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和布袋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7742发布日期:2018-09-28 18:52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等离子和布袋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灰尘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容易使人患上呼吸道疾病,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而除尘装置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等离子除尘一般包括电晕极和集尘极,电晕极在高压电源的作用下放电,产生大量自由电子和离子,与流经电晕极和集尘极的粉尘碰撞,并使其荷电,其中带有负电荷的粉尘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沉积到集尘极上。现有的等离子除尘器除尘效果不好,达不到所需要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效果好、成本低以及结构紧凑的等离子和布袋除尘装置。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等离子和布袋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室,其内部设置有电晕极,所述电晕极包括一金属球,所述金属球上环设有多根金属杆,所述金属杆上均竖直设置有若干放电针,所述金属球通过导线与高压脉冲电源相连,所述除尘室上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除尘室内设有与水面垂直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除尘室侧壁上部设有出气口,所述除尘室两侧分别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除尘室内设有第一液位计,所述第一液位计可控制第一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还包括净化室,所述净化室底部与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出水管上位于除尘室与净化室之间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净化室包括上下设置的上腔体与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下腔体通过冲孔板相连通,所述下腔体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下腔体外部的加热器以及设在下腔体内与加热器相连的加热管,所述下腔体内靠近出水管的一侧设有用于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与关闭的第二液位计,所述上腔体内设有布袋,所述布袋呈开口状,且开口朝下,所述布袋上方设有用于固定布袋密封处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方设有紫外灯,所述上腔体顶壁为活性炭过滤板且可拆卸,所述出气口连通于上腔体,且位于布袋与冲孔板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水通过进水管流入除尘室底部,在通过出水管进入净化室底部,通过第二液位计检测,检测净化室底部水的容量到达设定值后,控制第二电磁阀关闭。通过第一液位计检测,检测除尘室底部水的容量到达设定值后,控制第一电磁阀关闭,停止供水。然后开启高压脉冲电源,并使含尘气体从进气口进入,电晕极在高压脉冲电源的作用下放电,产生大量自由电子和离子,使粉尘荷电,荷电粉尘向水面沉积,水面上的粉尘一部分沉淀到水槽底部,在水流的作用下移动至出水管处,第二电磁阀开启时,粉尘会随着水溶液进入净化室,最后可以通过排污闸门进行清理;而经过等离子除尘的气体通过隔板上的通孔,从出气口进入到上腔体内,通过加热装置对水溶液进行加热后产生水蒸气,水蒸气经过冲孔板,飘向布袋内部。水蒸气可以将气体上残留的粉尘附着在布袋上,能够加强除尘效果。完全除尘后的气体通过紫外灯杀毒杀菌后经过活性炭过滤板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尘室底部朝向出水管倾斜。

采用上述结构,使沉淀的粉尘容易向出水管方向移动,易于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冲孔板内的通孔呈蜂窝状。

上述结构中,蜂窝状的冲孔板可以使水蒸气更加均匀的散开,从而能够与气体充分接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净化室外部设有给紫外灯供电的蓄电池,所述下腔体外壁贴设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温差发电片。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节约电能,充分利用发热装置产生的热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的除尘器,本实用新型除尘效果好、成本低以及结构紧凑。通过第一液位计与第二液位计的设置能够实现装置的自动化除尘。通过温差发电片能够节约电能,充分利用发热装置产生的热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除尘室;11-电晕极;12-放电针;13-进气口;14-出气口;2-隔板;3-进水管;31-第一电磁阀;32-第一液位计;4-出水管;41-第二电磁阀;5-净化室;51-上腔体;511-布袋;512-固定杆;52-下腔体;521-冲孔板;522-第二液位计;523-排污闸门;6-加热装置;61-加热器;62-加热管;7-活性炭过滤板;8-蓄电池;9-温差发电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等离子和布袋511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室1,其内部设置有电晕极11,所述电晕极11包括一金属球,所述金属球上环设有多根金属杆,所述金属杆上均竖直设置有若干放电针12,所述金属球通过导线与高压脉冲电源相连,所述除尘室1上部设置有进气口13,所述除尘室1内设有与水面垂直设置的隔板2,所述隔板2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除尘室1侧壁上部设有出气口14,所述除尘室1两侧分别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水管3与出水管4,所述进水管3上设有第一电磁阀31,所述除尘室1内设有第一液位计32,所述第一液位计32可控制第一电磁阀31的开启与关闭;还包括净化室5,所述净化室5底部与出水管4相连通,所述出水管4上位于除尘室1与净化室5之间设有第二电磁阀41,所述净化室5包括上下设置的上腔体51与下腔体52,所述上腔体51与下腔体52通过冲孔板521相连通,所述下腔体52内设有加热装置6所述加热装置6包括设置在下腔体52外部的加热器61以及设在下腔体52内与加热器61相连的加热管62,所述下腔体52内靠近出水管4的一侧设有用于控制第二电磁阀41开启与关闭的第二液位计522,所述上腔体51内设有布袋511,所述布袋511呈开口状,且开口朝下,所述布袋511上方设有用于固定布袋511密封处的固定杆512,所述固定杆512上方设有紫外灯,所述上腔体51顶壁为活性炭过滤板7且可拆卸,所述出气口14连通于上腔体51,且位于布袋511与冲孔板521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水通过进水管3流入除尘室1底部,在通过出水管4进入净化室5底部,通过第二液位计522检测,检测净化室5底部水的容量到达设定值后,控制第二电磁阀41关闭。通过第一液位计32检测,检测除尘室1底部水的容量到达设定值后,控制第一电磁阀31关闭,停止供水。然后开启高压脉冲电源,并使含尘气体从进气口13进入,电晕极11在高压脉冲电源的作用下放电,产生大量自由电子和离子,使粉尘荷电,荷电粉尘向水面沉积,水面上的粉尘一部分沉淀到水槽底部,在水流的作用下移动至出水管4处,第二电磁阀41开启时,粉尘会随着水溶液进入净化室5,最后可以通过排污闸门523进行清理;而经过等离子除尘的气体通过隔板2上的通孔,从出气口14进入到上腔体51内,通过加热装置6对水溶液进行加热后产生水蒸气,水蒸气经过冲孔板521,飘向布袋511内部。水蒸气可以将气体上残留的粉尘附着在布袋511上,能够加强除尘效果。完全除尘后的气体通过紫外灯杀毒杀菌后经过活性炭过滤板7排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除尘室1底部朝向出水管4倾斜。使沉淀的粉尘容易向出水管4方向移动,易于清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冲孔板521内的通孔呈蜂窝状。蜂窝状的冲孔板521可以使水蒸气更加均匀的散开,从而能够与气体充分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净化室5外部设有给紫外灯供电的蓄电池8,所述下腔体52外壁贴设有与蓄电池8电连接的温差发电片9。能够节约电能,充分利用发热装置产生的热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