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料塔的混合喷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6376发布日期:2018-07-13 17:0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化工相关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填料塔的混合喷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填料塔中为了提高液体与气体的接触反应时间,会在填料塔的内部填充相应的填料,但是此种结构反应速度较慢,整体的工作效率较慢,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通常的办法是在填料塔的底部进行通气从而实现提高反应效率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常常存在由于气体流通不匀所导致的局部反映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出现了一种在每个填料塔板上安装混合喷嘴的气液混合反应结构,此种结构理论上能够有效的提高整体的反应效果,但是实际的应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主要的原因是要在当前的填料塔板上形成一定的液面才能够达到最佳的喷雾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填料塔的混合喷嘴结构,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一个喷嘴管1,该的底部设置有与其旋接配合的固定环2,所述喷嘴管1的中部向外径向延伸出一圈与固定环2相对应的定位环3,所述定位环3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凸台4,该凸台4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凸台4上设置有与其旋接配合的喷嘴套管5,该喷嘴套管5底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液体通过的进液槽6,所述进液槽6的轴向高度大于凸台4的轴向高度;

当喷嘴套管5与凸台4旋接固定后,所述喷嘴管1的上端向上延伸至喷嘴套管5的顶部附近,所述喷嘴套管5的顶部的外圆面处设置有数个喷雾孔7。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在不影响液体流通途径的前提下通过凸台在当前的填料塔板上形成一个液面高度,有效的提高了整体的混合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它包含一个喷嘴管1,该的底部设置有与其旋接配合的固定环2,所述喷嘴管1的中部向外径向延伸出一圈与固定环2相对应的定位环3,所述定位环3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凸台4,该凸台4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凸台4上设置有与其旋接配合的喷嘴套管5,该喷嘴套管5底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液体通过的进液槽6,所述进液槽6的轴向高度大于凸台4的轴向高度;

当喷嘴套管5与凸台4旋接固定后,所述喷嘴管1的上端向上延伸至喷嘴套管5的顶部附近,所述喷嘴套管5的顶部的外圆面处设置有数个喷雾孔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技术方案部分的使用方法及其原理作进一步的阐述:

首先将喷嘴管1的下端插入到已经开好孔的填料塔板上并通过固定环2将喷嘴管1整体旋接固定在填料塔板上,由于定位环3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凸台4,因此就会形成一个起码有凸台4高度的液面,在气体通过喷嘴管1时,从进液槽6内进入的液体就会在气体的作用下吹打在喷嘴套管5的端部,并通过喷雾孔7喷出,整混合反映的效果较为强烈,而多余的液体则透过进液槽6通过喷嘴管1流入到下一级填料塔板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