侧面设有基体螺纹205和基体卡扣206,所述转体3外侧面设有与基体螺纹205 转动配合的转体螺纹304,所述容体1与基体2连接端外侧面上设有与基体卡扣206转动配合的容体卡勾115。

所述转体3包括有转体面板305,所述转体第一通管301、转体第二通管302、转体第三通管303均设置在转体面板305上,所述转体第一通管 301与基体第一通道201连通,所述转体第二通管302穿过转体面板305与基体2连接且与基体第二通道202连通,所述转体第三通管303与基体第三通道203连通。

所述容体第一通道101、容体第二通道102、容体第三通道103上设有容体通道密封圈116。

所述第一顶杆104、第二顶杆105、第三顶杆106上设有顶杆密封圈117。

所述转体第一通管301、转体第二通管302、转体第三通管303上设有转体通管密封圈306。

所述基体第一通道201和基体第三通道203注入自来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容体与基体之间的相互转动,让转体上的转体通管将顶杆推入容体通道中使容体通道与基体通道连通,或让转体上的转体通管脱离容体通道,通过复位弹簧将顶杆向外推出是容体通道与基体通道关断,实现双向止水功能,便于更换滤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体与转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关断状态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通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便于更换滤芯且具有双向止水结构过滤装置,包括有内设有滤芯4的容体1以及与容体1转动连接的基体2,所述基体2上设有基体第一通道201、基体第二通道202以及基体第三通道203,所述容体1上设有与基体第一通道201连通的容体第一通道101、与基体第二通道 202连通的容体第二通道102、与基体第三通道203连通的容体第三通道 103,所述容体第一通道101内设有第一顶杆104,所述容体第二通道102 内设有第二顶杆105,所述容体第三通道103内设有第三顶杆106,所述第一顶杆104上套设有将第一顶杆104向外推出使容体第一通道101关断的第一复位弹簧107,所述第二顶杆105上套设有将第二顶杆105向外推出使容体第二通道102关断的第二复位弹簧108,所述第三顶杆106上套设有将第三顶杆106向外推出使容体第三通道103关断的第三复位弹簧109,所述容体1与基体2之间设有转体3,所述转体3上设有在容体1与基体2相互转动时分别将第一顶杆104推入容体第一通道101使基体第一通道201与容体第一通道101连通的转体第一通管301、将第二顶杆105推入容体第二通道102使基体第二通道202与容体第二通道102连通的转体第二通管302、将第三顶杆106推入容体第三通道103使基体第三通道203与容体第三通道103连通的转体第三通管303。

所述容体1包括有容体外壳110,所述容体外壳110底部设有容体底盖 111,所述容体第一通道101、容体第二通道102、容体第三通道103均设置在容体底盖111上,所述容体外壳110顶部设置有容体顶盖112,所述容体顶盖112上设有使容体1与基体2相互转动的把手113,所述滤芯4设置于容体外壳110内。

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把手113使容体1与基体2相互转动,使得转体3上的转体第一通管301、转体第二通管302、转体第三通管303分别将第一顶杆104、第二顶杆105、第三顶杆106推入容体第一通道101、容体第二通道102、容体第三通道103中,使得容体第一通道101、转体第一通管301、基地第一通道201连通,容体第二通道102、转体第二通管302、基地第二通道202 连通,容体第三通道103、转体第三通管303、基地第三通道203连通,从而当自来水从基体第一通道201与基体第三通道203进入后通过滤芯4过滤,再通过基体第二通道202流出。

当需要更换滤芯时,通过把手113使容体1与基体2相互间反向转动,使容体1与基体2分离,即使转体3上的转体第一通管301、转体第二通管 302、转体第三通管303分别脱离容体第一通道101、容体第二通道102、容体第三通道103,并分别通过第一复位弹簧107、第二复位弹簧108、第三复位弹簧109分别将第一顶杆104、第二顶杆105、第三顶杆106推出容体第一通道101、容体第二通道102、容体第三通道103,从而关断容体第一通道101与基体第一通道201的连通、关断容体第二通道102与基体第二通道202的连通、关断容体第三通道103与基体第三通道203的连通,实现进水与出水的双向止水,此时只需将容体顶盖112打开,更换滤芯4,简单方便,防止更换滤芯4期间漏水。

所述容体外壳110内设有用于安装滤芯4和安装转体3的容体安装部 114,更好地将滤芯4和转体3固定于容体外壳110内。

所述滤芯4上设有与容体第二通道102连通且设置于容体安装部114 上的滤芯通管401,所述滤芯4两端设有将滤芯4固定于容体外壳110内的滤芯顶部固定件402、与容体第一通道101,第二通道103连通且设置于容体安装部114上的滤芯底部固定件403,防止来自水没经过滤芯4过滤直接从容体第二通道102流出。

所述基体2上设有基体凹槽204,所述基体第一通道201、基体第二通道202、基体第三通道203均设置于凹槽204内,所述基体凹槽204内侧面设有基体螺纹205和基体卡扣206,所述转体3外侧面设有与基体螺纹205 转动配合的转体螺纹304,所述容体1与基体2连接端外侧面上设有与基体卡扣206转动配合的容体卡勾115,实现容体1与基体2,以及基体2与转体3之间的相互转动。

所述转体3包括有转体面板305,所述转体第一通管301、转体第二通管302、转体第三通管303均设置在转体面板305上,所述转体第一通管 301与基体第一通道201连通,所述转体第二通管302穿过转体面板305与基体2连接且与基体第二通道202连通,所述转体第三通管303与基体第三通道203连通。

所述容体第一通道101、容体第二通道102、容体第三通道103上设有容体通道密封圈116,所述第一顶杆104、第二顶杆105、第三顶杆106上设有顶杆密封圈117,所述转体第一通管301、转体第二通管302、转体第三通管303上设有转体通管密封圈306,提高连通水路之间的密封性。

所述基体第一通道201和基体第三通道203注入自来水,经过滤芯4过滤后从基体第二通道202中流出,实现过滤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