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材料微粉烘干过程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5647发布日期:2018-12-11 20:3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超硬材料微粉烘干过程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硬材料微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硬材料微粉烘干过程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超硬材料微粉的特殊性,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利用酸碱等化学试剂来进行除杂,来保证产品的纯度,一系列生产过程之后,在烘干过程中,还会有残存气体的存在,这些气体在水分蒸发的同时,也会随着水蒸气挥发出来,这些与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对空气和人体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所以本着环保的理念和健康生产的宗旨,特发明此处理装置,以解决行业内微粉烘干过程废气处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好,能够实现有害气体的充分吸收的超硬材料微粉烘干过程废气处理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硬材料微粉烘干过程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吸烟罩、反应罐,所述反应罐与吸烟罩之间设置有抽烟风机,所述反应罐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顶部的喷淋头和出气口、以及设置在罐体底部的进风管、布气组件和排液口;和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与所述排液口之间通过排液泵连通,在沉淀池与喷淋头之间还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布气组件使得气体均匀布设在罐体内,并与所述喷淋头喷淋的吸收液充分接触。

所述布气组件包括设置在罐体内的布气盘,所述布气盘为中空结构,布气盘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孔,布气盘上还设置有连通罐体的上下腔体的连通管,所述布气盘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叶片,所述叶片与布气盘的顶面滑动贴合,所述转轴下部枢接设置在罐体底部,并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转轴转动。

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喷淋头和出气口均设置在所述顶盖上,且在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气液分离器。

所述沉淀池为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循环泵与各所述沉淀池之间均设置有分支管路,并在分支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

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搅拌装置。

所述布气盘的下部设置有放空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实现循环工作,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废弃处理成本,而且便于进行技术的推广使用,尤其适用于金刚石微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反应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布气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00为吸烟罩、101为抽烟风机、200为反应罐、201为罐体、202为顶盖、203为喷淋头、204为出气口、205为进风管、206为排液口、208为气液分离器、271为布气盘、272为出气孔、273为连通管、274为转轴、275为叶片、276为驱动电机、277为放空孔、300为沉淀池、301为排液泵、302为循环泵、303为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超硬材料微粉烘干过程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吸烟罩100、反应罐200和沉淀池300,反应罐与吸烟罩之间设置有抽烟风机101,反应罐包括罐体201、设置在罐体顶部的喷淋头203和出气口204、以及设置在罐体底部的进风管205、布气组件和排液口206;沉淀池与排液口之间通过排液泵301连通,在沉淀池与喷淋头之间还设置有循环泵302;布气组件使得气体均匀布设在罐体内,并与喷淋头喷淋的吸收液充分接触,罐体中吸收有害气体后的吸收液通过排液口进入沉淀池,在沉淀池中加入化学试剂,从而形成沉淀物和可循环利用的吸收液。

本实施例中的额布气组件包括设置在罐体内的布气盘271,布气盘为中空结构,布气盘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孔272,布气盘上还设置有连通罐体的上下腔体的连通管273,布气盘中部设置有转轴274,转轴上设置有叶片275,叶片与布气盘的顶面滑动贴合,转轴下部枢接设置在罐体底部,并通过驱动电机276驱动转轴转动,布气盘271的下部设置有放空孔277,通过叶片的转动使得气体喷出,并与吸收液呈现气泡膜形态,在气泡的形成和破裂的过程中,实现充分接触吸收,大大提高了吸收的效果,降低了气体和吸收液的作用时间。

本实施例中的罐体顶部设置有顶盖202,喷淋头203和出气口204均设置在顶盖上,且在出气口204处设置有气液分离器208,从而能够避免净化后的气体中夹杂液体,提高排出气体的洁净度。

为了便于实现持续生产,本实施例中的沉淀池为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循环泵与各沉淀池300之间均设置有分支管路,并在分支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303,从而能够进行排放、沉淀、循环利用的可持续生产,在沉淀池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可以人工搅拌或者通过机械搅拌,加快沉淀池内的反应速度。

本申请所采用的烟气净化方法为:主要是针对二氧化硫的吸收方法,把含二氧化硫气体的气流导入反应罐被吸收液或水溶液吸收,然后把吸收二氧化硫气体后的水溶液导入沉淀池与加入的氢氧化钙、氧化钙或碳酸钙等化学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盐沉淀,固液分离使吸收液中被吸收的二氧化硫得到去除,吸收液或水溶液可以重新返回反应罐中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

本装置的反应罐内气液接触时间一般为0.5s以上,1s-30s最好,因为接触时间越长,去除率越高。反应容器的作用是使吸收液中被吸收的二氧化硫与加入的氢氧化钙、氧化钙或碳酸钙等化学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性亚硫酸盐。氢氧化钙、氧化钙或碳酸钙等。

化学试剂与被吸收的二氧化硫的理论化学反应计量摩尔比为1∶1,沉淀池结构一般为圆筒或方筒这样比较直观的结构,吸收液液相反应停留时间一般3s以上,30s-30min最好,也可采用搅拌等物理方式加快反应,反应后产物沉淀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在同一反应器内进行,初始吸收液一般为清水,pH为中性或弱酸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实现循环工作,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废弃处理成本,而且便于进行技术的推广使用,尤其适用于金刚石微粉领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