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涂料的生产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1226发布日期:2019-01-18 22:5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酯涂料的生产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涂料制作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聚酯涂料的生产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聚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总称。主要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习惯上也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聚芳酯等线型热塑性树脂。是一类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工程塑料。

在将反应釜内部进行聚酯合成时,需要对反应釜内部进行聚酯进行取样,检测聚酯合成的反应程度,但是反应釜内部聚酯温度高,需要取样时需要打开反应釜才能取样,此时反应釜内部的聚酯合成效率变慢,不利于聚酯的合成。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酯涂料的生产加工工艺,其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聚酯涂料的生产加工工艺,筒体的侧壁居中处安装取样机构,取样机构的一端安装吸取机构,挤压吸取机构将吸取机构内部的气体排出,松开吸取机构,使吸取机构将筒体内部的聚酯吸入取样机构的内部,再将聚酯样本从取样机构的内部取出,即可进行检测,且操作简单,不需要打断筒体内部的聚酯继续合成。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聚酯涂料的生产加工工艺,筒体的内部安装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侧壁安装清理机构,清理机构与取样机构的一端抵触,搅拌机构带动清理机构在筒体的内部转动,清理机构将取样机构侧壁的聚酯刮去,避免冷却的聚酯堵塞取样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酯涂料的生产加工工艺,筒体的侧壁居中处安装取样机构,取样机构的一端安装吸取机构,挤压吸取机构将吸取机构内部的气体排出,松开吸取机构,使吸取机构将筒体内部的聚酯吸入取样机构的内部,再将聚酯样本从取样机构的内部取出,即可进行检测,且操作简单,不需要打断筒体内部的聚酯继续合成;筒体的内部安装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侧壁安装清理机构,清理机构与取样机构的一端抵触,搅拌机构带动清理机构在筒体的内部转动,清理机构将取样机构侧壁的聚酯刮去,避免冷却的聚酯堵塞取样机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酯涂料的加工工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聚酯树脂、烯类单体、反应引发剂及促进剂等物料;

s2:将s1中准备的物料混合;

s3:将s2中混合物加入到聚酯合成反应釜中反应;

s4:将s3中反应后产生的不溶产物与粉末涂料混合制成聚酯涂料;

其中,s3使用聚酯合成反应釜,包括筒体、搅拌机构、取样机构、吸取机构、加热线圈、清理机构和排气机构;所述筒体的内部安装螺旋形的所述加热线圈,且所述筒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侧壁交错安装所述清理机构,且所述清理机构与所述筒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筒体的侧壁居中处安装所述取样机构,且所述取样机构的一端连通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取样机构的内部安装所述吸取机构,所述吸取机构连通所述取样机构,且所述吸取机构的侧壁安装所述排气机构。

具体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搅拌杆和转轴,所述筒体的顶端安装所述电机,所述电机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且所述转轴伸入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转轴的侧壁对称安装多个所述搅拌杆,且所述转轴和所述搅拌杆与所述筒体的内部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清理板和固定杆,所述转轴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安装所述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清理板;弧形的所述清理板的一端抵触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且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清理板与所述筒体的内部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清理板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筒体的高度,且所述清理板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内部两端。

具体的,所述取样机构包括连接管、箱体、阀门、活塞和试管,所述筒体的内部安装所述连接管,所述清理板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筒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且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筒体和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箱体的连接处安装所述阀门;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所述试管,所述试管的一端卡合所述活塞,且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塞伸入所述试管的内部。

具体的,所述吸取机构包括吸管、气囊、第一漏斗、第一橡胶球和第一滤网,中空的所述吸管的一端贯穿所述活塞伸入所述试管的内部,所述吸管的另一端安装所述气囊;所述吸管的内部安装所述第一漏斗,所述第一漏斗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橡胶球,且所述第一橡胶球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漏斗的内部最小内径,且所述第一橡胶球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漏斗的内部最大内径;所述第一漏斗内部直径最大的一端安装所述第一滤网,且所述第一滤网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吸管的内侧壁。

具体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漏斗、第二橡胶球、气管和第二滤网,所述吸管的侧壁安装所述气管,且所述气管连通所述吸管;所述气管的底端内侧壁安装两个相互抵触的所述第二漏斗,位于一个所述第二漏斗顶端的另一个所述第二漏斗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橡胶球,且所述第二橡胶球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漏斗的内部最小内径,所述第二橡胶球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漏斗的内部最大内径;所述气管的内部顶端安装所述第二滤网,且所述第二滤网的底面抵触所述第二橡胶球。

具体的,所述吸取机构与所述气囊一端的距离大于所述排气机构与所述气囊一端的距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聚酯涂料的生产加工工艺,筒体的侧壁居中处安装取样机构,取样机构的一端安装吸取机构,挤压吸取机构将吸取机构内部的气体排出,松开吸取机构,使吸取机构将筒体内部的聚酯吸入取样机构的内部,再将聚酯样本从取样机构的内部取出,即可进行检测,且操作简单,不需要打断筒体内部的聚酯继续合成。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聚酯涂料的生产加工工艺,筒体的内部安装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侧壁安装清理机构,清理机构与取样机构的一端抵触,搅拌机构带动清理机构在筒体的内部转动,清理机构将取样机构侧壁的聚酯刮去,避免冷却的聚酯堵塞取样机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种聚酯合成反应釜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预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吸取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取样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搅拌机构,21、电机,22、搅拌杆,23、转轴,3、取样机构,31、连接管,32、箱体,33、阀门,34、活塞,35、试管,4、吸取机构,41、吸管,42、气囊,43、第一漏斗,44、第一橡胶球,45、第一滤网,5、加热线圈,6、清理机构,61、清理板,62、固定杆,7、排气机构,71、第二漏斗,72、第二橡胶球,73、气管,74、第二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聚酯涂料的加工工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聚酯树脂、烯类单体、反应引发剂及促进剂等物料;

s2:将s1中准备的物料混合;

s3:将s2中混合物加入到聚酯合成反应釜中反应;

s4:将s3中反应后产生的不溶产物与粉末涂料混合制成聚酯涂料;

其中,s3使用聚酯合成反应釜,包括筒体1、搅拌机构2、取样机构3、吸取机构4、加热线圈5、清理机构6和排气机构7;所述筒体1的内部安装螺旋形的所述加热线圈5,且所述筒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机构2;所述搅拌机构2的侧壁交错安装所述清理机构6,且所述清理机构6与所述筒体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筒体1的侧壁居中处安装所述取样机构3,且所述取样机构3的一端连通所述筒体1的内部;所述取样机构3的内部安装所述吸取机构4,所述吸取机构4连通所述取样机构3,且所述吸取机构4的侧壁安装所述排气机构7。

具体的,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电机21、搅拌杆22和转轴23,所述筒体1的顶端安装所述电机21,所述电机2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3,且所述转轴23伸入所述筒体1的内部;所述转轴23的侧壁对称安装多个所述搅拌杆22,且所述转轴1和所述搅拌杆22与所述筒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为了方便所述电机21带动所述转轴23和所述搅拌杆22在所述筒体1的内部转动,使所述搅拌杆22将所述筒体1内部的聚酯搅拌均匀,使聚酯快速混匀。

具体的,所述清理机构6包括清理板61和固定杆62,所述转轴23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安装所述固定杆62,所述固定杆6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清理板61;弧形的所述清理板61的一端抵触所述筒体1的内侧壁,且所述固定杆62与所述清理板61与所述筒体1的内部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清理板61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筒体1的高度,且所述清理板61设置于所述筒体1的内部两端;为了方便所述转轴23带动所述固定杆62和所述清理板61在所述筒体1的内部转动,使所述清理板61在所述筒体1的内侧壁滑动,所述清理板61将吸附在所述筒体1侧壁的聚酯刮去,使所述筒体1内部的聚酯受热均匀。

具体的,所述取样机构3包括连接管31、箱体32、阀门33、活塞34和试管35,所述筒体1的内部安装所述连接管31,所述清理板61与所述连接管31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筒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32,且所述连接管31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筒体1和所述箱体32的内部,所述连接管31与所述箱体32的连接处安装所述阀门33;所述箱体32的内部安装所述试管35,所述试管35的一端卡合所述活塞34,且所述连接管31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塞34伸入所述试管35的内部;为了方便旋转所述阀门33,打开所述连接管31,使所述筒体1内部的聚酯通过所述连接管31进入所述试管35的内部,使所述试管35的内部保存聚酯样本。

具体的,所述吸取机构4包括吸管41、气囊42、第一漏斗43、第一橡胶球44和第一滤网45,中空的所述吸管41的一端贯穿所述活塞34伸入所述试管35的内部,所述吸管41的另一端安装所述气囊42;所述吸管41的内部安装所述第一漏斗43,所述第一漏斗43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橡胶球44,且所述第一橡胶球44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漏斗43的内部最小内径,且所述第一橡胶球44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漏斗43的内部最大内径;所述第一漏斗43内部直径最大的一端安装所述第一滤网45,且所述第一滤网45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吸管41的内侧壁,为了方便所述气囊42收缩,使所述吸管41的内部产生吸力,带动所述第一橡胶球44在所述第一漏斗43的运动,打开所述第一漏斗43,从而使所述气管41的一端产生吸力,从而使所述气管41将所述试管35内部空气吸走,使所述试管35内部产生吸力,从而将聚酯从所述连接管31的内部吸入所述试管35内部。

具体的,所述排气机构7包括两个第二漏斗71、第二橡胶球72、气管73和第二滤网74,所述吸管41的侧壁安装所述气管73,且所述气管73连通所述吸管41;所述气管73的底端内侧壁安装两个相互抵触的所述第二漏斗71,位于一个所述第二漏斗71顶端的另一个所述第二漏斗71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橡胶球72,且所述第二橡胶球7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漏斗71的内部最小内径,所述第二橡胶球7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漏斗71的内部最大内径;所述气管73的内部顶端安装所述第二滤网74,且所述第二滤网74的底面抵触所述第二橡胶球72;为了方便挤出所述气囊42内部的气体时,推动所述第一橡胶球44封闭所述第一漏斗43,气体进入所述气管73的内部,推动所述第二橡胶球72从所述第二漏斗71的内部滑出,打开所述第二漏斗71,使所述气囊42内部的气体通过穿过所述第二漏斗71再通过所述气管73的内部排出。

具体的,所述吸取机构4与所述气囊42一端的距离大于所述排气机构7与所述气囊42一端的距离,为了使所述气囊42内部的气体先与所述排气机构7接触,在于所述吸取机构4接触,从而将所述气囊42内部的气体从所述排气机构7的内部排出。

在使用时,打开筒体1,向筒体1的内部加入适量的聚酯原料,再关闭筒体1,将本装置接入电源;打开加热线圈5,加热线圈5发热使筒体1内部的温度快速升高;打开电机21,电机21带动转轴23和搅拌杆22在筒体22的内部转动,将筒体22内部的聚酯原料搅拌均匀,且加热线圈5发热使聚酯原理在筒体1的内部发生反应,使聚酯快速合成。转轴23在筒体1内部转动时,转轴23带动固定杆62和弧形的清理板61在筒体1的内部转动,清理板61与筒体1的内侧壁滑动,两个清理板61的长度之和大于筒体1的高度,且清理板61设置于筒体1的内部两端,使清理板61转动,清理板61将吸附在筒体1和连接管31侧壁的聚酯均匀的刮去,避免聚酯吸附在筒体1的内侧壁,使筒体1的热量均匀散发进入筒体1的内部,从而使筒体1内部聚酯受热均匀,使聚酯快速的反应生成。当需要检测筒体1内部的聚酯样本时,打开箱体32,将试管35放入箱体32的内部,将活塞34滑入试管35的一端,使活塞34将试管35封闭,再打开箱体32内部的阀门33,打开连接管31;挤压气囊42,使气囊42内部的气体进入吸管41的内部,气囊42的内部的气体进入气管73的内部,且气体贯穿第一滤网45进入第一漏斗43的内部,气体推动第一漏斗43内部的第一橡胶球44运动,第一橡胶球44的直径大于第一漏斗43的内部最小内径,且第一橡胶球44的直径小于第一漏斗43的内部最大内径,使第一橡胶球44堵塞第一漏斗43,将第一漏斗43的内部封闭;进入气管73内部气体进入一个倒装的第二漏斗71的内部,气体贯穿一个倒扣的第二漏斗71加快速度进入另一个第二漏斗71的内部,推动第二漏斗71内部的第二橡胶球72运动进入气管73的内部,打开第二漏斗71,使气体贯穿第二滤网74再从气管73内部排出。当气囊42内部气体排出后,松开气囊42,气囊42膨胀吸入吸管41和气管73内部的空气,使第二橡胶球72滑入第二漏斗71的内部,且第二橡胶球72的直径大于第二漏斗71的内部最小内径,第二橡胶球72的直径小于第二漏斗71的内部最大内径,使第二橡胶球72将第二漏斗71封闭,从而将气管73封闭。吸管41内部的吸力使第一橡胶球44从第一漏斗43的内部滑出,从而打开第一漏斗43和吸管41,吸管41的一端产生吸力将试管35内部空气吸走,使试管35内部发生负压从而产生吸力,从而将聚酯样本从连接管31的内部吸入试管35内部,使聚酯样本保存在试管35的内部,不同挤压松开气囊42,使聚酯样本快速进入试管35的内部。关闭阀门33,再将活塞34从试管35的内部取出,化验试管35内部的聚酯样本即知筒体1内部聚酯反应状况。当聚酯合成结束后,将本装置断开电源,等筒体1内部的聚酯冷却后,打开筒体1,将筒体1内部的聚酯取出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