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甲醛复合清除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09110发布日期:2018-12-08 07:3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活性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甲醛复合清除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室内装修过程中甲醛是装修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危害大,并且人体许多疾病的发生与甲醛有关,治理室内甲醛污染是一个十分现实问题。目前,室内甲醛的治理方法主要有通风换气、臭氧氧化法、生物方法、等离子体技术、光催化氧化法、活性炭吸附法等。由于室内甲醛释放是一个缓慢且不间断的过程,通风法和生物法速率太慢、清除效果不明显,影响因素过多,达不到彻底清除甲醛的目的。臭氧氧化法、等离子体技术由于能耗和二次污染等原因无法广泛应用于甲醛的处理。活性炭吸附法由于成本低廉、实施方便,且活性炭对甲醛吸附及富集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但目前活性炭存在吸附效率低,对甲醛清除效果差,影响了活性炭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室内甲醛复合清除剂的制备方法,产品能有效吸附及清除甲醛且效果持久。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室内甲醛复合清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茶渣清洗,干燥,破碎,过筛,得到物料a;

s2、将物料a、竹炭粉和去离子水混合,然后加入磷酸、高锰酸钾和氯化铁水溶液,搅拌,过滤,清洗,烘干,得到物料b;

s3、将物料b与乙二胺水溶液混合,搅拌,过滤,干燥,得到物料c;

s4、将物料c进行炭化处理,得到物料d;

s5、将物料d置于植物提取液浸润,取出后干燥,得到室内甲醛复合清除剂。

优选地,s1中,将茶渣用去离子水清洗,在140-160℃干燥至恒重,破碎,过筛60-80目筛,得到物料a。

优选地,s2中,按重量份将10-20份物料a、10-20份竹炭粉和25-50份去离子水混合,然后加入3-6份磷酸、1-2份高锰酸钾和5-10份氯化铁水溶液,在55-60℃搅拌70-100min,过滤,清洗,在80-90℃烘干,得到物料b。

优选地,s2中,氯化铁水溶液的浓度为0.3-0.6mol/l。

优选地,s3中,按重量份将10-20份物料b与30-50份乙二胺水溶液混合,在52-56搅拌65-80min,过滤,然后在60-65℃干燥,得到物料c。

优选地,s3中,乙二胺水溶液的浓度为0.6-0.8mol/l。

优选地,s4中,炭化处理具体过程如下:将物料c在氮气气氛中,以7-8℃/min升温至505-520℃,保温30-40min,再以2-4℃/min升温至665-675℃,保温15-2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d。认真一点摆脱了,我现在还是有机会的,不是吗,

优选地,s5中,植物提取液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薄荷15-25份、吊兰10-20份、菊花5-10份、黄柏5-10份、艾草2-6份、皂角2-4份、仙人掌2-6份。

优选地,s5中,干燥温度为70-75℃,干燥时间为15-25min。

本发明中通过将茶渣清洗,在140-160℃干燥至恒重,破碎,过60-80目筛,不仅清除了茶渣中杂质,还有效改善茶渣理化性质,与竹炭粉进行配合,充分利用茶渣及竹炭粉的各自性能,然后加入磷酸、高锰酸钾和氯化铁水溶液,在55-60℃搅拌70-100min,其不仅进一步除去茶渣和竹炭粉中杂质,还对茶渣及竹炭粉进行了活化改性,有助于制品产生了酸性官能团、含氧官能团及含铁基团和含锰基团,有效增强本发明制品对甲醛的吸附及清除效果;再通过与乙二胺水溶液混合,乙二胺与物料b发生接枝反应,使物料a表面氨基化,有效提高物料a的比表面积、分散性、吸附性及反应活性;通过优化物料c的炭化处理工艺,避免高温处理造成的炭损失及破坏茶渣中活性成分,一定程度上保留茶渣对甲醛的降解性能,同时促进竹炭粉及茶渣产生大量微孔和中孔结构及一定量的大孔结构,防止吸附甲醛时阻塞,提高甲醛清除效果;再通过将物料d置于植物提取液浸润,利用物料d的吸附性能使本发明制品中富含植物提取液中活性成分,并形成良好的复配效果,其中含有的生物酶、月桂醇、薄荷脑及酚类物质能有效去除游离甲醛,也可与空气中的甲醛反应,从而降解甲醛。本发明中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合理选择试剂及工艺参数,使得到的制品比表面积大,呈现独特的多孔结构,其微孔、中孔、大孔和介孔分布合理,对甲醛具有优异的物理吸附效果,同时本发明制品中产生的含铁基团、含锰基团、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配合对甲醛具有优异的化学吸附效果,再通过固载锰氧化物和植物提取液,再结合茶渣,三者配合,具有协同作用,有效增强本发明制品对甲醛的吸附及降解效果,本制品集甲醛的物料吸附、化学吸附与降解于一体,产品能有效吸附及清除甲醛且效果持久,同时本发明制品安全无污染,能有效清新空气,适于生产应用。

试验发现:本发明制品的甲醛去除率在80min内可达到0.082-0.095mg/g,比市售普通活性炭高69.2-80.17%,并且室内甲醛净化率超过90.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室内甲醛复合清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茶渣清洗,干燥,破碎,过筛,得到物料a;

s2、将物料a、竹炭粉和去离子水混合,然后加入磷酸、高锰酸钾和氯化铁水溶液,搅拌,过滤,清洗,烘干,得到物料b;

s3、将物料b与乙二胺水溶液混合,搅拌,过滤,干燥,得到物料c;

s4、将物料c进行炭化处理,得到物料d;

s5、将物料d置于植物提取液浸润,取出后干燥,得到室内甲醛复合清除剂。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室内甲醛复合清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茶渣用去离子水清洗,在140℃干燥至恒重,破碎,过筛60目筛,得到物料a;

s2、按重量份将10份物料a、10份竹炭粉和25份去离子水混合,然后加入3份磷酸、1份高锰酸钾和5份氯化铁水溶液,在55℃搅拌100min,过滤,清洗,在80℃烘干,得到物料b;其中,氯化铁水溶液的浓度为0.3mol/l;

s3、按重量份将10份物料b与30份乙二胺水溶液混合,在52搅拌80min,过滤,然后在60℃干燥,得到物料c;其中,乙二胺水溶液的浓度为0.6mol/l;

s4、将物料c在氮气气氛中,以7℃/min升温至505℃,保温40min,再以2℃/min升温至675℃,保温15min,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d;

s5、将物料d置于植物提取液浸润,取出后在70℃干燥25min,得到室内甲醛复合清除剂;其中,植物提取液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薄荷15份、吊兰20份、菊花5份、黄柏5份、艾草6份、皂角2份、仙人掌2份。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室内甲醛复合清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茶渣用去离子水清洗,在150℃干燥至恒重,破碎,过筛70目筛,得到物料a;

s2、按重量份将15份物料a、15份竹炭粉和45份去离子水混合,然后加入5份磷酸、1.5份高锰酸钾和8份氯化铁水溶液,在58℃搅拌80min,过滤,清洗,在85℃烘干,得到物料b;其中,氯化铁水溶液的浓度为0.5mol/l;

s3、按重量份将15份物料b与40份乙二胺水溶液混合,在55搅拌70min,过滤,然后在62℃干燥,得到物料c;其中,乙二胺水溶液的浓度为0.7mol/l;

s4、将物料c在氮气气氛中,以7.5℃/min升温至515℃,保温35min,再以3℃/min升温至670℃,保温18min,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d;

s5、将物料d置于植物提取液浸润,取出后在72℃干燥20min,得到室内甲醛复合清除剂;其中,植物提取液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薄荷20份、吊兰15份、菊花8份、黄柏8份、艾草5份、皂角3份、仙人掌5份。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室内甲醛复合清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茶渣用去离子水清洗,在160℃干燥至恒重,破碎,过筛80目筛,得到物料a;

s2、按重量份将20份物料a、20份竹炭粉和50份去离子水混合,然后加入6份磷酸、2份高锰酸钾和10份氯化铁水溶液,在60℃搅拌70min,过滤,清洗,在90℃烘干,得到物料b;其中,氯化铁水溶液的浓度为0.3mol/l;

s3、按重量份将20份物料b与50份乙二胺水溶液混合,在56搅拌65min,过滤,然后在65℃干燥,得到物料c;其中,乙二胺水溶液的浓度为0.6-0.8mol/l;

s4、将物料c在氮气气氛中,以8℃/min升温至520℃,保温30min,再以4℃/min升温至665℃,保温2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d;

s5、将物料d置于植物提取液浸润,取出后在75℃干燥15min,得到室内甲醛复合清除剂;其中,植物提取液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薄荷25份、吊兰10份、菊花10份、黄柏10份、艾草2份、皂角4份、仙人掌6份。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室内甲醛复合清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茶渣用去离子水清洗,在155℃干燥至恒重,破碎,过筛75目筛,得到物料a;

s2、按重量份将12份物料a、18份竹炭粉和40份去离子水混合,然后加入3.5份磷酸、1.2份高锰酸钾和9份氯化铁水溶液,在56℃搅拌80min,过滤,清洗,在88℃烘干,得到物料b;其中,氯化铁水溶液的浓度为0.4mol/l;

s3、按重量份将18份物料b与45份乙二胺水溶液混合,在55搅拌70min,过滤,然后在62℃干燥,得到物料c;其中,乙二胺水溶液的浓度为0.75mol/l;

s4、将物料c在氮气气氛中,以7.2℃/min升温至515℃,保温32min,再以2.5℃/min升温至670℃,保温16min,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d;

s5、将物料d置于植物提取液浸润,取出后在74℃干燥16min,得到室内甲醛复合清除剂;其中,植物提取液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薄荷22份、吊兰12份、菊花6份、黄柏6份、艾草5份、皂角3份、仙人掌5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