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配料包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8363发布日期:2018-06-02 02:4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自动配料包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预热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自动配料包装系统。



背景技术:

在耐火材料生产中,需要将各种原料按组分进行配比后进行包装,传统的方式由人工完成,费时费力,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自动配料包装系统,其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自动配料包装系统,其中:包括左料仓、左称重传感器、双向下料装置、右料仓、右称重传感器、混合机、自动计量包装机、显示操作屏和可调支撑,所述的双向下料装置由下料电机、第一减速器、联轴器、第一左进料口、壳体、下料螺杆、第一右进料口、右轴承座、第一下料筒、左轴承座和机座组成,所述的下料电机安装在第一减速器上,所述的第一减速器安装在机座的左侧面上,所述的下料螺杆通过联轴器与第一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下料螺杆左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左轴承座上,所述的左轴承座安装在机座的右侧面上,所述的壳体顶端设有第一左进料口和第一右进料口,所述的下料螺杆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右轴承座上且下料螺杆位于壳体内,所述的右轴承座安装在壳体右侧面上,所述的第一下料筒安装在壳体的底面上,所述的左称重传感器安装在左料仓上,所述的右称重传感器安装在右料仓上,所述的左料仓安装在双向下料装置上的第一左进料口上,所述的右料仓安装在双向下料装置上的第一右进料口上,所述的混合机安装在双向下料装置上的第一下料筒的底端,所述的自动计量包装机安装在混合机的底部,所述的显示操作屏安装在自动计量包装机上,所述的可调支撑安装在自动计量包装机的底面上。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混合机由混合电机、第二减速器、第二左进料口、筒体、混合螺杆、第二右进料口、耳座、挡板、第一电机、第三减速器、第二下料筒、转轴、轴承、浆叶、外壳、端盖和轴承座组成,所述的混合电机安装在第二减速器上,所述的第二减速器安装在筒体的顶面上,所述的筒体的顶面上设有第二左进料口和第二右进料口,所述的混合螺杆安装在第二减速器的输出轴上且混合螺杆位于筒体内,所述的耳座安装在筒体的外壁上,所述的筒体底部安装有挡板,所述的外壳安装在筒体的底面上,所述的第一电机安装在第三减速器上,所述的第三减速器安装在外壳的右侧面上,所述的转轴与第三减速器输出轴连接,所述的转轴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所述的轴承座安装在外壳上,所述的端盖安装在轴承座上,所述的浆叶安装在转轴上。

上述的混合机上的筒体为圆锥形结构形式。

上述的左料仓和右料仓都为圆柱筒体和圆锥筒体组合焊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PLC程序设定多种原料配料比例,经左料仓、右料仓称重传感器计量称重后,由左料仓、右料仓供料通过双向下料阀进入混合机,混合均匀后进入自动计量包装机。整套设备通过PLC控制柜实现手动或自动控制并可实现远程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向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混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A处的结构局部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左料仓1、左称重传感器2、双向下料装置3、下料电机301、第一减速器302、联轴器303、第一左进料口304、壳体305、下料螺杆306、第一右进料口307、右轴承座308、第一下料筒309、左轴承座310、机座311、右料仓4、右称重传感器5、混合机6、混合电机601、第二减速器602、第二左进料口603、筒体604、混合螺杆605、第二右进料口606、耳座607、挡板608、第一电机609、第三减速器610、第二下料筒611、转轴612、轴承613、浆叶614、外壳615、端盖616、轴承座617、自动计量包装机7、显示操作屏8、可调支撑9、余热水汽储罐10、控制箱11、温度计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自动配料包装系统,其中:包括左料仓1、左称重传感器2、双向下料装置3、右料仓4、右称重传感器5、混合机6、自动计量包装机7、显示操作屏8和可调支撑9,所述的双向下料装置3由下料电机301、第一减速器302、联轴器303、第一左进料口304、壳体305、下料螺杆306、第一右进料口307、右轴承座308、第一下料筒309、左轴承座310和机座311组成,所述的下料电机301安装在第一减速器302上,所述的第一减速器302安装在机座311的左侧面上,所述的下料螺杆306通过联轴器303与第一减速器30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下料螺杆306左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左轴承座310上,所述的左轴承座310安装在机座311的右侧面上,所述的壳体305顶端设有第一左进料口304和第一右进料口307,所述的下料螺杆306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右轴承座308上且下料螺杆306位于壳体305内,所述的右轴承座308安装在壳体305右侧面上,所述的第一下料筒309安装在壳体305的底面上,所述的左称重传感器2安装在左料仓1上,所述的右称重传感器5安装在右料仓4上,所述的左料仓1安装在双向下料装置3上的第一左进料口304上,所述的右料仓4安装在双向下料装置3上的第一右进料口307上,所述的混合机6安装在双向下料装置3上的第一下料筒309的底端,所述的自动计量包装机7安装在混合机6的底部,所述的显示操作屏8安装在自动计量包装机7上,所述的可调支撑9安装在自动计量包装机7的底面上。

实施例中,混合机6由混合电机601、第二减速器602、第二左进料口603、筒体604、混合螺杆605、第二右进料口606、耳座607、挡板608、第一电机609、第三减速器610、第二下料筒611、转轴612、轴承613、浆叶614、外壳615、端盖616和轴承座617组成,所述的混合电机601安装在第二减速器602上,所述的第二减速器602安装在筒体604的顶面上,所述的筒体604的顶面上设有第二左进料口603和第二右进料口606,所述的混合螺杆605安装在第二减速器602的输出轴上且混合螺杆605位于筒体604内,所述的耳座607安装在筒体604的外壁上,所述的筒体604底部安装有挡板608,所述的外壳615安装在筒体604的底面上,所述的第一电机609安装在第三减速器610上,所述的第三减速器610安装在外壳615的右侧面上,所述的转轴612与第三减速器610输出轴连接,所述的转轴612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617上,所述的轴承座617安装在外壳615上,所述的端盖616安装在轴承座617上,所述的浆叶614安装在转轴612上。

实施例中,混合机6上的筒体604为圆锥形结构形式。

实施例中,左料仓1和右料仓4都为圆柱筒体和圆锥筒体组合焊接而成。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