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5210发布日期:2019-01-13 17:3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施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兆瓦级风电叶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施胶装置。



背景技术:

风电叶片是由两侧壳体和腹板通过环氧结构胶粘接而成的,粘接区域是叶片强度较低的部位,因此保证粘接质量对提高叶片强度意义重大。

目前,在叶片的大梁处采用人工配合施胶刮板的方式进行施胶。这样会导致:1、施胶时不能有效控制施胶宽度和厚度,并且施胶不连续、不均匀,合模后容易产生缺胶现象;2、粘接区域及环氧结构胶内部容易产生空泡,影响粘接强度;3、施胶速度慢,使得效率大大降低;4、用胶量大,导致浪费较多。

中国专利CN202316261U的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3MW风力发电叶片施胶刮胶装置,其主要包括一推胶盒子,该推胶盒子的靠后端带有插槽口,通过插槽口上插入的金属插片以作为出胶口。由于该推胶盒子采用组装式的结构,在长期使用后,插槽口容易堆积固化的环氧结构胶,从而导致金属插片插入插槽口后会产生松动,从而降低施胶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因施胶装置为可拆卸的结构而导致的长期使用会降低施胶质量的缺陷,提供一种施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施胶装置,用于对风电叶片的表面涂胶,所述施胶装置包括:施胶盒和推杆;

所述推杆连接于所述施胶盒;

所述施胶盒为一体成型的,所述施胶盒围设形成有一空腔,所述施胶盒的顶面设有进胶口,所述进胶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所述施胶盒的底面开放以形成底部开口;

所述施胶盒的侧面的底部设有出胶口,所述出胶口与所述底部开口连通。

较佳地,所述出胶口的上边缘的形状为弧形。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出胶口的上边缘的形状为弧形,使之与叶片表面的弧形相适配,从而使从出胶口挤出的环氧结构胶的厚度能够保持一致。

较佳地,所述施胶盒的相对于所述出胶口的一面为前表面,所述前表面开放。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使前表面开放,以保证施胶盒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进胶过快的原因,而导致压力过大,使施胶盒无法稳定地贴合叶片表面。

较佳地,所述施胶盒的与所述出胶口相邻的侧面相对于所述顶面更向前突出。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使施胶盒的与出胶口相邻的侧面相对于顶面更向前突出,从而防止环氧结构胶从施胶盒的前表面的两侧溢出。

较佳地,所述空腔朝向所述出胶口缩窄。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空腔朝向出胶口缩窄设置,使在施胶的过程中,环氧结构胶从宽部向窄部推挤,从而排出了环氧结构胶中的多余空泡。同时,也能够避免在施胶时,胶体从施胶盒的前端溢出。

较佳地,所述推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施胶盒的顶面。

在本技术方案中,使用者可转动推杆以使推杆到达自己施胶的一最舒适的角度,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

较佳地,所述推杆的长度为90-100cm。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推杆的长度,使得使用者能够直立地进行施胶行为,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

较佳地,所述施胶盒的内表面和所述出胶口上设有防粘涂层。

较佳地,所述防粘涂层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用聚四氟乙烯制成的防粘涂层,使得施胶盒的清洗更加方便。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通过使施胶盒为一体成型的,使得施胶装置具有良好的整体结构,从而避免了长期使用而降低出胶的质量。同时,使用者通过使用该施胶装置,能够控制挤出的胶体的高度和厚度,并且能够通过推杆在腹板粘接区域进行连续且均匀的施胶行为,大大提高了施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施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施胶盒的正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施胶盒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施胶盒1

空腔11

顶面12,进胶口121

第一侧面13,出胶口131

第二侧面14

推杆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施胶装置包括施胶盒1和推杆2,推杆2连接于施胶盒1。施胶盒1为一体成型的,使得该施胶装置具有良好的整体结构,从而避免了长期使用而降低出胶的质量。施胶盒1上不存在接合结构,因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因环氧结构胶的固化于接合结构中而导致接合失效或不稳的缺陷,从而保证了长期使用后的出胶的质量。施胶盒1围设形成有一空腔11,施胶盒1的顶面12设有进胶口121,进胶口121与空腔11连通。施胶盒1的底面开放以形成底部开口。施胶盒1的第一侧面13的底部设有出胶口131,出胶口131与底部开口连通。

使用该施胶装置时,先将底部开口朝向风电叶片的表面设置,使施胶盒1抵靠在风电叶片的表面。接着,将粘接剂混合机连接进胶口121并启动,当环氧结构胶充斥整个空腔11并从出胶口131开始溢出时,使用者通过推杆2推动施胶盒1沿着预定的施胶方向进行推移,从而达到对风电叶片的表面进行施胶的目的。使用者通过使用该施胶装置,能够控制挤出的胶体的高度和厚度,并且能够通过推杆2在腹板粘接区域进行连续且均匀的施胶行为,大大提高了施胶效率。

推杆2可转动地连接于施胶盒1的顶面12。使用者可转动推杆2以使推杆2到达自己施胶的一最舒适的角度,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推杆2的长度可为90-100cm,使得使用者能够直立地进行施胶行为,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在本实施例中,推杆2的长度为100cm。

如图2所示,出胶口131的上边缘的形状为弧形,使之与叶片表面的弧形相适配,从而使从出胶口131挤出的环氧结构胶的厚度能够保持一致。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出胶口131的形状可为其他形状,例如梯形或三角形。出胶口131的具体形状可根据需要制成的胶体的不同型面的要求而决定。

施胶盒1的相对于出胶口131的一面为前表面,且该前表面开放。通过使前表面开放,以保证施胶盒1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进胶过快的原因,而导致压力过大,使施胶盒1无法稳定地贴合叶片表面。

如图3所示,施胶盒1的与出胶口131相邻的第二侧面14相对于顶面12更向前突出,以防止环氧结构胶从施胶盒1的前表面的两侧溢出。

此外,空腔11朝向出胶口131缩窄,在施胶的过程中,使得环氧结构胶从宽部向窄部推挤,从而排出了环氧结构胶中的多余空泡。同时,也能够避免在施胶时,胶体从施胶盒1的前端溢出。

施胶盒1的内表面和出胶口131上设有防粘涂层。防粘涂层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通过使用聚四氟乙烯制成的防粘涂层,使得施胶盒1的清洗更加方便。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