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0317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分离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液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现用的气液分离罐大都使用单罐,内部空间大,气体吹出不彻底,鼓气使罐体内有压力需要密封,检查罐内液体时必须停机,将储液和气液分离功能分离,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气液分离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分离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液分离系统,包括储液罐和气液分离罐,所述气液分离罐与所述储液罐通过液体输送管底部相连,所述储液罐上端设有一号排气管,所述一号排气管末端设有一号防尘风帽,所述气液分离罐上端设有二号排气管,所述二号排气管一侧设有一号空气流量开关,所述二号排气管末端设有二号防尘风帽,所述气液分离罐上部设有原液输送管,所述原液输送管设有下沉管并深入气液分离罐底部,所述原液输送管上端设置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上设有二号空气流量开关,所述输气管下端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下端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排气管和二号排气管均为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鼓风机设有两个,一个使用,一个备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和一号空气流量开关、二号空气流量开关和鼓风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向内部空间较小的气液分离罐内吹气,使罐内气体在小空间内被稀释并通过二号排气管排除,液体中残留的少量气体在储液罐中通过一号排气管自然排出,此方法将气液分离和储液功能分开,比使用一个罐体时的排气效果更好更彻底;该种气液分离系统通过设有的止回阀,使得输气后防止气体通过另一台鼓风机回流;通过设置的双鼓风机,能够为氢气的排放提供充足的动力,同时强劲的气流能够帮助氢气的稀释,避免在排放的过程中出现危险,双鼓风机一用一备,提高了可靠性,通过将排气管设置为倾斜状态,使得气体排出更加顺畅;通过将排气管设置为倾斜状态,使得气体排出过程中带动的液体可以回流,不会造成液体排出;排气管连接有竖直向下的管,防止外部气体回灌至装置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液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液罐;2、液体输送管;3、气液分离罐;4、鼓风机;5、止回阀;6、二号空气流量开关;7、控制器;8、输气管;9、原液输送管;10、一号空气流量开关;11、二号排气管;12、一号防尘风帽;13、二号防尘风帽;14、一号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气液分离系统,包括储液罐1和气液分离罐3,所述气液分离罐3与所述储液罐1通过液体输送管2底部相连,所述储液罐1上端设有一号排气管14,所述一号排气管14末端设有一号防尘风帽12,所述气液分离罐3上端设有二号排气管11,所述二号排气管11一侧设有一号空气流量开关10,所述二号排气管11末端设有二号防尘风帽13,所述气液分离罐3上部设有原液输送管9,所述原液输送管9设有下沉管并深入气液分离罐3底部,所述原液输送管9上端设置有输气管8,所述输气管8上设有二号空气流量开关6,所述输气管8下端设有止回阀5,所述止回阀5下端设有鼓风机4,所述鼓风机4与控制器7连接。

其中,所述一号排气管11和二号排气管14均为倾斜设置。

其中,所述鼓风机4设有两个,一个使用,一个备用。

其中,所述控制器7和一号空气流量开关10、二号空气流量开关6和鼓风机4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双鼓风机,向内部空间较小的气液分离罐内吹气,使罐内气体在小空间内被稀释并通过二号排气管排除,液体中残留的少量气体在储液罐中通过一号排气管自然排出,此方法将气液分离和储液功能分开,比使用一个罐体时的排气效果更好更彻底,双鼓风机一用一备,提高了可靠性,通过将排气管设置为倾斜状态,使得气体排出更加顺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