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桐油熬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8265发布日期:2018-06-02 02:47阅读:1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桐油熬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品修补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桐油熬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墙壁、木结构、木雕工艺品、漆器、壁画制作及修补过程的施工中,桐油熬制往往依照传统方法进行。传统方法熬制桐油过程中需要利用生铁锅作为热炼锅,用木材或树根烧火。把桐油加入锅中,投入量约为锅总容量的三分之一。在用木棍不断搅拌的情况下,烧火加热,烧到有油烟冒出来并不太大的程度(这种情况可用加大火量和减少火量来控制),随时用搅拌的木棒挑起来观察。木棍挑起的油像水一般地滴入锅中就继续热炼,如发现挑起的油在木棒上滴下油滴末尾形成丝状,有缩回木棒的现象,就说明火候已到,立即用散洒的方式加入土子和密陀僧,加入量每种约为油量的百分之一。或是在熬制时加入土石子(含氧化锰矿石)催化,220度左右加入密陀僧(含一氧化铅),270-280度加入松香。不断搅拌再用木棍挑起来观察,发现滴下的油滴缩回的劲较大时立即倒入杂油彻底搅拌,杂油的加入量约为桐油的两倍。而后用很长把大铁勺不断的舀水起再倒入锅中,这叫做“出烟”。目的是为了保证漆膜光亮不发乌。烟出的越好漆膜光亮越大。“出烟”的过程也是降温的过程,油自然冷却后装入桶中备用。由于熬制过程中有大量的温度掌控和加料工作,多数情况都还在依靠工人的经验进行操作,很难达到精准的火候控制和加料时机的捕捉,从而难以获得更加优质的熟桐油,而传统的熬制过程又不可逆无法反复回温重新加热,难以调节,容易减缓施工进度并降低完成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桐油熬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桐油熬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桐油的罐体、固定在罐体上端的顶盖以及固定在顶盖上的支架;所述的罐体下端侧部设置有出口龙头,罐体内设置有用于监测桐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对桐油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的顶盖上开设有进料口,顶盖侧部设置有强制排烟装置;所述的支架上安装有伸入到罐体内对桐油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料口上设置有便于进料的滑槽;所述的滑槽为一端穿过进料口伸入到顶盖内侧、另一端沿横向方向向外延伸的U 型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电机;所述的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伸入到罐体内部的转轴;所述的转轴上安装有多片沿其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的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强制排烟装置包括固定在顶盖侧部的排烟扇。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固定在罐体外侧底部的加热底座。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座;所述的支座位于加热底座的下方,支座下端设置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下端固定在支座上,上端同电机与顶盖之间的固定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盖为与罐体连通的锥体结构,顶盖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

本发明的具体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控制面板有针对性的控制加温底座加热温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温控效果,配合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温度进行下料和熬制。

2、通过电热加温底座能有效提高加热温度的精度,便于更好的熬制桐油,同时电热加温能避免明火加温带来的不便,无需另备燃料和场地,可以在室内进行加工,桐油熬制完成后直接封装带进施工场地即可。

3、通过排烟扇能在出烟阶段有效排烟降温。

4、通过控制面板对搅拌器电机、电热加温底座及排风扇的控制,能简化施工操作,使得单人也能进行各步骤的同时操作。

本发明所设计的桐油熬制装置性能优越,在室外室内施工中都有很强的适应性,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轴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其中:1—罐体;2—顶盖;3—出口龙头;4—滑槽;5—电机;6 —转轴;7—叶片;8—加热底座;9—控制面板;10—支座;11—支架;12—万向轮;13—固定底座;14—观察窗;15—排烟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桐油熬制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桐油的罐体,本实施例的罐体包括用于容纳桐油的罐体和固定在罐体上端的顶盖,罐体为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顶盖为下端开口的上小下大的锥体结构,两者内部空间连通。其中,顶盖2的上端外侧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置有便于进料的滑槽4,滑槽4为一端穿过进料口伸入到顶盖2内、另一端沿横向方向向外延伸的U型槽。桐油和其他配料通过这个滑槽4进入到罐体内部。

本实施例的顶盖2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支撑杆,支撑杆之间布置防烟挡板形成锥形结构,通过在防烟挡板上设置其他排烟、进料或是观察结构。

罐体1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出口龙头3,罐体内的物料通过这个出口龙头3排出。顶盖2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14,观察窗14用于观察罐体内物料的熬制情况。熬制过程中的烟气需要进行排出,顶盖2 的侧壁上安装有排烟扇15,排烟扇15通过抽吸作用将烟气排出。

实际熬制过程中,需要对物料进行搅拌,本实施例在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如图1所示,搅拌装置包括电机5,电机5下端设置有固定底座13,固定底座13通过螺栓固定在顶盖2的上端,电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伸入到罐体内部的转轴6,转轴6上安装有多片沿其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的叶片7。

为了便于控制罐体内部温度情况,本实施例在罐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罐体外部设置控制面板9,控制面板9与电机5电连接,与温度传感器数据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电机5进行控制,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其中,排烟扇15与控制面板9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罐体1的下端设置有加热底座8,加热底座8为通电的加热板,与控制面板9电连接,也通过控制面板9控制。加热底座 8紧贴在罐体1外侧下端底部。

为了便于运输罐体,本实施例在罐体下部设置有支座10,如图1 所示,本实施例的支座10下端设置有万向轮12,便于人工推动罐体移动。加热底座8固定在支座10上,罐体1下端固定在加热底座8 上。

支座10上端设置有支架11,支架11下端固定在支座10上,上端同电机5与顶盖2之间的固定底座13固定连接。支架11起到支撑电机5的作用,电机5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震动,通过支架11将震动传递到支座10上,避免对罐体造成损伤。

实际上为了便于控制面板9的安装,本实施例将控制面板9安装在支架11上,避免人员操作。

具体应用步骤如下:

1.熬制前的基础准备作业:熬制装置在使用前为断电收回状态,使用前需将电机5、排烟扇15和加热底座8通电;

2.熬制前的调试准备作业:熬制进行前需进行简单的调试,首先,调整支座10,使罐体处于水平,然后开通电源检查控制面板9 上的电控按钮是否有效调控电机5、排烟扇5和加热底座8,并检查温度显示面板是否显示正常,再将所需加工用的材料按需求比例分别备好后方可开始熬制工作。

3.熬制方式:把桐油加入罐体,通过电控按钮开启电机5,并将温度设置为220℃,当油烟冒出来时,用木棒通过进料口挑起油,出现桐油缩回木棒的现象时,通过进料口加入土子催化,温度显示面板显示温度到达220℃时,通过进料口加入密陀僧,然后通过电控按钮将加热温度设置为280℃,当温度显示面板显示温度达280℃时,通过进料口加入松香,并继续搅拌,用木棒通过进料口挑起油,当油滴缩回的劲较大时立即倒入杂油,而后开启排风扇15降温出烟,待桐油冷却后通过出口龙头3接管倒入封装器皿中备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