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中生物实验用手动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2265发布日期:2018-11-13 21:0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中生物实验用手动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中生物实验用手动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对于一些实验用的生物或植物,需要将采摘的产品进行研磨或捣碎,然后进行提取实验,市面上现有的研磨装置磨不能充分研磨,从而影响实验效果,并且无法实现多次重复研磨,研磨的不充分,并且研磨时原料容易堆积在一起,影响研磨效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高中生物实验用手动研磨装置。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中生物实验用手动研磨装置,包括橡胶板、位于所述橡胶板上的第一框体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上的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研磨装置、位于所述橡胶板上方的第二框体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框体装置下方的电机装置,所述橡胶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竖杆、位于所述竖杆左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的第一光滑块,所述第一框体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一光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支撑框、位于所述支撑框上方的光滑框,所述支架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方的第二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杆上的第二光滑块、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方的弹簧,所述研磨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弹簧上方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方的第一握持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下方的升降杆、位于所述升降杆下方的研磨块、设置于所述研磨块上的圆锥块,所述第二框体装置包括框体、位于所述框体上方的集中框、收容于所述框体内的研磨框、位于所述光滑框上端的第二光滑板、位于所述集中框外表面的第二握持架、位于所述框体下方的定位框,所述电机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电机、位于所述电机上方的转轴、位于所述转轴上方的第二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固定板。

所述底板下表面与所述橡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竖杆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光滑块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光滑板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光滑板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支撑框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支撑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光滑框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光滑框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光滑块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内且与所述第二横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握持架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贯穿所述第二光滑块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研磨块呈圆台状,所述升降杆的下端与所述研磨块固定连接,所述圆锥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研磨块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贯穿所述圆锥块的上下端且与其固定连接。

所述框体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集中框呈空心的圆柱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框体的上端与所述集中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及顶靠在所述第一光滑板上,所述框体与所述第一光滑板滑动接触,所述研磨框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研磨框的外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框体贯穿所述第二光滑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光滑板顶靠在所述光滑框的上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握持架的两端与所述集中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定位框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贯穿第一光滑块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转轴下端与所述电机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定位框内且与定位框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杆贯穿所述固定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高中生物实验用手动研磨装置可以实现对生物实验的材料进行充分的研磨,并且通过研磨块不断的上下移动,实现对原料多次反复的研磨,研磨充分且效果好,同时可以防止原料堆积在一起,保证研磨效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中生物实验用手动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高中生物实验用手动研磨装置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高中生物实验用手动研磨装置包括橡胶板1、位于所述橡胶板1上的第一框体装置2、位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2上的支架装置3、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3上的研磨装置4、位于所述橡胶板1上方的第二框体装置5、位于所述第二框体装置5下方的电机装置6。

如图1所示,所述橡胶板1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底板11、位于所述底板11上方的第一支撑杆12、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的竖杆 13、位于所述竖杆13左侧的第一横杆14、位于所述第一横杆14上的第一光滑块15。所述橡胶板1呈长方体,所述橡胶板1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底板11呈长方体,所述底板11下表面与所述橡胶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1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竖杆13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4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14的右端与所述竖杆13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4上设有第一通孔141,所述第一通孔141呈长方形。所述第一光滑块15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光滑块15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141内且与所述第一横杆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光滑块15采用光滑材料制成,即采用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制成。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框体装置2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 上的支撑板21、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1上的第一光滑板22、位于所述支撑板21上方的支撑框23、位于所述支撑框23上方的光滑框 24。所述支撑板2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2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2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1上设有第二通孔 211,所述第二通孔211呈长方形。所述第一光滑板2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光滑板22采用光滑材料制成,即采用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光滑板22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211内且与所述支撑板 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光滑板22上设有第三通孔221,所述第三通孔221呈长方形。所述支撑框23呈空心的圆柱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支撑框23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21固定连接。所述光滑框24呈空心的圆柱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光滑框24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框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光滑框24采用光滑材料制成,即采用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制成。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3包括位于所述支撑板21上方的第二支撑杆31、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1上方的第二横杆32、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杆32上的第二光滑块33、位于所述第二横杆32上方的弹簧34。所述第二支撑杆31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支撑杆31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32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32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32上设有第四通孔321,所述第四通孔321呈方形。所述第二光滑块3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光滑块33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 321内且与所述第二横杆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光滑块33采用光滑材料制成,即采用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制成。所述弹簧3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横杆32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弹簧34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32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研磨装置4包括位于所述弹簧34上方的第一连接杆4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1上方的第一握持架4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1下方的升降杆43、位于所述升降杆43下方的研磨块44、设置于所述研磨块44上的圆锥块45。所述第一连接杆4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弹簧3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握持架42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一握持架42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41上表面固定连接,方便人手持。所述升降杆43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升降杆4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4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43贯穿所述第二光滑块33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升降杆43可以稳定的上下移动。所述研磨块44呈圆台状,所述升降杆43的下端与所述研磨块44固定连接,所述研磨块44采用研磨材料制成。所述圆锥块45呈圆锥体,所述圆锥块45的下表面与所述研磨块44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43 贯穿所述圆锥块45的上下端且与其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框体装置5包括框体51、位于所述框体 51上方的集中框52、收容于所述框体51内的研磨框53、位于所述光滑框24上端的第二光滑板54、位于所述集中框52外表面的第二握持架55、位于所述框体51下方的定位框56。所述框体51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框体51的上端设有开口使得所述框体51的纵截面呈凹字形。所述集中框52呈空心的圆柱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框体51的上端与所述集中框52的下端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框体51的内部与所述集中框52的内部相通,所述研磨块44向下可以收容于所述框体51内,所述框体51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21及顶靠在所述第一光滑板22上,所述框体51与所述第一光滑板22滑动接触。所述研磨框53呈空心的圆台状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研磨框53的外表面与所述框体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研磨框53采用研磨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光滑板54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框体51贯穿所述第二光滑板54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光滑板 54采用光滑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光滑板54顶靠在所述光滑框24的上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握持架55的两端与所述集中框 52的侧面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握住。所述定位框56呈空心的长方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定位框56竖直放置,所述定位框56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电机装置6包括位于所述底板11上方的电机 61、位于所述电机61上方的转轴62、位于所述转轴62上方的第二连接杆63、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63上的固定板64。所述电机61 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电机6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机61与所述底板 11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2为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转轴62贯穿第一光滑块15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转轴62可以稳定的旋转,所述转轴62下端与所述电机61连接,使得电机61可以带动转轴62旋转。所述第二连接杆63为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杆63 的下端与所述转轴6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63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定位框56内且与定位框56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固定板64呈圆柱体,所述第二连接杆63贯穿所述固定板64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56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固定板64 的上表面上,从而对其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高中生物实验用手动研磨装置使用时,首先将物料倒入到集中框52内,物料接着进入到框体51内,且处于研磨框53内部。然后打开电机61的开关,带动转轴62、第二连接杆63旋转,由于第二连接杆63为长方体,第二连接杆63转动带动固定板64转动,定位框56、框体51、集中框52、研磨框53随之旋转,研磨框53内的原料在离心力作用下分布在研磨框53的内表面上,第二光滑板54在光滑框24上转动,然后人工握住第一握持架42不断的上下移动,使得升降杆43、研磨块44、圆锥块45不断的上下移动,研磨块44向下移动时与研磨框53配合实现对原料充分的研磨,研磨块44向上移动时,原料在离心力作用下再次重新分布在研磨框53的内表面上,以便下次继续对其进行研磨,直至将原料研磨完毕为止,最后握住第一握持架42向上移动,使得升降杆 43、研磨块44、圆锥块45向上移动,然后再握住第二握持架55向上移动,使得集中框52、框体51、定位框56向上移动,将其取下然后将研磨框53内研磨后的原料倒出即可。至此,本实用新型高中生物实验用手动研磨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