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3922发布日期:2019-05-24 21:5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雾过滤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会产生油雾,如果这些油雾不及时处理掉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则会对车间工作的工作人员身体产生较大的危害,因此通常在都会设置有油雾过滤器用以过滤掉机械加工产生的油雾。

例如专利号为CN201620897502.3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油雾回收器,包括机壳,机壳的前部和后部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机壳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前过滤器、后倾式离心风机和后过滤桶,后倾式离心风机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机壳的内部,后过滤桶包括滤桶笼架和包裹在滤桶笼架表面上的滤材,滤桶笼架包括上、下两端开口的侧网架和设置在侧网架下端的锥形网架,出气口设置在机壳的后部上表面,侧网架上端与出气口连接,空气在后倾式离心风机的作用下从进气口进入,经过前过滤器和后过滤桶的过滤后从出气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后过滤桶排油顺畅和过滤效率高。

上述专利虽能对油雾进行过滤,但是其过滤效果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包括两端分别具有进气口一和出气口一的进气筒,其中所述进气筒内部设有离心风机;还包括上部敞口且两端分别具有进气口二和出气口二的拦截箱和设于进气筒上且具有进气口三和出气口三的过滤筒,以及罩设于出气口三上的过滤罩;所述出气口一与进气口二连通;所述出气口二与进气口三连通;所述拦截箱上部通过螺钉安装有覆盖住拦截箱的敞口的盖板;所述拦截箱底部间隔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下拦截板;所述盖板下壁间隔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上拦截板,其中所述上拦截板和下拦截板错位交叉设置;所述上拦截板和下拦截板的两侧的侧面上均粘贴有吸油纸。

优选的,所述过滤筒的内部设有水平设置的活性炭过滤网,其中所述活性炭过滤网设于进气口三和出气口三之间。

优选的,所述过滤罩为玻璃纤维网罩。

优选的,所述过滤筒内部靠近进气口一处设有竖直设置的金属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拦截箱两侧的侧壁对应上拦截板的位置上开设有供上拦截板两侧滑动穿过的滑槽;所述拦截箱上壁上沿着拦截箱的敞口嵌有一圈密封垫。

优选的,还包括一个底部设有滚轮的车架;所述车架的后部设有推手;所述过滤筒设于车架上。

较之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气筒中设置金属过滤网,从而可以先将夹杂在油雾中较大的灰尘颗粒过滤掉。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拦截箱可以有效的拦截吸附一部分油雾,具体为,通过错位交叉设置的且粘贴有吸油纸的上拦截板和下拦截板,油雾在拦截箱内流动时,会不断的与上拦截板和下拦截板发生碰撞,当油雾与黏在上拦截板和下拦截板上的吸油纸发生碰撞时,一部分油雾则会被吸油纸吸附拦截。

3、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拦截板是设在盖板上的,下拦截板是设在拦截箱底部的,而盖板是通过螺钉安装在拦截箱上部的,所以后期可以通过旋开螺钉,将盖板从拦截箱上取出,从而可以撕下上拦截板和下拦截板上的吸油纸,重新粘贴上新的吸油纸。

4、而且本实用新型在过滤筒中还设有活性炭过滤网,从而可以进一步的吸附一部分油雾,最终残存的油雾再由过滤罩进行最后的吸附,如此可以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对油雾的过滤效果。

5、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带有滚轮的底架,从而可以方便移动整个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拦截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气筒;11、进气口一;12、出气口一;13、离心风机;14、金属过滤网;2、拦截箱;21、进气口二;22、出气口二;23、盖板;24、下拦截板;25、上拦截板;26、吸油纸;27、螺钉;28、密封垫;29、滑槽;3、过滤筒;31、进气口三;32、出气口三;33、活性炭过滤网;4、过滤罩;5、车架;51、滚轮;52、推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包括两端分别具有进气口一11和出气口一12的进气筒1,其中进气筒1内部设有离心风机13;还包括上部敞口且两端分别具有进气口二21和出气口二22的拦截箱2和设于进气筒1上且具有进气口三31和出气口三32的过滤筒3,以及罩设于出气口三32上的过滤罩4;出气口一12与进气口二21连通;出气口二22与进气口三31连通;拦截箱2上部通过螺钉27安装有覆盖住拦截箱2的敞口的盖板23;拦截箱2底部间隔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下拦截板24;盖板23下壁间隔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上拦截板25,其中上拦截板25和下拦截板24错位交叉设置;上拦截板25和下拦截板24的两侧的侧面上均粘贴有吸油纸26。

通过上述设置,油雾的流动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通过离心风机13将油雾导入进气筒1内,再由进气筒1进入拦截箱2内,通过错位交叉设置的且粘贴有吸油纸26的上拦截板25和下拦截板24,油雾在拦截箱2内流动时,会不断的与上拦截板25和下拦截板24发生碰撞,当油雾与黏在上拦截板25和下拦截板24上的吸油纸26发生碰撞时,一部分油雾则会被吸油纸26吸附拦截;经拦截箱2吸附掉一部分油雾后的油雾则会继续流入过滤筒3,最后由过滤罩4流出,通过过滤罩4可以再次吸附掉一部分油雾,如此便完成整个油雾过滤工作。

而本实施例中的上拦截板25是设在盖板23上的,下拦截板24是设在拦截箱2底部的,而盖板23是通过螺钉27安装在拦截箱2上部的,所以后期可以通过旋开螺钉27,将盖板23从拦截箱2上取出,从而可以撕下上拦截板25和下拦截板24上的吸油纸26,重新粘贴上新的吸油纸26,如此便可以完成对吸油纸26的更换。

在过滤筒3的内部设有水平设置的活性炭过滤网33,其中活性炭过滤网33设于进气口三31和出气口三32之间。设置活性炭过滤网33的目的在于可以进一步的吸附一部分流入过滤筒3内的油雾,最终残存的油雾再由过滤罩4进行最后的吸附,如此可以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对油雾的过滤效果。

过滤罩4为玻璃纤维网罩。玻璃纤维网罩既可以吸附油雾,又耐高温,可以作为过滤油雾的较佳的材料。

过滤筒3内部靠近进气口一11处设有竖直设置的金属过滤网14。通过在进气筒1中设置金属过滤网14,从而可以先将夹杂在油雾中较大的灰尘颗粒过滤掉。

拦截箱2两侧的侧壁对应上拦截板25的位置上开设有供上拦截板25两侧滑动穿过的滑槽29;拦截箱2上壁上沿着拦截箱2的敞口嵌有一圈密封垫28。设置滑槽29可以使上拦截板25更好的插入拦截箱2内,设置密封垫28可以增加拦截箱2与盖板23之间的气密性。

本实施例还包括一个底部设有滚轮51的车架5;车架5的后部设有推手52;进气筒1设于车架5上。通过设置带有滚轮51的底架,从而可以方便移动整个装置。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