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3035发布日期:2019-03-02 04:56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业在布料定型时常会用到定型机,定型机在运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水汽、油污杂质的烟气,为避免污染环境,需对定型机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

授权公告号为CN204543901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型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设有多个喷头的水浴喷淋段。含有水汽、油污杂质的烟气经过水浴喷淋段以达到去除水汽和部分杂质的效果,但由于水浴喷淋段为保证吸附杂质的效果而设置了多个喷头,且水冷却过废气后就直接排放,因此造成了水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能减少水的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供废气通入的进气口、供废气排出的出气口,以及设置在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顶部设置有喷淋机构,所述净化箱的底部设置有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呈漏斗状的收集管、设置在收集管顶部的与净化箱可拆卸连接的过滤网,以及与收集管相连的水泵,所述水泵通过管道与喷淋机构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保证水与废气充分接触以吸收废气中的杂质,因此需要消耗大量水,通过回收机构回收用来吸收杂质的水以提高水的利用率;过滤网用于清理掉一部分水中的杂质;水泵用于供回收的水回流至喷淋机构进行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管外壁上开设有供过滤网穿出的清理口,所述收集管内壁上位于过滤网的两侧开设有供过滤网滑移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净化箱内设置滑槽,过滤网与滑槽滑移连接,过滤网与净化箱可拆卸连接以方便操作人员及时清理过滤网上的杂质,以确保过滤网的过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过滤网穿过清理口延伸至净化箱外的一端固定有与清理口插接配合的挡板,所述挡板远离净化箱的一侧固定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过滤网上一侧固定挡板,挡板与清理口插接配合,以此封闭清理口,避免废气处理装置在运作时废气发生泄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过滤网设置成倾斜状,所述过滤网靠把手一侧的高度相对其另一侧较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与水平面呈夹角,且过滤网靠把手一侧较高,以此使经过过滤网的水沿过滤网表面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进入回收管内,避免水通过清理口溢出,提高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理口外设置有沿清理口长度方向设置的毛刷,所述毛刷的底部设置有收集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清理口外设置毛刷和收集箱,过滤网在抽出清理口时,毛刷经过过滤网表面并去除过滤网上的杂质,并使杂质在自身重力下掉入收集箱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净化箱与水泵之间连通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回收管上位于控制阀与水泵之间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回收管上位于控制阀与收集管之间连通有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阀用于控制回收的水量,进水管提供清洁的水以稀释回收的水中的杂质,避免水在反复吸收废气中的杂质后吸收量饱和而降低净化效果,出水管用于清除一部分含有杂质的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上与出水管上均设置有球形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水管上与出水管上均设置有球形阀,球形阀具有控制水量的功能,球形阀用于控制进水量和出水量,并配合控制阀,以达到调节换水速率的效果,从而适用于废气流量和浓度不同的情况,确保净化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多个排列设置在净化箱顶部的喷淋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净化箱顶部设置多个喷淋口,且喷淋口排列分布,以此增大水的喷淋覆盖面积,使水与经过净化箱的废气充分接触,从而提高净化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内设置有空气过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气口与出气口设置过滤网,在起到过滤废气的同时,避免喷淋口喷出的水进入废气管道内,防止影响其他工序,同时提高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空气过滤板的底部与收集管倾斜的内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过滤板的底部与收集管倾斜的内壁抵接,喷淋口喷出的水落在空气过滤板上时,顺过滤板下落进入呈漏斗状的收集管的内壁上,以此提高水的利用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回收机构回收用来吸收杂质的水以提高水的利用率,水泵用于供回收的水回流至喷淋机构进行再利用;

2、过滤网与净化箱滑移连接以方便操作人员抽出过滤网并及时清理过滤网上的杂质,以确保过滤网的过滤作用;

3、控制阀用于控制回收的水量,进水管提供清洁的水以稀释回收的水中的杂质,避免水在反复吸收废气中的杂质后吸收量饱和而降低净化效果,出水管用于清除一部分含有杂质的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净化箱;11、进气口;12、出气口;13、空气过滤板;2、喷淋机构;21、喷淋口;3、回收机构;31、收集管;32、过滤网;321、清理口;322、挡板;323、把手;33、水泵;34、毛刷;341、收集箱;342、支架;4、回收管;41、控制阀;42、进水管;43、出水管;421、球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供废气通入的进气口11、供废气排出的出气口12、设置在进气口11与出气口12之间的净化箱1、设置在净化箱1顶部的喷淋机构2,以及设置在净化箱1的底部设置有回收机构3,以及与回收机构3相连的水泵33,水泵33通过管道与喷淋机构2相连。废气依次通过进气口11、净化箱1与出气口12,水在水泵33的抽送作用下依次通过喷淋机构2、净化箱1与回收机构3再进入喷淋机构2进行循环,从而吸收通过净化箱1的废气中的杂质,起到净化废气的作用。

喷淋机构2包括多个排列设置在净化箱1顶部的喷淋口21,水在水泵33的抽送作用下通过喷淋口21扩散到净化箱1内,以此增大水的喷淋覆盖面积,使水与经过净化箱1的废气充分接触,从而提高净化的效率。

净化箱1与水泵33之间连通有回收管4,回收管4上设置有控制阀41,回收管4上位于控制阀41与水泵33之间连通有进水管42,回收管4上位于控制阀41远离水泵33一侧的连通有出水管43,进水管42上与出水管43上均设置有球形阀421。

进气口11与出气口12上均设置有与净化箱1内壁插接固定的空气过滤板13,以起到过滤废气的作用。空气过滤板13的底部与收集管31倾斜的内壁抵接,喷淋口21喷出的水对空气过滤板13进行冲刷,以去除过滤板上的杂质,同时阻隔水进入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内。喷淋口21喷出的水落在空气过滤板13上时,顺过滤板13下落进入呈漏斗状的收集管31的内壁上进行回收,以此提高水的利用率。

如图2、图3所示,回收机构3包括呈漏斗状的收集管31、设置在收集管31顶部的与净化箱1可拆卸连接的过滤网32。收集管31外壁上开设有供过滤网32穿出的清理口321,收集管31外壁上位于过滤网32的两侧开设有供过滤网32滑移的滑槽(图中未示出),滑槽的一侧与收集管31内壁抵接。过滤网32的宽度小于收集管31的内径,过滤网32位于收集管31内的一侧设置成贴合收集管31内壁的弧形,以此增大过滤面积。

过滤网32穿过清理口321延伸至净化箱1外的一端一体设置有与清理口321插接配合的挡板322,以避免水溅出清理口321,提高水的利用率。过滤网32位于收集管31外的一侧焊接固定有把手323,以便操作人员抽出过滤网32进行清理。过滤网32设置成倾斜状,其靠把手323一侧的高度相对其另一侧较高,以避免回收的水顺过滤网32渗出清理口321,提高水的利用率。

清理口321外焊接固定有呈杆状的支架342,支架342靠过滤网32一侧粘接固定有沿清理口321长度方向设置的毛刷34,毛刷34与过滤网32抵触,且支架34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收集杂质的收集箱341。过滤网32在抽出清理口321时,毛刷34经过过滤网32表面并去除过滤网32上的杂质,并使杂质在自身重力下掉入收集箱341内。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只需开启水泵33以进行水循环,调节控制阀41以控制回收的水量,通过球形阀421控制出水管43与进水管42的水量,以此控制换水的速率,根据废气的浓度和流量调节稀释的配比,以使水的净化效率适用于不同浓度与流量的废气。

上述方案中,废气回收装置通过回收机构3回收用来吸收杂质的水以提高水的利用率,水泵33用于供回收的水回流至喷淋机构2进行再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