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制品的加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7398发布日期:2018-12-05 16:4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压制品的加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洗涤用品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制品的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洗涤用品在制成成品时依次需要经过原料混合搅拌、混合料碾压、碾压料挤塑成形、成品码放等过程,而其中在混合料碾压这一道工序中,混合料碾压效率直接关系着成品的合格率大小,为此出现了一种用三个辊碾压的研磨机,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三辊研磨机[申请号:201520888490.3],包括:架体,设置在所述架体呈“凵”形槽的辊筒装置,设置在所述架体一侧、与所述辊筒装置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辊筒装置包括快辊、中辊及慢辊,所述“凵”形槽内两侧臂上分别设置有铜刀,所述铜刀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挡板,所述铜刀及所述挡板上方设置有防溅板等,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混合料碾压效果的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辊在研磨中会不断把混合料粘附在其上,降低了辊碾压效果,且其若长时间不清洗会在辊上结成硬块,同时混合料在进入碾压前有一个从混合设备上挤出的过程,这样增加了混合料的硬度,碾压时增加了碾压时所需的功力,降低了碾压的效果,此外辊在研磨中,混合料分布不均匀,使辊不能充分利用,同时由于混合料的分布不均,导致有些部位混合料落的过多,研磨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解决降低混合料的硬度和混合料输入时分布不均匀的的问题的卫生原料的的压制品的加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压制品的加压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横向两侧并行且间隔设有直径大小相同的第一碾压辊、第二碾压辊和第三碾压辊,卫生原料从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之间的碾压间隙中落入本压挤装置,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旋转时同时向内转动,本压制品的加压装置还包括分别套设于第一碾压辊、第二碾压辊外侧的用于对碾压料加热的加热结构,本压制品的加压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之间的碾压间隙的上方的进料罩。加热结构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碾压料中的水分的除去率,同时也有利于碾压料的压制,进料罩的设置减少了在输送混合料至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之间的碾压间隙时因混合料甩出导致的损耗,同时提高了混合料输入时的均匀度。

优选地,加热结构包括加热套筒,加热套筒内侧开设有用于放置加热管的若干热管插孔。

优选地,所有热管插孔沿加热套筒内周向呈环形布置。增强了热量向外传导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优选地,加热套筒外侧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若干间隔均匀且成同轴设置的环形散热槽,环形散热槽内浇注有铜制环带,环形散热槽的横截面为燕尾形结构。浇注于环形散热槽中的铜制环带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热量向往的传导率。

优选地,环形散热槽的两侧壁上各开设有一条呈上下交错设置的用于铜制材料进入的环形加强槽。环形加强槽的设置增强了铜制环带与加热套筒连接强度。

优选地,环形加强槽的横截面呈冠状结构。便于铜制材料浇注时流入无死角,从而进一步增强了铜制环带与加热套筒之间的工作强度。

优选地,进料罩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呈倾斜向下设置的进口围边、呈竖向设置的横截面为方形的收集筒,收集筒下出口处于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之间的碾压间隙的正上方。进料罩的设置减少了在输送混合料至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之间的碾压间隙时因混合料甩出导致的损耗。

优选地,收集筒内设有与进口围边中心线垂直的接料板,接料板的底侧上设有若干沿机架横向方向呈一字排列的振荡器。设有振荡器的接料板的设置提高了混合料在输送至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之间的碾压间隙之前使其在接料板下侧的横向方向分布更均匀,从而提高了工作时的碾压面积和碾压效率。

优选地,接料板的相对下侧先向下弯折、后向上弯折形成一个v形的接料沟的两侧侧壁高度不同,接料沟上靠近接料板一侧侧壁的高度大于远离接料板一侧侧壁的高度。v形的接料沟的设置便于在混合料在被碾压之前能在接料板下侧的横向方向积累相当量的待碾压的混合料,以防止在混合料碾压时出现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之间的碾压间隙中部分出现空压、得不到充分利于的问题出现。

优选地,接料沟上靠近接料板一侧侧壁的高度为远离接料板一侧侧壁的高度的2至2.5倍。

优选地,接料沟上两侧壁形成的夹角在120至150度之间。使接料沟上的相对下侧保持呈倾斜向下设置以便其内的混合料更顺畅的流出。

优选地,接料沟上远离接料板一侧侧壁上并行且呈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呈倾斜向下设置的排泄槽,排泄槽上的相对下侧与外界连通。排泄槽的设置使混合料在排出时更有序。

优选地,本压制品的加压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轴向两侧上方的用于阻挡碾压料在被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碾压时从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轴向两侧脱出的挡料板,每挡料板相对上侧滑动连接于设于机架横向上方的第一挡料滑动柱、相对下侧与设于设于机架横向一侧上的挡料气缸连接。设于第一挡料滑动柱上的挡料板的设置减少了工作时混合料从碾压辊上甩出,减少了原料的损耗,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压制品的加压装置的优点在于:加热结构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碾压料中的水分的除去率,同时也有利于碾压料的压制;进料罩的设置减少了在输送混合料至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之间的碾压间隙时因混合料甩出导致的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各零部件安装于机架一侧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清洗结构中的清洗安装盘及其上所安装部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加热结构中的加热套筒及其上所安装部件的轴向一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加热结构中的加热套筒沿轴向切剖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辅助碾压结构中沿机架横向方向的一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进料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01、第一碾压辊102、第二碾压辊103、第三碾压辊104、清洗结构200、清洗安装盘201、清洗电机203、旋转头204、毛刷头205、毛刷槽206、咬合轮齿207、喷洒头208、冂形滑动支架209、加热结构300、加热套筒301、加热管302、热管插孔303、环形散热槽304、铜制环带305、环形加强槽306、辅助碾压结构400、三角形碾压座401、弧形碾压槽402、压料挡壁403、钢制排轮404、进料罩500、进口围边501、收集筒502、接料板503、振荡器504、接料沟505、排泄槽506、挡料板600、弧形挡料口601、第一挡料滑动柱602、第二挡料滑动柱603、挡料气缸604、挡料边605、led灯珠701、led安装孔7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至7所示,本压制品的加压装置,包括机架101,其特征在于:机架101横向两侧并行且间隔设有直径大小相同的第一碾压辊102、第二碾压辊103和第三碾压辊104,卫生原料从第一碾压辊102和第二碾压辊103之间的碾压间隙中落入本压挤装置,第一碾压辊102和第二碾压辊103旋转时同时向内转动。

第一碾压辊102和第二碾压辊103的上方悬设有用于清洗第一碾压辊102和第二碾压辊103的清洗结构200,清洗结构200的设置不仅方便了第一碾压辊102和第二碾压辊103的及时清洗,同时提高了碾压效率;这里的清洗结构200包括若干呈并行设置于机架101横向两侧的清洗安装盘201,每清洗安装盘201上设有若干与清洗电机203连接的旋转头204,旋转头204上可拆卸设有毛刷头205,通过与清洗电机203连接的旋转头204带动毛刷头205不仅可以在碾压辊工作时实现实时清刷,也可以在本碾压辊处于不工作时进行洗刷,同时毛刷头205对碾压辊洗刷时对碾压辊造成的磨损小,提高了碾压辊的使用寿命;这里的旋转头204的外侧面开设有供毛刷头205的根部套入的毛刷槽206,毛刷头205的根部和毛刷槽206转动连接,毛刷槽206的设置便于毛刷头205的快速安装;这里的每旋转头204径向周侧设有间隔均匀的咬合轮齿207,每个清洗安装盘201上位于其中部的一个旋转头204与清洗电机203连接,该旋转头204与该清洗安装盘201上其它的旋转头204通过咬合轮齿207啮连接,设有咬合轮齿207的旋转头204通过咬合轮齿207相互啮连接,从而实现了只需一个清洗电机203就能带动所有的旋转头204进行自转,从而带动各自的毛刷头205一起工作,不仅减少了对清洗电机203数量的需求,降低了成本,同时便于对清洗电机203的安装、维护;这里的清洗安装盘201呈弧形结构与第一碾压辊102、第二碾压辊103径向外侧面相适配,增加了清洗安装盘201上的毛刷头205与碾压辊的接触面积;这里的每清洗安装盘201上的沿第一碾压辊102、第二碾压辊103轴向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呈对应设置喷洒头208,喷洒头208的设置不仅减轻了毛刷头205在碾压辊清洗时的损耗,同时也降低了对清洗电机203驱动力的需求;这里的机架101的横向两侧上各设有一个冂形滑动支架209,清洗安装盘201上的沿机架101的横向方向的两侧滑动设于冂形滑动支架209上,一对冂形滑动支架209的设置增强了清洗安装盘201的活动范围,提高了清洗范围。

本压制品的加压装置还包括分别套设于第一碾压辊102、第二碾压辊103外侧的用于对碾压料加热的加热结构300,加热结构300包括加热套筒301,加热套筒301内侧开设有用于放置加热管302的若干热管插孔303,加热结构300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碾压料中的水分的除去率,同时也有利于碾压料的压制;这里的所有热管插孔303沿加热套筒301内周向呈环形布置,增强了热量向外传导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这里的加热套筒301外侧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若干间隔均匀且成同轴设置的环形散热槽304,环形散热槽304内浇注有铜制环带305,环形散热槽304的横截面为燕尾形结构,浇注于环形散热槽304中的铜制环带305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热量向往的传导率;这里的环形散热槽304的两侧壁上各开设有一条呈上下交错设置的用于铜制材料进入的环形加强槽306,环形加强槽306的设置增强了铜制环带305与加热套筒301连接强度;这里的环形加强槽306的横截面呈冠状结构,便于铜制材料浇注时流入无死角,从而进一步增强了铜制环带305与加热套筒301之间的工作强度。

本压制品的加压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一碾压辊102和第二碾压辊103中的碾压间隙下方的辅助碾压结构400,辅助碾压结构400包括一个横截面为等腰三角性的三角形碾压座401,三角形碾压座401的两端固定于机架101的横向两侧上,三角形碾压座401上相等的两侧面上各开设有一个与第一碾压辊102、第二碾压辊103大小、形状相适配的弧形碾压槽402,弧形碾压槽402和第一碾压辊102、第二碾压辊103之间留有供碾压料进入的间隙,辅助碾压结构400的设置增加了碾压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碾压效果;这里的三角形碾压座401沿第一碾压辊102和第二碾压辊103轴向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碾压辊102和第二碾压辊103的轴向长度,弧形碾压槽402沿第一碾压辊102和第二碾压辊103轴向方向的两侧设有用于阻挡碾压料往第一碾压辊102和第二碾压辊103轴向方向的两侧漏出的压料挡壁403,压料挡壁403的设置减少了碾压过程中碾压料甩出造成的损耗;这里的弧形碾压槽402底部沿第一碾压辊102和第二碾压辊103的旋转方向并行设有若干列钢制排轮404,钢制排轮404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碾压效果。

本压制品的加压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一碾压辊102和第二碾压辊103之间的碾压间隙的上方的进料罩500,进料罩500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呈倾斜向下设置的进口围边501、呈竖向设置的横截面为方形的收集筒502,收集筒502下出口处于第一碾压辊102和第二碾压辊103之间的碾压间隙的正上方,进料罩500的设置减少了在输送混合料至第一碾压辊102和第二碾压辊103之间的碾压间隙时因混合料甩出导致的损耗;这里的收集筒502内设有与进口围边501中心线垂直的接料板503,接料板503的底侧上设有若干沿机架101横向方向呈一字排列的振荡器504,设有振荡器504的接料板503的设置提高了混合料在输送至第一碾压辊102和第二碾压辊103之间的碾压间隙之前使其在接料板503下侧的横向方向分布更均匀,从而提高了工作时的碾压面积和碾压效率;这里的接料板503的相对下侧先向下弯折、后向上弯折形成一个v形的接料沟505的两侧侧壁高度不同,接料沟505上靠近接料板503一侧侧壁的高度大于远离接料板503一侧侧壁的高度,v形的接料沟505的设置便于在混合料在被碾压之前能在接料板503下侧的横向方向积累相当量的待碾压的混合料,以防止在混合料碾压时出现第一碾压辊102和第二碾压辊103之间的碾压间隙中部分出现空压、得不到充分利于的问题出现;这里的接料沟505上靠近接料板503一侧侧壁的高度为远离接料板503一侧侧壁的高度的2至2.5倍;这里的接料沟505上两侧壁形成的夹角在120至150度之间,使接料沟505上的相对下侧保持呈倾斜向下设置以便其内的混合料更顺畅的流出;这里的接料沟505上远离接料板503一侧侧壁上并行且呈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呈倾斜向下设置的排泄槽506,排泄槽506上的相对下侧与外界连通,排泄槽506的设置使混合料在排出时更有序。

本压制品的加压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一碾压辊102和第二碾压辊103轴向两侧上方的用于阻挡碾压料在被第一碾压辊102和第二碾压辊103碾压时从第一碾压辊102和第二碾压辊103轴向两侧脱出的挡料板600,每挡料板600相对上侧滑动连接于设于机架101横向上方的第一挡料滑动柱602、相对下侧与设于设于机架101横向一侧上的挡料气缸604连接,设于第一挡料滑动柱602上的挡料板600的设置减少了工作时混合料从碾压辊上甩出,减少了原料的损耗,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这里的挡料板600的相对下侧开设有与第一碾压辊102和第二碾压辊103大小、形状相适配的弧形挡料口601,弧形挡料口601的设置增强了挡料效果;这里的挡料板600相对下侧滑动连接于设于机架101横向上方的二根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呈平行设置的第二挡料滑动柱603,与其连接的挡料气缸604的活塞端与该挡料板600的中心部连接,第二挡料滑动柱603的设置进一步方便了挡料板600根据生产需要对其之间的间距的调整,提高了适用范围和调节的灵活度;这里的挡料板600相对上侧向内弯折形成一挡料边605,挡料边605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至65度,挡料边605的设置增强了挡料板600上侧的挡料功能;这里的挡料边605上设有若杆用于安装led灯珠701的led安装孔702,led灯珠701的设置有助于操作人员的对碾压情况进行及时检测,同时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架101、第一碾压辊102、第二碾压辊103、第三碾压辊104、清洗结构200、清洗安装盘201、清洗连接台202、清洗电机203、旋转头204、毛刷头205、毛刷槽206、咬合轮齿207、喷洒头208、冂形滑动支架209、加热结构300、加热套筒301、加热管302、热管插孔303、环形散热槽304、铜制环带305、环形加强槽306、辅助碾压结构400、三角形碾压座401、弧形碾压槽402、压料挡壁403、钢制排轮404、进料罩500、进口围边501、收集筒502、接料板503、振荡器504、接料沟505、排泄槽506、挡料板600、弧形挡料口601、第一挡料滑动柱602、第二挡料滑动柱603、挡料气缸604、挡料边605、led灯珠701、led安装孔70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