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流速滤水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0324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双流速滤水帽。



背景技术:

滤水帽主要应用于水处理设备中,分布安装在滤料层的多层孔板上。工作时,处理水自上而下经过滤料层,再通过滤水帽流出。经过多次过滤后,要对滤料层进行反冲洗,使滤料层畅通或恢复活性,此时水流自下而上,经过滤水帽喷出,对滤料层进行反冲洗。

专利号为CN162889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双流速滤水帽,该滤水帽通过在伸入进水腔室(由水帽头和水帽座围合而成)内的导流管上罩设一个通流阀杯,利用通流阀杯的水流通量变化来调节导流管的水流通量,同时在通流阀杯内设置一个通流阀芯,利用通流阀芯的上下浮动来自动调节通流阀杯的水流通量,从而实现反冲洗流速大于过滤水流速的目的,达到更好的反冲洗效果。

按照上述专利的方案设计,通流阀芯在过滤水时依靠自身的重力回落至导流管的顶部,而在反冲洗时,反冲水对通流阀芯产生的冲击力要足以克服通流阀芯的重力以及通流阀芯与螺杆之间的摩擦力,如此才能将通流阀芯向上顶起。但是,由于通流阀芯的底面与导流管的侧面是相互垂直的,反冲水从导流管侧面的通水孔喷出时无法直接喷射到通流阀芯上,导致反冲水对通流阀芯产生的作用力大大减弱,通流阀芯的上下浮动不够顺畅,工作稳定性差,瞬时反应速度慢,尤其是在滤水帽使用一段时间后,螺杆容易生锈或沉积水垢,通流阀芯与螺杆之间的摩擦力会越来越大,使得反冲水对通流阀芯产生的冲击力不足以将通流阀芯向上顶起,造成通流阀芯卡滞,产品的流速调节功能失效,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稳定性好、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的双流速滤水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流速滤水帽,包括水帽座、水帽盖板、带有筋条的梯形筛管、导流管、通流阀杯和通流阀芯,所述水帽座、水帽盖板和梯形筛管组成一中空腔体,所述通流阀杯倒扣着设置在中空腔体内,所述通流阀杯的杯口与水帽座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固定在水帽座上且其上端伸入通流阀杯内,所述导流管的顶端设置有一螺栓,所述螺栓依次穿过通流阀杯的杯底和水帽盖板后与螺母连接将水帽座、梯形筛管、水帽盖板和导流管连结为一整体,所述通流阀芯位于通流阀杯内且滑动套设在螺栓的螺杆上,所述通流阀杯的杯壁、杯底以及导流管伸入通流阀杯中的管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通水孔,所述通流阀芯的底面上凸设有一圈呈上小下大的喇叭型的挡板,所述挡板环绕导流管伸入通流阀杯中的管壁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在通流阀芯的底面一体设置呈喇叭型的挡板,反冲水从导流管侧面的通水孔喷出时可以直接作用于挡板上并由挡板导流到通流阀芯的底面上,从而大大增加了反冲水对通流阀芯产生的作用力,使通流阀芯的上下浮动更顺畅,工作稳定性更好,反应速度更快,并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通流阀杯内且套设在通流阀芯与通流阀杯的杯底之间的螺杆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通流阀芯和通流阀杯的杯底上。

进一步的,所述通流阀杯的杯口与水帽座焊接固定,所述导流管与水帽座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的下端设置有反冲洗扩容槽和扩溶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通流阀芯的底面一体设置呈喇叭型的挡板,使反冲水从导流管侧面的通水孔喷出时可以直接喷射作用于通流阀芯上,大大增加了反冲水对通流阀芯产生的作用力,从而使通流阀芯的上下浮动更顺畅,工作稳定性更好,反应速度更快,并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流速滤水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水帽座; 2-水帽盖板; 3-梯形筛管;

4-导流管; 40-反冲洗扩容槽; 41-扩溶孔;

5-通流阀杯; 6-通流阀芯; 7-螺栓; 8-螺母; 9-挡板; 1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流速滤水帽,包括水帽座1、水帽盖板2、带有筋条的梯形筛管3、导流管4、通流阀杯5和通流阀芯6,所述水帽座1、水帽盖板2和梯形筛管3组成一中空腔体,所述通流阀杯5倒扣着设置在中空腔体内,所述通流阀杯5的杯口与水帽座1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4固定在水帽座1上且其上端伸入通流阀杯5内,所述导流管4的顶端设置有一螺栓7,所述螺栓7依次穿过通流阀杯5的杯底和水帽盖板2后与螺母8连接将水帽座1、梯形筛管3、水帽盖板2和导流管4连结为一整体,所述通流阀芯6位于通流阀杯5内且滑动套设在螺栓7的螺杆上,所述通流阀杯5的杯壁、杯底以及导流管4伸入通流阀杯5中的管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通水孔,所述通流阀芯6的底面上凸设有一圈呈上小下大的喇叭型的挡板9,所述挡板9环绕导流管4伸入通流阀杯5中的管壁设置。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本实用新型的双流速滤水帽通过螺母8固定在滤料层多层孔板上,当自上而下的过滤水通过水帽时,所述的通流阀芯6处于导流管4的顶部,即图1所示位置,过滤水由通流阀芯6与通流阀杯5的缝隙处流下,然后通过导流管4侧面的通水孔流入导流管4。当水自下而上反冲洗通过水帽时,反冲水从导流管4侧面的通水孔喷出,直接喷射到与通流阀芯6一体设置的挡板9上,由于挡板9呈上小下大的喇叭型,因此喷射水流对挡板9产生的冲击力可以对通流阀芯6形成一向上的分力,同时喷射水流在挡板9的阻挡和导流下,可以转而喷射到通流阀芯6的底面上,对通流阀芯6产生一向上的冲击力,从而使通流阀芯6被反冲水迅速顶起,远离导流管4的顶部,沿螺杆上浮至通流阀杯5的底部,使通流阀杯5的杯底、杯壁上的通水孔全部通流,从而实现反冲洗流速与过滤水流速的自动调节。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通流阀芯的底面一体设置呈喇叭型的挡板,使反冲水从导流管侧面的通水孔喷出时可以直接喷射作用于通流阀芯上,大大增加了反冲水对通流阀芯产生的作用力,从而使通流阀芯的上下浮动更顺畅,工作稳定性更好,瞬时反应速度更快,并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不影响过滤水流入导流管4,所述挡板9的底端与通流阀杯5的杯壁以及水帽座1之间留有缝隙,而且挡板9的底端与通流阀杯5的杯壁之间的缝隙要大于通流阀芯6与通流阀杯5的缝隙,如此在通流阀芯6被向上顶起时,反冲水可以以更大的流量和更快的流速流入通流阀杯5中,并最终通过通流阀杯5的杯底和杯壁上的通水孔流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使滤水帽从反冲洗状态切换至过滤状态时的反应速度更快,并提高通流阀芯6向下回落的顺畅性,如图1所示,所述滤水帽还包括复位弹簧10,所述复位弹簧10位于通流阀杯5内且套设在通流阀芯6与通流阀杯5的杯底之间的螺杆上,所述复位弹簧10的两端分别抵靠在通流阀芯6和通流阀杯5的杯底上。如此,当滤水帽从反冲洗状态切换至过滤状态时,通流阀芯6可以在自重及复位弹簧10的作用下迅速回落到导流管4的顶部,避免在回落时发生卡滞。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使产品的整体连接结构更稳定可靠,所述通流阀杯5的杯口与水帽座1焊接固定,所述导流管4与水帽座1焊接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增加反冲洗的气水进量,增大反冲力,所述导流管4的下端设置有反冲洗扩容槽40和扩溶孔41。

以下再列举出几个优选实施例或应用实施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及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做出的技术贡献:

优选实施例一:

一种双流速滤水帽,双流速滤水帽,包括水帽座1、水帽盖板2、带有筋条的梯形筛管3、导流管4、通流阀杯5和通流阀芯6,所述水帽座1、水帽盖板2和梯形筛管3组成一中空腔体,所述通流阀杯5倒扣着设置在中空腔体内,所述通流阀杯5的杯口与水帽座1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4固定在水帽座1上且其上端伸入通流阀杯5内,所述导流管4的顶端设置有一螺栓7,所述螺栓7依次穿过通流阀杯5的杯底和水帽盖板2后与螺母8连接将水帽座1、梯形筛管3、水帽盖板2和导流管4连结为一整体,所述通流阀芯6位于通流阀杯5内且滑动套设在螺栓7的螺杆上,所述通流阀杯5的杯壁、杯底以及导流管4伸入通流阀杯5中的管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通水孔,所述通流阀芯6的底面上凸设有一圈呈上小下大的喇叭型的挡板9,所述挡板9环绕导流管4伸入通流阀杯5中的管壁设置。所述挡板9的底端与通流阀杯5的杯壁以及水帽座1之间留有缝隙,而且挡板9的底端与通流阀杯5的杯壁之间的缝隙要大于通流阀芯6与通流阀杯5的缝隙。所述滤水帽还包括复位弹簧10,所述复位弹簧10位于通流阀杯5内且套设在通流阀芯6与通流阀杯5的杯底之间的螺杆上,所述复位弹簧10的两端分别抵靠在通流阀芯6和通流阀杯5的杯底上。所述通流阀杯5的杯口与水帽座1焊接固定,所述导流管4与水帽座1焊接固定。所述导流管4的下端设置有反冲洗扩容槽40和扩溶孔41。

该优选实施例一的有益效果在于:不仅大大增加了反冲水对通流阀芯产生的作用力,从而使通流阀芯的上下浮动更顺畅,工作稳定性更好,反应速度更快,产品的使用寿命更长,而且产品的整体连接结构更稳定可靠,增加了反冲洗的气水进量,增大反冲力。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和附图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须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包括于权利要求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