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处理装置及硝铵造粒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3756发布日期:2018-11-20 19:47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粉尘处理装置及硝铵造粒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回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粉尘处理装置及硝铵造粒塔。



背景技术:

硝铵是一种高效氮素固体化肥,其中氮素以硝态氮(NO3ˉ)和铵态氮(NH4+)两种形式存在,硝酸铵含氮量35%。硝铵发挥对作物的有效作用比尿素或硫铵更快。

在硝铵化肥的生产过程中,硝铵溶液从造粒喷头喷出以后,和来自塔底的冷空气在造粒塔中相遇,由于硝铵溶液本身的向下运动和与冷空气的向上运动,使硝铵液柱断裂,形成长度不等的液柱短节,短节的长度取决于硝铵溶液的内在粘性,由于硝铵溶液表面张力的存在,液柱短节最终会形成近似于球形的硝铵颗粒。由于硝铵液柱断裂的随机性,必然会形成一部分细小的硝铵颗粒和粉尘,当上升的空气速度大于这些粒子的悬浮速度时,这些细小的硝铵颗粒和粉尘就会随上升空气一同排出塔外。

扩散在空气中的粉尘对人体具有严重的损害,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接触后可引起恶心、呕吐、头痛、虚弱、无力和虚脱等。而且,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尘处理装置及硝铵造粒塔,以缓解了现有的硝铵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粉尘处理装置,包括:除尘管道,以及设置在除尘通道内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管道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

沿废气流动方向,所述除尘装置依次包括增湿喷淋机构和旋流机构,所述增湿喷淋机构用于在废气经过旋流机构前进行加湿;

所述旋流机构包括扇叶组件和驱动件,且所述扇叶组件的旋转面垂直于废气流动方向,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扇叶组件转动,以使含尘液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除尘管道的管壁。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除尘装置的数量为多个,用于对废气进行多次处理。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增湿喷淋机构包括水箱和喷头,所述水箱与喷头连接,所述喷头为广角实心锥形喷头。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旋流机构还包括罩筒,所述罩筒套设在所述扇叶组件的外侧,且所述罩筒的外壁与除尘通道的内壁形成积污槽,用于收集从除尘通道的内壁上流下的含尘液滴;

所述除尘通道上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积污槽连通,用于排出含尘液滴。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旋流机构还包括盲板,所述盲板位于所述扇叶组件的下方,且所述扇叶组件旋转形成的旋转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盲板的面积,用于防止废气从所述扇叶组件的中间位置通过。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除尘管道包括回收槽,所述回收槽位于所述除尘通道的下侧;所述回收槽与排污口之间设置有导液管,用于将含尘液滴输送至回收槽内。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导液管包括U形部,所述U形部沿竖直方向弯曲,用于形成液封以防止废气进入到导液管内。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回收槽与所述增湿喷淋机构连接,且所述回收槽与所述增湿喷淋机构之间设置有水泵,用于循环使用回收槽内的液体。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粉尘处理装置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除尘装置和出气口之间,用于对所述除尘管道的内壁进行清理。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硝铵造粒塔,包括上述的粉尘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粉尘处理装置,包括:除尘管道,以及设置在除尘通道内的除尘装置,除尘管道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沿废气流动方向,除尘装置依次包括增湿喷淋机构和旋流机构,增湿喷淋机构用于对废气进行加湿,加湿后的气体被吸入到旋流机构内。旋流机构包括扇叶组件和驱动件,且所述扇叶组件的旋转面垂直于废气流动方向,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扇叶组件转动,当湿润的废气通过扇叶组件时,含尘液滴落在扇叶组件的扇叶上,在扇叶转动的过程中,其上的含尘液滴可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除尘管道的管壁上,废气继续运动至出气口,经过处理的废气中的粉尘含量明显减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硝铵造粒塔,包括上述的粉尘处理装置。该粉尘处理装置包括:除尘管道,以及设置在除尘通道内的除尘装置,除尘管道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沿废气流动方向,除尘装置依次包括增湿喷淋机构和旋流机构,增湿喷淋机构用于对废气进行加湿,加湿后的气体被吸入到旋流机构内。旋流机构包括扇叶组件和驱动件,且所述扇叶组件的旋转面垂直于废气流动方向,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扇叶组件转动,当湿润的废气通过扇叶组件时,含尘液滴落在扇叶组件的扇叶上,在扇叶转动的过程中,其上的含尘液滴可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除尘管道的管壁上,废气继续运动至出气口,经过处理的废气中的粉尘含量明显减少。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硝铵造粒塔更加的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粉尘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粉尘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标:100-除尘管道;110-排污口;200-除尘装置;210-增湿喷淋机构;220-旋流机构;221-扇叶组件;222-罩筒;223-盲板;300-积污槽;400-回收槽;500-导液管;510-U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尘处理装置,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粉尘处理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粉尘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尘处理装置,包括:除尘管道100,以及设置在除尘通道内的除尘装置200,除尘管道100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沿废气流动方向,除尘装置200依次包括增湿喷淋机构210和旋流机构220,增湿喷淋机构210用于对废气进行加湿,加湿后的气体被吸入到旋流机构220内。旋流机构220包括扇叶组件221和驱动件,且所述扇叶组件221的旋转面垂直于废气流动方向,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扇叶组件221转动,当湿润的废气通过扇叶组件221时,含尘液滴落在扇叶组件221的扇叶上,在扇叶转动的过程中,其上的含尘液滴可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除尘管道100的管壁上,废气继续运动至出气口,经过处理的废气中的粉尘含量明显减少。

除尘装置20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用于对废气进行多次处理。

具体的,除尘装置20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其中,废气由进气口进入到除尘管道100,一级增湿喷淋机构210进行喷雾加湿废气,加湿后的废气通过一级旋流机构220产生旋转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液滴甩至除尘管道100内壁。由于避效应和重力作用,被分离的液体沿壁向下流动,经过分离的气体继续螺旋向上,在经过二级增湿喷淋机构210和二级旋流机构220,含尘液滴继续分离,在气体螺旋上升的同时,在除尘管道100内壁进一步铺集细小液滴及尘粒,达到深度除尘的目的。

根据废气中的含尘量,还可以设置更多的除尘装置200。

增湿喷淋机构210包括水箱和喷头,所述水箱与喷头连接,所述喷头为广角实心锥形喷头。使用广角实心锥形喷头可以产生大面积锥形的水流,使废气得到充分的湿润。

水箱内可以设置有液位仪,当水箱内的液位低于预设值时,可以补充用水。

旋流机构220还包括罩筒222,所述罩筒222套设在所述扇叶组件221的外侧,且所述罩筒222的外壁与除尘通道的内壁形成积污槽300,飞溅到除尘通道内壁上的含尘液滴由于重力的作用下落到积污槽300内,在除尘通道上设置有排污口110,所述排污口110与积污槽300连通,用于排出含尘液滴。

当废气从扇叶组件221的中间位置吹出,此部分的离心效率低,含尘液滴无法得到高效的处理。所以,旋流机构220还包括盲板223,盲板223位于所述扇叶组件221的下方,且所述扇叶组件221旋转形成的旋转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盲板223的面积,用于防止废气从所述扇叶组件221的中间位置通过。

粉尘处理装置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除尘装置200和出气口之间,用于对所述除尘管道100的内壁进行清理。具体的,喷淋装置的喷头朝向除尘通道的内壁,在废气处理后,通过喷淋装置可以起到清洗除尘通道的效果。

实施例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粉尘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尘管道包括回收槽400,用于回收污水,回收槽400位于所述除尘通道的下侧。所述回收槽400与排污口110之间设置有导液管500,用于将含尘液滴输送至回收槽400内,含尘液滴汇集形成污水,污水经过导液管500进入到回收槽400内,汇集到回收槽400内污水可以被集中处理。

导液管500包括U形部510,所述U形部510沿竖直方向弯曲,用于形成液封以防止废气进入到导液管500内。在进行废气处理时,U形部510内存有一定的污水,起到一定的液封作用。被液封的U形部510可以防止废气从导液管500的下端开口进入,从上端开口吹出,这部分废气没有得到充足的处理;并且,自下而上吹出的气体也会对污水的下流形成阻碍。

回收槽400与增湿喷淋机构210连接,且所述回收槽400与所述增湿喷淋机构210之间设置有水泵,用于循环使用回收槽400内的液体。增湿喷淋机构210喷水,而含尘液滴飞溅到除尘通道的内壁,下流后汇聚成污水流入到回收槽400内,通过水泵再将污水运送到增湿喷淋机构210内再次喷出,回收槽400内的污水能够得到再利用,资源得到合理使用。

回收槽400与增湿喷淋机构210之间设置有过滤网,用于过滤进入到增湿喷淋机构210内的水。

回收槽400内设置有浓度测试仪,用于测量回收槽400内污水的浓度,当当污水浓度达到20%时,进行回收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尘处理装置,包括:除尘管道100,以及设置在除尘通道内的除尘装置200,除尘管道100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沿废气流动方向,除尘装置200依次包括增湿喷淋机构210和旋流机构220,增湿喷淋机构210用于对废气进行加湿,加湿后的气体被吸入到旋流机构220内。旋流机构220包括扇叶组件221和驱动件,且所述扇叶组件221的旋转面垂直于废气流动方向,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扇叶组件221转动,当湿润的废气通过扇叶组件221时,含尘液滴落在扇叶组件221的扇叶上,在扇叶转动的过程中,其上的含尘液滴可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除尘管道100的管壁上,废气继续运动至出气口,经过处理的废气中的粉尘含量明显减少。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尘处理装置还可以设置有回收槽400和导液管500,回收槽400收集污水并将污水重复利用,从而更加的环保。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硝铵造粒塔,包括上述的粉尘处理装置。该粉尘处理装置包括:除尘管道100,以及设置在除尘通道内的除尘装置200,除尘管道100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沿废气流动方向,除尘装置200依次包括增湿喷淋机构210和旋流机构220,增湿喷淋机构210用于对废气进行加湿,加湿后的气体被吸入到旋流机构220内。旋流机构220包括扇叶组件221和驱动件,且所述扇叶组件221的旋转面垂直于废气流动方向,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扇叶组件221转动,当湿润的废气通过扇叶组件221时,含尘液滴落在扇叶组件221的扇叶上,在扇叶转动的过程中,其上的含尘液滴可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除尘管道100的管壁上,废气继续运动至出气口,经过处理的废气中的粉尘含量明显减少。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硝铵造粒塔更加的环保。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