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灰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7006发布日期:2019-01-04 23:5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灰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灰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灰水分离器是集加药、沉淀、过滤、集水为一体的水净化装置。主要用于工业锅(窑)炉、洗煤厂、焦化厂、水电站锅炉湿法除尘、水力冲灰渣废水和煤矿冲(洗)煤废水的净化,也可用于农村、城镇、工矿企业等行业等进行给水净化和其它含有一般悬浮物的预处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052426Y公开了一种灰水分离器,包括灰水分离器本体,所述灰水分离器本体内设有布水系统,所述布水系统为设置于灰水分离器本体顶端的,均匀分布的管状水路,所述灰水分离器设有自动加药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灰水分离器根据进入灰水分离器本体污水量多少自动加药,进行灰水分离,分离后的合格水可以直接外排或者回用。但仍存在如下缺点:水过滤时一般通过重力渗透或者离心力进行分离,分离速度较慢,而板框压滤的方式由于水接触过滤面面积较小,仍不能达到高度高效进行灰水分离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灰水分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灰水分离器,包括立柱及由立柱支撑的清水箱,所述清水箱上部连接分离箱,分离箱的上部设置有椭圆堵头,堵头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分离箱内部竖直布有多根过滤袋,所述过滤袋的内部设置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可在电机控制下上下活动,水从过滤袋四周压出,杂质被压缩至所述过滤袋底部;所述分离箱的侧面开设有出灰口,除灰时,通过出灰口伸入除灰斗,过滤袋下方打开后,底部的杂质落入除灰斗并移出;所述清水箱下方设置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箱的上部具有开孔盖板,所述开孔与过滤袋一一对应并与过滤袋上方开口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箱的内部具有上、下两根定距管,每根定距管与过滤袋通过卡箍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清水箱的下部设置有管接二,用于对清水箱内部进行反冲洗;所述分离箱的底部连接有管接一,用于从底部对过滤袋进行反冲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压紧装置,提高了灰水分离的速度,并将杂质压缩至过滤袋底部,便于集中统一处理,还设置有反冲洗管接一和管接二,便于对分离器内部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清水箱,2、立柱,3、分离箱,4、压紧装置,5、进水口,6、椭圆堵头,7、卡箍,8、过滤袋,9、管接一,10、管接二,11、出水口,12、出灰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灰水分离器,包括立柱2及由立柱2支撑的清水箱1,所述清水箱1上部连接分离箱3,分离箱3的上部设置有椭圆堵头6,椭圆堵头6上设置有进水口5,所述分离箱3内部竖直布有多根过滤袋8,所述过滤袋8的内部设置有压紧装置4,所述压紧装置4可在电机控制下上下活动,水从过滤袋8四周压出,杂质被压缩至所述过滤袋8底部;所述分离箱3的侧面开设有出灰口12,除灰时,通过出灰口12伸入除灰斗,过滤袋8下方打开后,底部的杂质落入除灰斗并移出;所述清水箱1下方设置有出水口11;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箱3的上部具有开孔盖板,所述开孔与过滤袋8一一对应并与过滤袋8上方开口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箱3的内部具有上、下两根定距管,每根定距管与过滤袋8通过卡箍7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清水箱1的下部设置有管接二10,用于对清水箱1内部进行反冲洗;所述分离箱3的底部连接有管接一9,用于从底部对过滤袋8进行反冲洗;

具体工作原理:水从进水口进入分离箱上部,并通过开孔盖板上的开孔进入过滤袋,过滤袋内的压紧装置上下运动,加快过滤渗透过程,过滤后水从清水箱下部的出水口排出,清除杂质时,通过出灰口伸入除灰斗,过滤袋下方打开后,底部的杂质落入除灰斗并移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