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液体原料用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5923发布日期:2019-05-03 19:56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工液体原料用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液体原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工液体原料用搅拌罐。



背景技术:

化工是“化学工艺”、“化学工业”、“化学工程”等的简称。凡运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结构或合成新物质的技术,都属于化学生产技术,也就是化学工艺,所得产品被称为化学品或化工产品。起初,生产这类产品的是手工作坊,后来演变为工厂,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生产行业即化学工业。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共性规律的一门科学。人类与化工的关系十分密切,有些化工产品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划时代的重要作用,它们的生产和应用,甚至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一定历史阶段。

化工市场运行阻力主要来自于供需矛盾,上半年市场需求呈现“过早启动、后劲不足”的特点,春节期间中下游企业提早备货,却未能照常迎来春季行情,至6月份普遍陷入全产业链清淡的境地。另外,国际市场行情也极度低迷,无法提振国内市场,即便纯碱、尿素等产品打破出口量记录,这也是生产企业在大幅牺牲利润的基础上为减轻库存压力的无奈之举。机械车间或生产车间经常会用到化工原料进行实验,更具体的是在化工材料生产中需要将多种液体原料进行混合,从而需要用到搅拌罐。

然而现有的化工液体原料用搅拌罐在进行使用时,存在混合不充分和混合效果差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化工液体原料用搅拌罐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工液体原料用搅拌罐,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和使用,提高了对液体原料的混合的充分和完全程度,进而提高了混合的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化工液体原料用搅拌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部两侧对称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设有底板,所述罐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液口,所述罐体的左右两侧壁中部对称插接有轴承座,两组所述轴承座内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右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且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罐体的右侧壁中部,所述丝杠的中部设有搅拌叶片,所述丝杠的两侧螺纹处对称配合有螺母,且所述螺母插接于第一扰流板的中部,所述第一扰流板的上下两端对称设有滑块,所述罐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壁之间上下对称设有麻花杆,所述麻花杆的两侧对称配合有麻花螺母,所述麻花螺母插接于第二扰流板的中部,且所述第二扰流板的左右两侧壁的最外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之间滑动相连,所述罐体的左侧壁下部开设有出液口。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材质为Q235钢,且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减震垫,且所述减震垫由橡胶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上分别设有密封盖和出液阀。

优选的,所述丝杠的两侧设置的螺纹旋向相反,且所述丝杠的两侧设置的螺纹与所述螺母之间相互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扰流板和所述第二扰流板上分别均匀设有第一扰流孔和第二扰流孔,且所述第二扰流板呈环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二扰流板上的所述滑槽呈环形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轴承座、丝杠、驱动电机、搅拌叶片、螺母、第一扰流板等部件的相互配合使用下,进而达到了对罐体内的中间位置的原料进行扰动混合;而且通过丝杠带动搅拌叶片进行正反转动,进一步提高了其扰动混合的效果。

2、通过在轴承座、丝杠、驱动电机、搅拌叶片、螺母、第一扰流板、滑块、麻花杆、麻花螺母、第二扰流板、滑槽等部件的相互配合使用下,进而对罐体内的上下位置的原料进行左右扰动的同时进行正反交替扰动混合,进而提高了其扰动混合的效果。

3、而且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和使用,提高了对液体原料的混合的充分和完全程度,进而提高了混合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A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扰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支架、3-底板、4-进液口、5-轴承座、6-丝杠、7-驱动电机、8-搅拌叶片、9-螺母、10-第一扰流板、11-滑块、12-麻花杆、13-麻花螺母、14-第二扰流板、15-滑槽、16-出液口、17-第一扰流孔、18-第二扰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化工液体原料用搅拌罐,包括罐体1,罐体1的底部两侧对称设有支架2,支架2的下端设有底板3,罐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液口4,罐体1的左右两侧壁中部对称插接有轴承座5,两组轴承座5内安装有丝杠6,丝杠6的右端与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相连,且驱动电机7安装于罐体1的右侧壁中部,丝杠6的中部设有搅拌叶片8,丝杠6的两侧螺纹处对称配合有螺母9,且螺母9插接于第一扰流板10的中部,第一扰流板10的上下两端对称设有滑块11,罐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壁之间上下对称设有麻花杆12,麻花杆12的两侧对称配合有麻花螺母13,麻花螺母13插接于第二扰流板14的中部,且第二扰流板14的左右两侧壁的最外侧对称开设有滑槽15,滑块11与滑槽15之间滑动相连,罐体1的左侧壁下部开设有出液口16。

具体的,底板3的材质为Q235钢,且底板3的底部设有减震垫,且减震垫由橡胶材质制成。

具体的,进液口4和出液口16上分别设有密封盖和出液阀。

具体的,丝杠6的两侧设置的螺纹旋向相反,且丝杠6的两侧设置的螺纹与螺母9之间相互配合使用。

具体的,第一扰流板10和第二扰流板14上分别均匀设有第一扰流孔17和第二扰流孔18,且第二扰流板14呈环形结构设置,第二扰流板14上的滑槽15呈环形结构设置。

具体的,驱动电机7为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进行使用时,当需要对化工液体原料进行混合时,首先从进液口4向罐体1内加入各种液体原料,随后盖上密封盖,然后控制驱动电机7工作,驱动电机7带动丝杠6正反转动,丝杠6通过与螺母9的传动带动两组第一扰流板10进行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达到了对罐体1内的中间位置的原料进行扰动混合;而且通过丝杠6带动搅拌叶片8进行正反转动,进一步提高了其扰动混合的效果;在两组第一扰流板10进行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同时,带动两组第二扰流板14在麻花杆12和麻花螺母13的相互配合下进行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同时进行正反交替转动(在滑块11与滑槽15的相互配合下),进而对罐体1内的上下位置的原料进行左右扰动的同时进行正反交替扰动混合,进而提高了其扰动混合的效果,进而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和使用,提高了对液体原料的混合的充分和完全程度,进而提高了混合的效果。

当混合完毕时,控制驱动电机7停止工作,且第一扰流板10和第二扰流板14回到初始位置,然后打开出液阀,从出液口16进行出液即可。

通过底板3的材质为Q235钢,可以提高本装置在使用时的结构稳定性;且底板3的底部设有减震垫,且减震垫由橡胶材质制成,可以对本装置起到一定程度的减震作用,进而延长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第一扰流板10和第二扰流板14上分别均匀设有第一扰流孔17和第二扰流孔18,进一步提高了扰动混合的效果;通过驱动电机7为伺服电机,可以精确地控制其转速,使其运行的平稳安全。

上述驱动电机7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与其配套的外设控制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的型号为MAM-300,且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未对其进行改进,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