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研磨物料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2199发布日期:2018-11-13 21:06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研磨物料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加工设备和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是湿法研磨粗颗粒物料的砂磨机预研磨物料的分离,具体是一种浆料和研磨介质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砂磨机是涂料、油漆、油墨、新能源电池材料、化工、磨料磨具、制药、食品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的重要设备之一。在油墨生产行业中,需要将大颗粒或成团的原料经过砂磨机将其研磨分散至一定的细度。砂磨机是基于球磨机工作原理发展而来的,砂磨机较球磨机研磨粒度更细,研磨质量更好。砂磨机的类型主要有立式搅拌砂磨机、卧式圆盘砂磨机、卧式棒销砂磨机。我国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将瑞士的湿法研磨技术引进国内,现今市场上的研磨机有卧式与立式之分,卧式砂磨机较立式砂磨机更为节能,但是市面上的卧式砂磨机的研磨筒一般为一个圆柱体,与涡轮盘配合进行研磨,一般需经过反复研磨,才能够达到生产所要求的细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设备能耗较高,温升高,研磨细度需要进一步提高。随着新能源、纳米新材料的广泛运用,对砂磨机研磨品质,研磨效率,工作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砂磨机将研磨筒内的物料采用研磨转子带动研磨介质进行剪切和研磨后,再采用设置在砂磨机内的专门的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分离装置如环片式、筛网式等。而这些分离装置的安装、拆卸、清洗较为繁琐,且环片的间隙或筛网的空隙决定了出料的效率,一旦堵塞,严重影响出料效率。且大功率砂磨机连续运转,温度升高严重影响设备正常工作,解决研磨过程中设备温度升高,保证砂磨机连续可靠工作,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革命性预研磨解决方案,利用研磨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间隙对预研磨物料和研磨介质分离的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研磨物料的分离装置,包括设置在研磨筒内的定子和与该定子配合并由主轴驱动旋转的研磨转子,所述定子呈中空状,该定子套设在所述研磨转子内腔并与所述研磨筒固定连接,所述研磨转子内轴向开设有与所述定子内腔连通的数个出料孔,所述研磨转子上开设有过料孔,从研磨筒流入过料孔的物料经所述定子和研磨转子之间形成的间隙分离后进入定子的内腔,再从所述出料孔流出。

作为优选,所述研磨转子上设有数排棒销,在研磨转子上异于所述棒销的区域设有数排所述过料孔,每一所述过料孔与所述间隙连通。

作为优选,在所述定子上正对于所述棒销的区域设有数个分离孔,每一个分离孔连通所述间隙与定子内腔。

作为优选,每一所述出料孔一端与设置在研磨筒上的出料腔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该研磨转子上的环槽相通,所述定子的端部插入所述环槽。

作为优选,所述定子插入环槽的端部内腔呈喇叭状。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没有设置环片、筛网等专门的分离装置,而是巧妙利用研磨转子进行分离和出料,不仅大大节约了制造成本,而且可避免物料堵塞现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传统砂磨机的生产能耗约350kwh/t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分离装置的砂磨机的整体能耗可减少到200kwh/t,在质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产量可增加70% 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预研磨物料的分离装置,包括设置在研磨筒1内的定子2和与该定子配合并由主轴3驱动旋转的研磨转子4,所述定子2呈中空状,该定子套设在所述研磨转子4内腔并与所述研磨筒1固定连接;具体来说,研磨转子4一端安装在所述转轴3上,另一端形成内腔;定子一端从研磨转子所述另一端套入其内腔,定子另一端与研磨筒端盖通过螺栓等进行固接;该方式安装简单、快捷,易于清洗和维护。所述研磨转子4内开设有与所述定子内腔连通的数个出料孔41,所述研磨转子上开设有过料孔42,从研磨筒流入过料孔的物料经所述定子和研磨转子之间形成的间隙5分离后进入定子的内腔,分离后的物料再从定子内腔经所述出料孔流出,而没有通过间隙的物料则返回研磨筒再次进行研磨。本实用新型的间隙不仅可对预研磨后的物料和研磨介质分离,而且可对研磨后的物料进行粗细分离。所述间隙是研磨转子和定子之间形成的,由于两者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因此物料不会堵塞间隙,真正实现了动态分离;同时,分离后的物料从研磨转子的出料孔流出,也实现了动态出料,提高了出料效率。

具体分离方式是:物料输入所述研磨筒,研磨筒内旋转的研磨转子和研磨介质对物料进行预研磨,所述定子和研磨转子之间形成的间隙5对上述预研磨后的物料和研磨介质进行分离;分离后的物料从所述研磨转子流出,而没有通过间隙的物料返回研磨筒再次进行研磨;作为另外一种方式,分离后的物料可从所述主轴内腔流出;这两种分离方法均实现了间隙分离、动态分离、动态出料,一方面可避免物料堵塞,减少停机时间,大大提高出料效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避免设置专门的分离装置,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具体来说,预研磨后的物料从所述研磨转子外沿径向方向进入所述间隙并经该间隙粗细分离,经所述间隙分离后的较细物料径向进入所述定子内,再沿定子轴向方向流入所述研磨转子内,流入所述研磨转子内的物料沿轴向方向流出,而较粗的物料则返回研磨筒进行再次研磨;这样的方式缩短了分离、出料路径,进一步提高了分离、出料效率,且方法简单,工艺安全性高。

在实施过程中,所述研磨转子4上设有数排棒销43,配合研磨筒内壁的棒销,可对物料进行预研磨,在研磨转子上异于所述棒销的区域设有数排所述过料孔42,每一所述过料孔与所述间隙连通,从而使预研磨后的物料径向穿过过料孔进入间隙进行分离;在所述定子上正对于所述棒销的区域设有数个分离孔21,每一个分离孔连通所述间隙与定子内腔;这样使得过料孔和分离孔错开设置,这种多个出料孔、多个分离孔错开排列的设计,其作用一方面可防止研磨介质如镐球等进入定子内腔,另一方面使预研磨后的物料经过一段间隙进行粗细分离后,保证较细的物料从分离孔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每一所述出料孔一端与设置在研磨筒上的出料腔11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该研磨转子上的环槽44相通,所述定子的端部插入所述环槽。进入定子内腔的物料轴向移动至其端部,由于该端部插入所述环槽,可避免物料从定子内腔返回研磨筒,保证分离后的物料顺利出料;作为优选,所述定子插入环槽的端部内腔呈喇叭状,有利于导流,进一步提高出料速度。

上述实施方式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