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点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1857发布日期:2019-01-02 22:3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转轴点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设备领域,尤指一种转轴点胶机构。



背景技术:

led点胶机也就是专业用来给led产品点胶的设备,随着点胶机技术的不断成熟,所能够应用的产品也在不断的增加,主要包括有电子照明行业、机械五金行业、汽车制造行业等多个生产领域。

led专用设备,专用于发白光的led生产过程中的荧光粉点胶。由于led荧光粉的胶量要求非常精确,而气压式点胶机会随着气压大小的不同,胶量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气压式点胶机满足不了led行业的需求。目前市场上led行业用的基本都是计量式点胶机,其胶量精确度可以达到万分之一,能满足led荧光粉的点胶,但计量式点胶机大多结构复杂,这无疑增加了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点胶精度高、实用方便的转轴点胶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轴点胶机构,包括阀体、阀芯、注射杆、点胶针头、进胶腔体、驱动机构,所述阀芯呈圆轴状,阀芯水平贯穿阀体并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所述阀体内部位于阀芯的上端设有竖直的上点胶通道,所述上点胶通道沿阀芯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注射杆的一端穿入上点胶通道并在上点胶通道内滑动,所述阀体内部位于阀芯的下端对应上点胶通道设有竖直的下点胶通道,所述点胶针头均匀布设在阀体的底端并分别与下点胶通道连通,所述进胶腔体固设于阀体的一侧,且进胶腔体设有进胶口,所述阀体内部设有进胶通道且进胶通道与进胶腔体连通,所述阀芯内部设有与上点胶通道和下点胶通道对应的T型三通孔道,通过转动阀芯使上点胶通道与下点胶通道连通或进胶通道与上点胶通道连通。

具体地,所述阀体外还设有阀芯轴承座,所述阀芯的一端通过轴承设置在阀芯轴承座内并通过孔用弹性挡圈限定。

具体地,所述阀体的顶端固设有压板,所述注射杆的表面套接有Y型硅胶密封圈,且Y型硅胶密封圈通过压板压封在上点胶通道的顶端。

具体地,所述阀体的底端固设有针板,所述针板上开设有出胶孔,所述点胶针头插接在针板上并与出胶孔的一端连通,出胶孔的另一端与下点胶通道连通。

具体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连杆,所述气缸的驱动端通过关节接头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套设在阀芯一端的表面。

具体地,所述气缸上设有气缸磁性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阀体和阀芯的配合,控制阀芯的转动由T型三通孔道将进胶和点胶两个步骤分割开来,并通过直插式的注射杆按压上点胶通道内的胶剂进行点胶,使进胶和点胶互不影响,改变了传统的点胶方式,大大提高了点胶精度和点胶的稳定性,满足了led点胶的高精度要求,而且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机架;2.直线模组;3.驱动机构;5.进胶腔体;6.注射杆;7.点胶针头;8.阀体;9.阀芯;

21.驱动电机;22.滚珠丝杆;23.丝杆螺母;24.滑动座;25.导轨;26.滑块;27.光电开关;

31.气缸;32.关节接头;33.连杆;34.气缸磁性开关;

51.进胶口;

81.上点胶通道;82.下点胶通道;83.进胶通道;84.压板;85.Y型硅胶密封圈;86.针板;87.出胶孔;

91.T型三通孔道;92.阀芯轴承座;93.孔用弹性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转轴点胶机构,包括机架1,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阀体8、阀芯9、注射杆6、点胶针头7、进胶腔体5、驱动机构3,所述阀芯9呈圆轴状,阀芯9水平贯穿阀体8并由驱动机构3驱动转动,所述阀体8内部位于阀芯9的上端设有竖直的上点胶通道81,所述上点胶通道81沿阀芯9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注射杆6的一端穿入上点胶通道81并在上点胶通道81滑动,本实施例中,注射杆6由一直线模组2驱动,直线模组2与注射杆6的另一端驱动连接,所述阀体8内部位于阀芯9的下端对应上点胶通道81设有竖直的下点胶通道82,所述点胶针头7均匀布设在阀体8的底端并分别与下点胶通道82连通,所述进胶腔体5固设于阀体8的一侧,且进胶腔体5设有进胶口51,所述阀体8内部设有进胶通道83且进胶通道83与进胶腔体5连通,所述阀芯9内部设有与上点胶通道81和下点胶通道82对应的T型三通孔道91,通过转动阀芯9使上点胶通道81与下点胶通道82连通或进胶通道83与上点胶通道81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下,阀芯9转动至T型三通孔道91呈倒T形状态,使上点胶通道81和进胶通道83连通且二者均与下点胶通道82隔断,直线模组2驱动注射杆6向上移动使上点胶通道81预留出储胶空间,胶剂从进胶腔体5的进胶口51进入进胶腔体5内,并顺经进胶通道83经由T型三通孔道91进入上点胶通道81内,待上点胶通道81填满胶剂后,进入点胶模式,驱动机构3驱动阀芯9转动至T型三通孔道91呈侧T形状态,使上点胶通道81和下点胶通道82连通且二者均与进胶通道83隔断,直线模组2驱动注射杆6向下移动将上点胶通道81内的胶剂按压至T型三通孔道91并顺经下点胶通道82经由点胶针头7排出,进行点胶加工。点胶完成后,各部件复位,如此循环。

通过阀体8和阀芯9的配合,控制阀芯9的转动由T型三通孔道91将进胶和点胶两个步骤分割开来,并通过直插式的注射杆6按压上点胶通道81内的胶剂进行点胶,使进胶和点胶互不影响,改变了传统的点胶方式,大大提高了点胶精度和点胶的稳定性,满足了led点胶的高精度要求,而且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适合推广。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阀芯轴承座92,所述阀芯9的一端通过轴承设置在阀芯轴承座92内并通过孔用弹性挡圈93限定。

采用上述方案,阀芯9通过孔用弹性挡圈93限定在阀芯轴承座92内,孔用弹性挡圈93可以防止阀芯9的轴向窜动,保证阀芯9转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8的顶端固设有压板84,所述注射杆6的表面套接有Y型硅胶密封圈85,且Y型硅胶密封圈85通过压板84压封在上点胶通道81的顶端。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压板84将注射杆6表面的Y型硅胶密封圈85压封在上点胶通道81的顶端,Y型硅胶密封圈85可以有效提高上点胶通道81与外界的密封性,保证点胶的精度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8的底端固设有针板86,所述针板86上开设有出胶孔87,所述点胶针头7插接在针板86上并与出胶孔87的一端连通,出胶孔87的另一端与下点胶通道82连通。

采用上述方案,当针板86上的出胶孔87非竖直设置时,可以改变下点胶通道82的出胶点之间的间距,使点胶针头7之间的间距灵活设置,保证点胶针头7的出胶点之间的间距符合实际需要,满足各种点胶要求。本实施中,出胶孔87向针板86中心倾斜设置,使点胶针头7之间的间距较下点胶通道82之间的间距减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气缸31、连杆33,所述气缸31的缸体与机架1铰接,气缸31的驱动端通过关节接头32与连杆33的一端铰接,连杆33的另一端固定套设在阀芯9一端的表面。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气缸31为单杆气缸31,气缸31驱动活塞杆作直线往复运动,通过连杆33带动阀芯9转动,使阀芯9配合阀体8进行点胶加工,气缸31上还设置有气缸磁性开关34,以此控制气缸31的运动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线驱动模组包括驱动电机21、滚珠丝杆22、丝杆螺母23、滑动座24,所述滚珠丝杆22沿竖直方向设在机架1上,所述驱动电机21的机轴与滚珠丝杆22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丝杆螺母23套接在滚珠丝杆22表面,所述滑动座24与丝杆螺母23固定连接,所述注射杆6的另一端固设在滑动座24上。

采用上述方案,驱动电机21驱动滚珠丝杆22转动,通过丝杆螺母23带动滑动座24沿竖直方向移动,滑动座24带动注射杆6作上下点胶动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线驱动模组还包括导轨25、滑块26,所述导轨25沿竖直方向设在机架1上,所述滑块26与滑动座24固定连接并套接在导轨25表面。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滑块26沿导轨25滑动引导滑动座24移动,可以减小滑动座24对丝杆螺母23的负荷,延长丝杠螺母的使用寿命,提高滑动座24移动的稳定性。导轨25的一边还设置有光电开关27,以此控制滑动座24的移动状态。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