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脱硝泡罩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9729发布日期:2018-09-14 21:27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罩塔,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脱硫脱硝泡罩塔,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泡罩塔是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中重要的设备,泡罩塔原理就是烟气通过多个管道分散后直接导入吸收塔的浆液池中,一定压力的烟气冲击浆液,产生大量气泡,气液混合接触,在混合和翻腾的过程中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被浆液吸收,经吸收后的气泡汇聚排出吸收塔。泡罩塔具有工况适应性强,脱硫脱硝效率高等优点,但目前的泡罩塔结构复杂,泡罩塔的高度相对较低,但吸收塔的本体则占地很大,且阻力也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脱硫脱硝效率高的脱硫脱硝泡罩塔。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脱硫脱硝泡罩塔,包括泡罩塔本体、泡罩塔盘和泡罩格栅,所述的泡罩塔本体的底部形成有烟气入口、顶部形成有烟气出口,侧面下部形成有浆液出口,而侧面上部则形成有浆液入口,所述的泡罩塔盘为一表面设置有多个开孔的盘状体,横向设置在泡罩塔本体的内截面上,而所述的泡罩格栅则为一罩设在所述的开孔上部的格栅体,且泡罩格栅的中部为一板体,板体的面积大于泡罩塔盘的开孔面积,而泡罩格栅的边缘则为镂空的格栅结构。

进一步,上述的泡罩塔盘设置有多组,平行设置于泡罩塔本体的内截面上。

且泡罩塔盘的开孔的开孔率为20%~60%。所述的泡罩塔盘的开孔为圆孔或方孔。当为圆孔时,圆孔的孔径可以为1mm~8mm。

更进一步,在浆液入口和浆液出口之间沿着泡罩塔本体的内壁还设置有导液槽。且所述的导液槽以泡罩塔盘为转折点在泡罩塔本体内壁的左右两壁面交互设置,以实现浆液在所有的泡罩塔盘表面流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占地面积小,而通过合理设置泡罩塔盘以及在泡罩塔盘的开孔处设置泡罩格栅,大大增加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了烟气与化学试剂的气液传质效果,有效提高了脱硫脱硝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泡罩塔盘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泡罩塔盘和泡罩格栅组合状态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泡罩格栅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泡罩塔本体 2、导液槽 3、烟气入口 4、浆液出口

5、泡罩塔盘 6、浆液入口 7、烟气出口 8、泡罩格栅

51、第一泡罩塔盘 52、第二泡罩塔盘 53、第三泡罩塔盘

54、第四泡罩塔盘 55、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泡罩塔盘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泡罩塔盘和泡罩格栅组合状态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泡罩格栅的俯视图。

参见图1~图4,脱硫脱硝泡罩塔,包括泡罩塔本体1、泡罩塔盘5和泡罩格栅8,在本实施例中,泡罩塔本体1的底部形成有烟气入口3、顶部形成有烟气出口7,同时,泡罩塔本体1的侧面下部形成有浆液出口4,侧面上部形成有浆液入口6,本实施中,浆液为含有过氧化氢的碱性溶液,且碱性溶液的浓度在1%wt-30%wt之间均可行,pH范围则为8~10之间,且烟气从底部烟气入口3进,从顶部烟气出口7出,符合烟气流动规律。

而在本实施例中,泡罩塔盘5则为一表面设置有多个开孔55的盘状体,横向设置在泡罩塔本体1的内截面上,且泡罩塔盘5的开孔率为35%(当然在30%~40%之间效果都比较好),本实施例中的开孔55为圆孔,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圆孔的孔径在3-5mm之间,在实际操作中,1mm~8mm都是理想的范围,且在本实施例中,泡罩塔盘5共设置有四组(当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一组或多组),平行设置于泡罩塔本体1的内截面上,从下向上依次为第一泡罩塔盘51、第二泡罩塔盘52、第三泡罩塔盘53和第四泡罩塔盘54,其中,第一泡罩塔盘51的表面与浆液出口4对接,便于流经第一泡罩塔盘51表面的浆液顺势从浆液出口4流出。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泡罩格栅8则为一罩设在上述开孔55上部的格栅体,其中部为一板体,板体的面积大于泡罩塔盘5的开孔55的面积,而泡罩格栅8的边缘则为镂空的格栅结构,如此设置的目的是便于烟气和浆液冲击产生的大气泡在经过板体的遮挡后向四周扩散,通过格栅结构被分离成细小的气泡,加大烟气和浆液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烟气与化学试剂的气液传质效果。

而为了进一步提高浆液与烟气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在浆液入口6和浆液出口4之间沿着泡罩塔本体1的内壁还设置有导液槽2。且导液槽2以泡罩塔盘5为转折点在泡罩塔本体1内壁的左右两壁面上交互设置,以实现浆液在所有的泡罩塔盘5的表面流过。具体为:从浆液入口6开始,到第四泡罩塔盘54的表面的泡罩塔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第一段的导流槽2,浆液途径第四泡罩塔盘54的整个表面后到达第一段导流槽对面的泡罩塔本体1的内壁面,此时,第四泡罩塔盘54和第三泡罩塔盘53之间的泡罩塔本体1的内壁上形成第二段的导流槽,浆液再经过第三泡罩塔盘53的表面后,到达第二段导流槽对面的泡罩塔本体1的内壁面,此时,第三泡罩塔盘53和第二泡罩塔盘52之间的泡罩塔本体1的内壁上形成第三段的导流槽,同样原理,在第三段导流槽的对面的第二泡罩塔盘52和第一泡罩塔盘51之间的泡罩塔本体1的内壁上形成第四段的导流槽,最后流经第一泡罩塔盘51从浆液出口4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过程为:浆液从浆液入口6进入,通过导流槽2分别流经第四泡罩塔盘54、第三泡罩塔盘53、第二泡罩塔盘52、第一泡罩塔盘51后从浆液出口4流出,而同时,烟气经泡罩塔本体1底部的烟气入口3进入,经过第一泡罩塔盘51、第二泡罩塔盘52、第三泡罩塔盘53、第四泡罩塔盘54后从顶部烟气出口7排出,烟气和浆液在泡罩塔本体1内相遇,尤其是泡罩塔盘5的表面,一定压力的烟气冲击在泡罩塔盘5表面形成液位的浆液,从而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大量的气泡经过泡罩格栅8被分离成细小的气泡,经过气液混合接触,在混合和翻腾的过程中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被浆液吸收,在泡罩塔盘5、泡罩格栅8相互协作,可以有效的强化烟气和化学试剂的传质效果,增加反应物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脱硫脱硝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