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容喷锌设备的锌粉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4516发布日期:2019-07-31 20:53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容喷锌设备的锌粉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喷锌设备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电容喷锌设备的锌粉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喷锌设备在生产作业的过程当中产生的粉尘扩散、外泄;如不及时收集治理会直接导致产品的质量下降或不稳定,影响车间以及厂区的工作环境、对外直接排放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因此需对粉尘废气进行集中处理。

目前治理粉尘一般有初效旋风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脉冲布袋除尘器等,其中旋风除尘器起源于工业时代初期,由于当时企业起步低,资金短缺,企业生产设备落后,用工条件宽松,对环境相应要求不高,所以旋风除尘器成了国内企业应对粉尘的第一代除尘产品,但由于旋风除尘器无法过滤体积较小的粉尘,其使用效果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生产的高要求,所以该类产品目前仅仅应用于其他高效除尘器的前级初效除尘,和其他类型除尘器结合使用,能有效沉降颗粒较粗或质量较重的粉尘;湿式除尘适合于各种亲水粉尘的治理,其捕捉效率也较高,投资成本低,运行费用少,操作及管理较简单,但是收集后的粉尘含水率较高,如粉尘有回收价值或再利用,必须对粉尘进行干燥脱水,工艺比较麻烦,由于湿式除尘会产生水污染、废气甚至滋生细菌,解决一个环保问题同时产生三个环保隐患,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所以该方法一般不予使用;静电除尘器以其阻力低,适应烟气变化能力强,维护工作量少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迄今为止,在高端环保领域仍处于主导地位,但其投入成本、运行成本居高不下,令到许多企业望而却步;脉冲布袋除尘器利用脉冲气流反吹清灰,在不改变粉尘物理特性的同时,确保清灰更彻底,维护更方便,其应用虽广,但仍存在许多缺点,比如:体积庞大、风阻高、占地面积大、能耗高、过滤效率低、工程安装费用高、过滤袋日常维护更换繁琐、安装工期长等;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电容喷锌设备的锌粉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容喷锌设备的锌粉处理装置,包括底盘、旋风分离器、脉冲滤芯除尘器、风机、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及第三排气管,所述旋风分离器与逆流喷淋塔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底盘上设有排放台,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排放台上;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一端与电容喷锌设备的风管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另一端与旋风分离器的接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管的一端与旋风分离器的排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另一端与脉冲滤芯除尘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三排气管的一端与脉冲滤芯除尘器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三排气管的另一端与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接,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排放管;

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分离筒和阻燃布袋,所述分离筒的上部分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分离筒的下部分为圆锥形结构,所述旋风分离器的接入口设置在分离筒上部分的上端侧边,所述接入口沿分离筒上部分的切线方向设置,所述旋风分离器的排出口设置在分离筒上部分的顶端,所述第二排气管通过排出口插入分离筒内一定距离;所述分离筒下部分的底端设置排灰口,所述阻燃布袋套设在排灰口上;

所述分离筒上部分的下侧倾斜设置第一过滤网板,所述分离筒下部分的上倾斜设置第二过滤网板。

优选的,所述的用于电容喷锌设备的锌粉处理装置中,所述排放管的上端设有取样口,在所述取样口的侧边设置检测平台,在取样口处设置粉尘传感器,所述粉尘传感器与所述检测平台上的检测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用于电容喷锌设备的锌粉处理装置中,所述脉冲滤芯除尘器包括反应室和空气室,所述脉冲滤芯除尘器的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反应室的顶端,所述反应室内横向设置多个除尘滤芯;

所述反应室的下部分为圆锥形结构,在反应室的底端设置落灰口,在落灰口处设置灰斗。

优选的,所述的用于电容喷锌设备的锌粉处理装置中,所述空气室固定在所述反应室的侧边,所述空气室的下侧设有输出口,所述空气室通过输出口和所述反应室联通;

所述输出口处设置第一控制阀,所述脉冲滤芯除尘器的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空气室的底端;

在所述空气室的侧边设置有压缩空气包,所述压缩空气包上设置多个连接口,各所述连接口均设有脉冲电磁阀,所述脉冲电磁阀的输出端连接有喷吹管,所述喷吹管穿过空气室,伸入所述反应室内;所述压缩空气包的下端设有空压接口。

优选的,所述的用于电容喷锌设备的锌粉处理装置中,所述旋风分离器、脉冲滤芯除尘器及排放台呈三角形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旋风分离器与脉冲滤芯除尘器的底部各设一安装部,所述底盘上在与各安装部相应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安装位,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安装位内。

优选的,所述的用于电容喷锌设备的锌粉处理装置中,所述安装部包括至少三个定位筒和至少三个安装螺孔,所述安装位包括至少三个定位柱和至少三个连接螺孔,各所述定位筒与各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安装螺孔与各所述连接螺孔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定位柱为正多边形结构,所述定位筒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

所述安装螺孔内设有螺栓,所述安装螺孔通过螺栓与连接螺孔连接;所述安装螺孔与连接螺孔之间设有垫圈;所述安装螺孔与连接螺孔的外周缘焊接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的用于电容喷锌设备的锌粉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二过滤网板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过滤网板;所述第二过滤网板的网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网板的网孔直径;

所述第一过滤网板的倾斜方向与第二过滤网板的倾斜方向不同。

优选的,所述的用于电容喷锌设备的锌粉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二过滤网板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网板的直径,且大于所述第一过滤网板的直径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的用于电容喷锌设备的锌粉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过滤网板与第二过滤网板上均设有至少三个弹性扣,所述分离筒内对应各弹性扣的位置,均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弹性件,所述第一过滤网板与第二过滤网板扣合在所述分离筒内。

优选的,所述的用于电容喷锌设备的锌粉处理装置中,所述排放管的下部分内部内横向设置两个过滤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废气处理效果好,减少空气污染,制造成本低,占用面积小,适用范围广,安全稳定,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总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实施例的脉冲滤芯除尘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实施例的底盘上的安装位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所示:底盘1、旋风分离器2、脉冲滤芯除尘器3、排放台4、第一排气管11、第二排气管12、第三排气管13、安装位15、接入口21、排出口22、分离筒上部分23、分离筒下部分24、第一过滤网板25、第二过滤网板26、阻燃布袋27、反应室31、空气室32、风机41、排放管42、取样口43、检测平台44、加强筋151、连接螺孔152、定位柱153、进气口311、出气口312、除尘滤芯313、落灰口314、第三控制阀315、灰斗316、喷吹管321、脉冲电磁阀322、压缩空气包323、第一控制阀324、空压接口32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从下至上”、“依次”、“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该用于电容喷锌设备的锌粉处理装置,包括底盘1、旋风分离器2、脉冲滤芯除尘器3、风机41、第一排气管11、第二排气管12及第三排气管13,所述旋风分离器2与逆流喷淋塔安装在所述底盘1上,所述底盘1上设有排放台4,所述风机41安装在所述排放台4上;所述第一排气管11的一端与电容喷锌设备的风管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管11的另一端与旋风分离器2的接入口21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管12的一端与旋风分离器2的排出口22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管12的另一端与脉冲滤芯除尘器3的进气口311连接,所述第三排气管13的一端与脉冲滤芯除尘器3的出气口312连接,所述第三排气管13的另一端与风机41的进风口相连接,风机41的出风口连接排放管42;优选的,所述旋风分离器2、脉冲滤芯除尘器3及排放台4呈三角形安装在所述底盘1上;所述旋风分离器2与脉冲滤芯除尘器3的底部各设一安装部,所述底盘1上在与各安装部相应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安装位15,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安装位内。优选的,所述安装部包括至少三个定位筒和至少三个安装螺孔,所述安装位15包括至少三个定位柱153和至少三个连接螺孔152,各所述定位筒与各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安装螺孔与各所述连接螺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柱为正多边形结构,所述定位筒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所述安装螺孔内设有螺栓,所述安装螺孔通过螺栓与连接螺孔连接;所述安装螺孔与连接螺孔之间设有垫圈;所述安装螺孔与连接螺孔的外周缘焊接有加强筋151。例如,定位柱为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结构。如,旋风分离器2与脉冲滤芯除尘器3的底部的安装部结构相同,均包括三个正六边形定位筒和三个安装螺孔,三个安装螺孔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三个正六边形定位筒设置在三个安装螺孔的内侧;或者,三个安装螺孔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三个正六边形定位筒也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中心相同,在底盘1上对应安装螺孔的位置设置连接螺孔,对应正六边形定位筒的位置设置正六边形定位柱,在安装时,先将底盘1固定在场地上,在连接螺孔上放置缓冲垫圈,然后将旋风分离器2底部的安装部对准安装位,将定位柱套在定位筒内,并通过螺栓固定,然后在将脉冲滤芯除尘器3对位固定,然后通过排气管将各部件联通,缩减了占地面积,更加便于使用。

所述旋风分离器2包括分离筒和阻燃布袋27,所述分离筒的上部分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分离筒的下部分为圆锥形结构,所述旋风分离器2的接入口21设置在分离筒上部分23的上端侧边,所述接入口21沿分离筒上部分23的切线方向设置,所述旋风分离器2的排出口22设置在分离筒上部分23的顶端,所述第二排气管12通过排出口22插入分离筒内一定距离;所述分离筒下部分24的底端设置排灰口,所述阻燃布袋27套设在排灰口上;所述分离筒上部分23的下侧倾斜设置第一过滤网板25,所述分离筒下部分24的上倾斜设置第二过滤网板26。

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网板26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过滤网板25;所述第二过滤网板26的网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网板25的网孔直径;所述第一过滤网板25的倾斜方向与第二过滤网板26的倾斜方向不同。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网板26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网板25的直径,且大于所述第一过滤网板25的直径的二分之一。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板25与第二过滤网板26上均设有至少三个弹性扣,所述分离筒内对应各弹性扣的位置,均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弹性件,所述第一过滤网板25与第二过滤网板26扣合在所述分离筒内。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板25的直径小于分离筒上部分23的内径,且大于所述分离筒上部分23的内径的二分之一。例如,第一过滤网板25向左倾斜,倾斜角度与水平面夹角不大于45度,第二过滤网板26向右倾斜,倾斜角度与水平面夹角不大于45度,分离筒上部分23的内径为30CM,第一过滤网板25的直径20CM,第二过滤网板26的直径为15CM。将分离筒上部分23等分为左筒部、中筒部及右筒部,第一过滤网板25分布在左筒部与中筒部内,第二过滤网板26分布在右筒部与中筒部内,第一过滤网板25与第二过滤网板26位于中筒部内的部分网格孔径小于位于左筒部及右筒部内的部分网格孔径。进一步的,第一过滤网板25与第二过滤网板26的网面均为上下双层错位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限位部,该固定限位部的扣合端具有导滑面,其另一端与所述分离筒内内表面连接;所述弹性扣包括弹性移动部,该弹性移动部的扣合端具有朝向前述固定限位部设置的挡止部,该挡止部也对应设有导滑面,且该弹性移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板25与第二过滤网板26连接。或者,第一过滤网板25与第二过滤网板26可以螺接在分离筒内,也可卡接,安装方式可以自行选择,都为现有连接方式,不作赘述。

优选的,所述接入口21切向斜向下设置。优选的,所述分离筒下部分24的高度为分离筒上部分23的高度的1.5倍。例如,分离筒上部分23的高度为30CM,分离筒上部分23的高度为45CM,第二排气管12通过排出口22插入分离筒内5CM,通过第一排气管11将电容喷锌设备含尘气流带入旋风分离器2,气流将由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动,旋转气流的绝大部分,沿器壁自圆筒体呈螺旋形向下朝锥体流动,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器壁,尘粒一旦与器壁接触,便失去惯性力,而靠器壁附近的向下轴向速度的动量沿壁面下落,下落的粉尘穿过第一过滤网板25的网格,进入排灰管,由排灰口落入阻燃布袋27里;旋转下降的外旋气流,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向分离器的中心部分流入,形成向心的径向气流,这部分气流就构成了旋转向上的内旋流;旋转向上的内旋流仍携带粉尘,在进入旋风分离器2的排出口22之前,先经过第二过滤网板26与第一过滤网板25,通过第二过滤网板26将内旋流携带的粉尘进行二次过滤,净化后的气流随着第二排气管12进入脉冲滤芯除尘器3,在脉冲滤芯除尘器3内完成净化。

所述脉冲滤芯除尘器3包括反应室31和空气室32,所述脉冲滤芯除尘器3的进气口311设置在所述反应室31的顶端,所述反应室31内横向设置多个除尘滤芯313;所述反应室31的下部分为圆锥形结构,在反应室31的底端设置落灰口314,在落灰口314处设置灰斗316。优选的,在反应室31的上侧于所述进气口311的位置设置倾斜挡板,倾斜挡板上均设有陈列的气孔。所述反应室31顶端的进气口311与第二排气管12的管口采用法兰连接,且法兰盘相互之间设有垫圈。优选的,除尘滤芯313可以螺接在反应室31内,也可卡接,除尘滤芯313的安装方式可以自行选择,都为现有连接方式,不作赘述。在落灰口314处设置第三控制阀315,设备正常过滤工作中,第三控制阀315常开。通过旋风分离器2过滤后的气体任然携带一部分未被分离下来的较细尘粒,另外自第一排气管11流入的另一小部分气体,则通过旋风分离器2顶盖,沿排气管外侧向下流动,当到达排气管下端时,与上升的内旋气流汇合,进入排气管,于是分散在这部分上旋气流中的细颗粒也随之被带走;这些含尘空气随着第二排气管12进入脉冲滤芯除尘器3,由于气流断面突然扩大及气流挡板作用,气流中一部分粗大颗粒在动和惯性力作用下沉降在反应室31的底端的落灰口314,落入灰斗316内,粒度细、密度小的尘粒进入滤尘室后,通过布朗扩散和筛滤等组合效应,使粉尘沉积在除尘滤芯313表面上,完成净化,净化后的气体通过风机41引入排放管42。

所述空气室32固定在所述反应室31的侧边,所述空气室32的下侧设有输出口,所述空气室32通过输出口和所述反应室31联通;所述输出口处设置第一控制阀324,所述脉冲滤芯除尘器3的出气口312设置在所述空气室32的底端;在所述空气室32的侧边设置有压缩空气包323,所述压缩空气包323上设置多个连接口,各所述连接口均设有脉冲电磁阀322,所述脉冲电磁阀322的输出端连接有喷吹管321,所述喷吹管321穿过空气室32,伸入所述反应室31内;所述压缩空气包323的下端设有空压接口325,空压接口325连接空压机管道。优选的,伸入所述反应室31内的喷吹管321上均为设置多个喷吹头,本申请中选用的控制阀均为电磁阀,其型号可选用OSA72,所用的脉冲电磁阀322其型号可选用MCF-ZG-25EX。脉冲滤芯除尘器3的阻力随滤料表面粉尘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阻力达到某一规定值时进行清灰,此时PLC程序控制脉冲电磁阀322的启闭,首先,第一控制阀324与第三控制阀315关闭,将过滤气流截断,然后脉冲电磁阀322开启,压缩空气快速在压缩空气包323膨胀,并通过喷吹管321从侧面冲入反应室31,涌入滤筒,使滤筒膨胀变形产生振动,并在逆向气流冲刷的作用下,附着在滤芯外表面上的粉尘被剥离落入灰斗316内。清灰完毕后,脉冲电磁阀322关闭,第一控制阀324与第三控制阀315开启,反应室31又恢复过滤状态。各室依次进行,从第一次清灰开始至下一次清灰开始为一个清灰周期。脱落的粉尘掉入灰斗316内通过第三控制阀315排出,落入灰斗316。

所述排放管42的上端设有取样口43,在所述取样口43的侧边设置检测平台44,在取样口43处设置粉尘传感器,所述粉尘传感器与所述检测平台44上的检测器连接。优选的,所述排放管42的下部分内部内横向设置两个过滤板。优选的,在排放管42下部分内表面沿其周缘设置卡槽,在过滤板的外周缘设置相适配的卡条,将卡条卡入卡槽内,实现过滤板的安装,将脉冲滤芯除尘器3过滤后的气体再次净化,充分保证废气的分解,提高使用效果。优选的,所述排放管42由外管体及包覆在外管体内表面的聚氨酯内层组成。优选的,排放管42下部分内可设多层过滤板,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选择。优选的,脉冲滤芯除尘器3的侧边设置有PLC控制箱,本申请中的旋风分离器2、脉冲滤芯除尘器3、控制阀、风机41、检测器等均与PLC控制箱连接,实在自动控制。优选的,在取样口43处设置气体传感器,所述气体传感器与检测器连接;优选的,在所述检测平台44上设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与检测器连接;优选的,检测器设置有无线通讯单元,通过无线通讯单元接入移动网络与客户端连接,用于将检测结果发送至客户端,便于用于控制;优选的,本申请中涉及的元器件均为现有元件,所述粉尘传感器的型号为SHARP GP2Y1010AU0F;所述气体传感器为安帕尔大气多参数气体传感器,所述检测器为CLJ-3016粉尘测试仪,在排放管42处加设检测平台44,用于对净化后的废气进行检测,查看是否净化合格,若,净化合格,则生产数据发送至客户端,若,净化不合格,警示灯亮黄灯,同时将信息传至客户端,使用者通过客户端停止排放,使用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