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9437发布日期:2018-12-21 19:50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备装置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



背景技术: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或称为白色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的特性是能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萤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在中国,荧光增白剂最先是被划分为印染助剂类产品,然后又被划分为染料类产品。由于其特有性质和大量的用量需求,其已于上述两个行业分开,成为单独的一类精细化工产品。国内荧光增白剂的第一大用户是洗涤剂,第二大用户是纸张,纺织品为第三大用户。

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1220552755.9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多品种、多剂型荧光增白剂的装置,属于化工生产机械设备,解决现有装置存在的成套性、通用性差,生产剂型单一的问题。由缩合反应装置、半成品精制装置、多剂型成品装置三部分组成;缩合反应装置包括DSD 酸计量罐、苯胺计量罐、烧碱计量罐、脂肪胺计量罐、常压反应釜、高压反应釜、常压反应釜底泵、高压反应釜底泵;半成品精制装置包括由压滤机、反应液贮槽、反应液贮罐泵、陶瓷膜过滤器、纳滤系统、半成品贮罐、半成品贮罐泵;多剂型成品装置包括液体标准化釜、装桶泵、自动计量装桶系统、喷雾预热釜、喷雾进料泵、颗粒料仓、喷雾干燥塔、输送带、锥形粉碎混合器、粉末料仓。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可实现一套装置生产多个品种、多种剂型荧光增白剂产品的要求。

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其一:不能将生产工序集成化,工作效率低,而且原料添加不够精确,其二:结构稳定性较差,无法灵活移动;其三:不便于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具有将荧光增白剂制备工序集成化,简化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原料添加更加精确,产品质量更高;结构更加稳固,便于移动;便于清洗。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包括第一储料罐、第二储料罐、搅拌罐和反应罐,所述第一储料罐和第二储料罐底部均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储料罐和第二储料罐紧密贴合并固定,所述第一储料罐和第二储料罐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顶部分别设有固定架和密封垫,所述固定架嵌入设置于所述进料口内,并与所述进料口紧密贴合并固定,所述搅拌罐顶部的一侧设有进料控制阀,所述进料控制阀与所述搅拌罐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罐顶部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与所述搅拌罐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所述搅拌器底部设有防泄漏护垫,所述防泄漏护垫嵌套设置于所述搅拌器上,并与所述搅拌器通过胶水粘合,所述搅拌器底部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侧面设有搅拌桨叶,所述反应罐一侧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嵌入设置于所述反应罐内,并与所述反应罐紧密贴合并固定,所述出料管侧面设有出料控制阀,所述出料控制阀嵌套设置于所述出料管上,并与所述出料管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所述第一储料罐和第二储料罐侧面均设有计量器和视镜,所述计量器和视镜均嵌入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料罐和第二储料罐内,并与所述第一储料罐和第二储料罐紧密贴合并固定,且所述第一储料罐和第二储料罐与所述搅拌罐通过管道连通,通过设置计量器和视镜,使用者能够精确的添加原料,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而且将第一储料罐和第二储料罐与所述搅拌罐通过管道连通,让生产工序更加简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所述搅拌罐侧面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一侧设有侧护栏,所述侧护栏与所述固定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底部设有移动轮,通过设置固定环和侧护栏,该装置的稳定性更高,使用更加安全,而且设置了移动轮,让该装置能灵活移动,使用更加便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所述反应罐内部设有防粘连涂层,所述防粘连涂层内部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部设有保温填充物,通过设置防粘连涂层,反应罐在使用时不会有产品粘连在反应罐,更加便于清洗。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与现有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具有将荧光增白剂制备工序集成化,简化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原料添加更加精确,产品质量更高;结构更加稳固,便于移动;便于清洗,具体体现为:

优点1:第一储料罐和第二储料罐侧面均设有计量器和视镜,所述计量器和视镜均嵌入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料罐和第二储料罐内,并与所述第一储料罐和第二储料罐紧密贴合并固定,且所述第一储料罐和第二储料罐与所述搅拌罐通过管道连通,通过设置计量器和视镜,使用者能够精确的添加原料,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而且将第一储料罐和第二储料罐与所述搅拌罐通过管道连通,让生产工序更加简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点2:搅拌罐侧面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一侧设有侧护栏,所述侧护栏与所述固定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底部设有移动轮,通过设置固定环和侧护栏,该装置的稳定性更高,使用更加安全,而且设置了移动轮,让该装置能灵活移动,使用更加便利。

优点3:反应罐内部设有防粘连涂层,所述防粘连涂层内部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部设有保温填充物,通过设置防粘连涂层,反应罐在使用时不会有产品粘连在反应罐,更加便于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的搅拌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的反应罐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序号:第一储料罐1、第二储料罐2、搅拌罐3、反应罐4、支架5、进料口6、固定架7、密封垫8、计量器9、视镜10、进料控制阀11、搅拌器12、防泄漏护垫13、固定环14、侧护栏15、移动轮16、出料管17、出料控制阀18、搅拌轴19、搅拌桨叶20、防粘连涂层21、保温层22、保温填充物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如图1-图3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第一储料罐1、第二储料罐2、搅拌罐3和反应罐4,所述第一储料罐1和第二储料罐2底部均设有支架5,所述支架5与所述第一储料罐1和第二储料罐2紧密贴合并固定,所述第一储料罐1和第二储料罐2顶部设有进料口6,所述进料口6顶部分别设有固定架7和密封垫8,所述固定架7嵌入设置于所述进料口6内,并与所述进料口6紧密贴合并固定,所述搅拌罐3顶部的一侧设有进料控制阀11,所述进料控制阀11与所述搅拌罐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罐3顶部设有搅拌器12,所述搅拌器12与所述搅拌罐3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所述搅拌器12底部设有防泄漏护垫13,所述防泄漏护垫13嵌套设置于所述搅拌器12上,并与所述搅拌器12通过胶水粘合,所述搅拌器12底部设有搅拌轴19,所述搅拌轴19侧面设有搅拌桨叶20,所述反应罐4一侧设有出料管17,所述出料管17嵌入设置于所述反应罐4内,并与所述反应罐4紧密贴合并固定,所述出料管17侧面设有出料控制阀18,所述出料控制阀18嵌套设置于所述出料管17上,并与所述出料管17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所述第一储料罐1和第二储料罐2侧面均设有计量器9和视镜10,所述计量器9和视镜10均嵌入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料罐1和第二储料罐2内,并与所述第一储料罐1和第二储料罐2紧密贴合并固定,且所述第一储料罐1和第二储料罐2与所述搅拌罐3通过管道连通,通过设置计量器9和视镜10,使用者能够精确的添加原料,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而且将第一储料罐1和第二储料罐2与所述搅拌罐3通过管道连通,让生产工序更加简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所述搅拌罐3侧面设有固定环14,所述固定环14一侧设有侧护栏15,所述侧护栏15与所述固定环1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14底部设有移动轮16,通过设置固定环14和侧护栏15,该装置的稳定性更高,使用更加安全,而且设置了移动轮16,让该装置能灵活移动,使用更加便利。

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所述反应罐4内部设有防粘连涂层21,所述防粘连涂层21内部设有保温层22,所述保温层22内部设有保温填充物23,通过设置防粘连涂层21,反应罐4在使用时不会有产品粘连在反应罐4,更加便于清洗。

一种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前先将搅拌罐3和反应罐4清洗干净,保证产品的质量,然后将原料分别添加到第一储料罐1和第二储料罐2中,接着根据产品的需要将第一储料罐1和第二储料罐2中的原料通过管道添加到搅拌罐3内,使用者可以根据第一储料罐1和第二储料罐2侧面的计量器9和视镜10来判断添加量,在添加完毕后,搅拌器12会将搅拌罐3内的原料搅拌均匀,然后将搅拌后得到原料输送至反应罐4内,在反应罐4内,经过化学反应后便可以得到所需的产品,因为在反应罐4内部设有防粘连涂层21,所以反应罐4在使用时不会有产品粘连在反应罐4,更加便于清洗,使用更加简单,因为将第一储料罐1和第二储料罐2与所述搅拌罐3通过管道连通,所以使用该装置生产时,生产工序更加简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与现有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相比具有将荧光增白剂制备工序集成化,简化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原料添加更加精确,产品质量更高;结构更加稳固,便于移动;便于清洗。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