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1735发布日期:2019-08-24 09:5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净化处理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



背景技术:

在对污水进行处理前需要将污水中混合的杂物进行去除,如在城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雨水泵站等的处理中,需要对污水进行净化前一工序的净化处理,以保证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

现有的在城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雨水泵站等的进水前一工序处理的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其经常因轨道过长、安装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数,导致吸泥机的行走轮产生爬轨道、啃轨道现象,影响吸泥机的正常工作象,影响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等。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其设计结构合理,整体不锈钢部件组装相配合使用、使用寿命长且结构稳定,保证使用的安全性,提高污水的净化处理效率。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回转耙式格栅除污机,由条形混泥土沟渠式沉淀池,及设置在条形混泥土沟渠式沉淀池内的条形混泥土支撑台,及设置在条形混泥土沟渠式沉淀池内且位于条形混泥土支撑台两侧的一组条形竖混泥土支撑板,及设置在条形混泥土沟渠式沉淀池两端的第一横条形支撑台、第二横条形支撑台,及与条形混泥土沟渠式沉淀池、条形混泥土支撑台、一组条形竖混泥土支撑板、第一横条形支撑台、第二横条形支撑台相配合使用的框架组件,及与框架组件相配合使用的沉淀池泵虹吸组件组成;所述框架组件,包括工作桥,及设置在工作桥一面的若干个辅助斜拉板,及与若干个辅助斜拉板一端连接的横支撑板,及设置在横支撑板一面且位于条形混泥土支撑台两侧的若干个第一吊架、若干个第二吊架;所述沉淀池泵虹吸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横支撑板上的第一排泥管、第二排泥管,及分别与第一排泥管、第二排泥管连接且位于若干个第一吊架、若干个第二吊架内的第一透明导管、第二透明导管,及分别设置在若干个第一吊架、若干个第二吊架一端的若干个第一潜污泵、若干个第二潜污泵,其中,第一透明导管、第二透明导管分别与第一潜污泵、第二潜污泵连接,及与第一潜污泵、第二潜污泵连接的第一竖导管、第二竖导管,及与第一竖导管、第二竖导管连接的第一横导管、第二横导管,及设置在第一横导管、第二横导管上的若干个第一导头、若干个第二导头。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还包括分别与第一吊架、第一横导管连接的一组第一斜拉杆,及分别与第二吊架、第二横导管连接的一组第二斜拉杆,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排泥管、第二排泥管上的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及分别设置在条形混泥土沟渠式沉淀池两端侧壁且分别与第一排泥管、第二排泥管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导槽、第二导槽。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还包括分别与工作桥、横支撑板两端连接的一组第一竖l支撑板、一组第二竖l支撑板,及分别与一组第一竖l支撑板、一组第二竖l支撑板一端的第一横移动车板、第二横移动车板,及分别设置在横支撑板两端底部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及设置在横支撑板两端底部且分别与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连接第一齿轮箱、第二齿轮箱,及分别设置在横支撑板两端底部的一组第一滚轮安装架、一组第二滚轮安装架,及一端分别与第一齿轮箱、第二齿轮箱连接,另一端贯穿一组第一滚轮安装架、一组第二滚轮安装架的一组第一滚轮安装杆、一组第二滚轮安装杆,及分别一组第一滚轮安装杆、一组第二滚轮安装杆上的一组第一滚轮、一组第二滚轮。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条形支撑台、第二横条形支撑台上,且与一组第一滚轮、一组第二滚轮相配合使用的导轨组件,其中,导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条形支撑台、第二横条形支撑台上的垫板,及分别贯穿第一横条形支撑台、第二横条形支撑台用于安装垫板的膨胀螺栓,及通过六角头螺栓安装在垫板上的轻轨压块,及用于安装在滚轮导轨,其中,一组第一滚轮、一组第二滚轮分别设置为凹槽结构与滚轮导轨相配合使用。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横条形支撑台、第二横条形支撑台两端的限位凸板,及设置在第一横移动车板、第二横移动车板底面且与限位凸板相配合使用的倒t形限位板,及设置在倒t形限位板一端且与限位凸板接触的一组限位轮。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还包括设置在条形混泥土沟渠式沉淀池一端外壁且位于第二横条形支撑台下方的横l行限位板,及设置在第二排泥管上且与横l行限位板相配合使用的横限位板,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条形支撑台、第二横条形支撑台两端的车档、弹垫。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横移动车板、第二横移动车板底面两端且分别与滚轮导轨相配合使用的防跑偏组件,其中,防跑偏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横移动车板、第二横移动车板底面两端若干个竖定位柱,及分别设置在若干个竖定位柱一端的轴承安装套,及通过定位螺帽安装在轴承安装套一端的轴承,及安装在轴承上的限位导圈,其中,滚轮导轨设置为条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的有益效果在于:1、增加了防跑偏组件,有效地避免吸泥机发生跑偏、啃轨道现象,使吸泥机正常、安全可靠的运行,净化效率高;2、可全扬程运行、性能好,解决了传统液下泵因轴长易引起振动而产生磨损及安装、维修困难的问题;3、传动结构、驱动结构等组装不用联轴器,无需对中、结构紧凑、效率高、重量轻;4、合理的结构设计,解决了行走轮产生爬轨道、啃轨道现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的主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的侧视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的滚轮导轨等的安装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的传统移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8是本发明的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的现有移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本发明的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的局部部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高稳定性回转耙式格栅除污机,由条形混泥土沟渠式沉淀池,及设置在条形混泥土沟渠式沉淀池1内的条形混泥土支撑台2,及设置在条形混泥土沟渠式沉淀池1内且位于条形混泥土支撑台2两侧的一组条形竖混泥土支撑板3,及设置在条形混泥土沟渠式沉淀池1两端的第一横条形支撑台4、第二横条形支撑台5,及与条形混泥土沟渠式沉淀池1、条形混泥土支撑台2、一组条形竖混泥土支撑板3、第一横条形支撑台4、第二横条形支撑台5相配合使用的框架组件,及与框架组件相配合使用的沉淀池泵虹吸组件组成;所述框架组件,包括工作桥8,及设置在工作桥8一面的若干个辅助斜拉板9,及与若干个辅助斜拉板9一端连接的横支撑板10,及设置在横支撑板10一面且位于条形混泥土支撑台2两侧的若干个第一吊架15、若干个第二吊架16;所述沉淀池泵虹吸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横支撑板10上的第一排泥管13、第二排泥管14,及分别与第一排泥管13、第二排泥管14连接且位于若干个第一吊架15、若干个第二吊架16内的第一透明导管17、第二透明导管18,及分别设置在若干个第一吊架15、若干个第二吊架16一端的若干个第一潜污泵19、若干个第二潜污泵20,其中,第一透明导管17、第二透明导管18分别与第一潜污泵19、第二潜污泵20连接,及与第一潜污泵19、第二潜污泵20连接的第一竖导管21、第二竖导管22,及与第一竖导管21、第二竖导管22连接的第一横导管25、第二横导管24,及设置在第一横导管25、第二横导管24上的若干个第一导头27、若干个第二导头28。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还包括分别与第一吊架15、第一横导管25连接的一组第一斜拉杆23,及分别与第二吊架16、第二横导管24连接的一组第二斜拉杆26,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排泥管13、第二排泥管14上的第一阀门29、第二阀门30,及分别设置在条形混泥土沟渠式沉淀池1两端侧壁且分别与第一排泥管13、第二排泥管14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导槽6、第二导槽7,上述结构保证整体结构装配的稳定性,实现正常的污水净化处理和高效的排泥、排水作业(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还包括分别与工作桥8、横支撑板10两端连接的一组第一竖l支撑板11、一组第二竖l支撑板12,及分别与一组第一竖l支撑板11、一组第二竖l支撑板12一端的第一横移动车板31、第二横移动车板59,及分别设置在横支撑板10两端底部的第一驱动电机32、第二驱动电机37,及设置在横支撑板10两端底部且分别与的第一驱动电机32、第二驱动电机37连接第一齿轮箱33、第二齿轮箱38,及分别设置在横支撑板10两端底部的一组第一滚轮安装架34、一组第二滚轮安装架39,及一端分别与第一齿轮箱33、第二齿轮箱38连接,另一端贯穿一组第一滚轮安装架34、一组第二滚轮安装架39的一组第一滚轮安装杆35、一组第二滚轮安装杆40,及分别一组第一滚轮安装杆35、一组第二滚轮安装杆40上的一组第一滚轮36、一组第二滚轮41,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条形支撑台4、第二横条形支撑台5上,且与一组第一滚轮36、一组第二滚轮41相配合使用的导轨组件,其中,导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条形支撑台4、第二横条形支撑台5上的垫板49,及分别贯穿第一横条形支撑台4、第二横条形支撑台5用于安装垫板49的膨胀螺栓50,及通过六角头螺栓52安装在垫板49上的轻轨压块51,及用于安装在滚轮导轨53,其中,一组第一滚轮36、一组第二滚轮41分别设置为凹槽结构与滚轮导轨53相配合使用,及设置在第一横条形支撑台4、第二横条形支撑台5两端的限位凸板46,及设置在第一横移动车板31、第二横移动车板59底面且与限位凸板46相配合使用的倒t形限位板44,及设置在倒t形限位板44一端且与限位凸板46接触的一组限位轮45,及设置在条形混泥土沟渠式沉淀池1一端外壁且位于第二横条形支撑台5下方的横l行限位板42,及设置在第二排泥管14上且与横l行限位板42相配合使用的横限位板43,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条形支撑台4、第二横条形支撑台5两端的车档47、弹垫48,上述结构设计,能实现可全扬程运行、性能好,解决了传统液下泵因轴长易引起振动而产生磨损及安装、维修困难的问题,同时传动结构、驱动结构等组装不用联轴器,无需对中、结构紧凑、效率高、重量轻,且合理的结构设计,解决了行走轮产生爬轨道、啃轨道现象的问题(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横移动车板31、第二横移动车板59底面两端且分别与滚轮导轨53相配合使用的防跑偏组件,其中,防跑偏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横移动车板31、第二横移动车板59底面两端若干个竖定位柱54,及分别设置在若干个竖定位柱54一端的轴承安装套55,及通过定位螺帽56安装在轴承安装套55一端的轴承57,及安装在轴承57上的限位导圈58,其中,滚轮导轨53设置为条形结构,上述结构设计,有效地避免吸泥机发生跑偏、啃轨道现象,使吸泥机正常、安全可靠的运行,净化效率高(实施例四)。

本结构的高效、高稳定性给水沉淀池泵虹吸式吸泥机,作业时沿铺设在第一横条形支撑台4、第二横条形支撑台5的导轨组件行驶,随工作桥8、横支撑板10一同运动的潜污泵将沉积在池底的污泥吸取并经输泥管结构排至池外的第一导槽6、第二导槽7泥沟。

当具有虹吸条件的沉淀池(沉淀池出水堰与排泥口位差不小于2.5米)在潜污泵启动排泥后切断电源,排泥方式即可由泵吸转换成虹吸;当要求停止排泥时,可打开断流阀(图1中未标出),大量空气进入输泥管结构,虹吸破坏,排泥即行中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