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差速转动机构的饲料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1043发布日期:2019-09-24 21:0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差速转动机构的饲料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及饲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差速转动机构的饲料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畜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对饲料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以育肥肉牛为例,肉牛饲料的加工工艺及饲料品质评定,都对在提升饲料质量的前提下促进畜禽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育肥肉牛的日粮中,粗饲料的比例高达40%~90%,还需要补喂精饲料。精饲料营养是否全面,关系到牛只的生长性能。粗饲料能增加唾液、胃液的分泌,刺激肉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维持胃肠ph值稳定;通常所用的粗饲料有干草、秸秆或青贮、压块草饲料;精饲料作为补充饲料,能够为育肥肉牛补充营养,促进肉牛的生长发育,提高育肥效果,常用的原料品种有玉米、大豆、高粱、豌豆等。此外,饲料加工工艺不仅可以提高其营养和饲喂价值,还能提升饲养的效果。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流程一般为:原料接收清理、粉碎、配料、混合、制粒或膨化、成品包装等主要工序。对于反刍动物,粗饲料的加工程序主要有切碎、压粒、压块等,精饲料的加工增加了蒸煮、压片及糖蜜添加等工序。其中:

(1)原料接收清理

原料的接收过程中应合理利用清理设备,若原料中混入了杂质,不仅影响饲料的质量,还会在加工过程中导致设备故障,影响生产。对于谷物类原料,要事先清理砂石、塑料、金属等杂质,先筛选后磁选,并以吸风除尘设施辅助;

(2)粉碎

粉碎饲料的目的是为了增大饲料颗粒和消化酶接触的面积,提高消化率。饲料切碎细度,关乎肉牛的消化吸收、后续加工成本和饲料质量。如果粉碎过细,其适口性就较差,这不仅会影响采食量,还会使饲料在瘤胃中的停留时间缩短,而饲料通过瘤胃的速度过快,则会使其发酵不全,从而减少了饲料的反刍作用;如果粉碎过粗,不仅会造成浪费,还降低了消化率。育肥肉牛粗饲料的粉碎以25~50mm为宜;

(3)配料

配方的正确实施由配料工艺的准确性来保证,是饲料加工过程的关键。采用高精度的计算机配料系统,精确控制配料量,不仅能保证生产的饲料品质,还能尽可能准确地制成所需的饲料。另外,要定期检查各种配料秤是否精确,定期排查喂料装置及控制系统故障,以减少其对饲料品质的影响;

(4)混合

饲料均匀与否,决定了育肥肉牛从饲料中获取的营养物质是否全面。常用的混合设备有卧式螺带混合机、卧式桨叶混合机、卧式双轴桨叶式混合机;

(5)制粒与压块

与粉料相比,颗粒饲料营养更加均衡,粉尘小,适口性好。压制的大颗粒粗饲料能提高肉牛的肥育效果,粗饲料压粒粒径一般为6~18mm,切割长度为25~50mm。另外,压块粗饲料比压颗粒粗饲料的饲喂效果更好,能提高牛的产量,具有饲料利用率高、浪费少、方便贮藏及运输等优点,且不改变原有特性,不需要细粉碎;

(6)压片

精饲料加工增加了压片处理,主要对玉米、高粱、豆类等原料的处理,压片工艺常采用湿法加工或干法加工。

育肥肉牛粗饲料包括干草、秸秆、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其精饲料则可以分为能量饲料和蛋白质补充料,主要有谷实、糠麸、饼粕等。评定反刍家畜粗饲料品质的方法主要是感官指标检验和理化指标检验,其中,理化指标测定包括水分、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钙磷含量、有毒物质含量等;精料补充料则包括粉碎粒度、配料精度、混合均匀度、水分及感官指标检验等。

育肥肉牛是否能从饲料中获得充足、全面的营养物质,与饲料是否混合均匀有关,是确保饲料质量,达到高标准饲养效果的重要指标。通常采用变异系数(cv)来衡量饲料中各组分均匀分布的程度,cv值越小,均匀度越高。一般来说,要求变异系数为:配合饲料≤10%,浓缩饲料≤7%,添加剂预混合饲料≤5%。通常使用甲基紫法测定饲料的混合均匀度,以甲基紫色素作为示踪物,与添加剂一同加入到饲料中,最后用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甲基紫的含量,以甲基紫含量差异来表示变异系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制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混合效率、搅拌均匀的饲料搅拌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差速转动机构的饲料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机架、料筒、动力装置,机架用于支撑、固定、连接料筒、动力装置,料筒用于混合、搅拌物料,动力装置用于向料筒提供驱动力;

所述料筒呈圆筒状、水平放置,且料筒上方具有进料口、下方具有出料口,料筒内部设有搅拌轴;

所述搅拌轴与动力装置相传动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电机、减速机,电机与减速机之间采用包括但不限于皮带、链条、连杆中的一种方式相传动连接,减速机与搅拌轴之间采用联轴器相传动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口设有进料控制装置,该进料控制装置用于限制饲料原料以恒定的流量和流速经进料口进入料筒;

所述进料控制装置包括进料仓,该进料仓设在进料口之上、并与其相连通,进料仓自上向下依次为缓冲仓、控料仓、扩散仓;

所述缓冲仓呈倒锥形、用于存放待进入料筒的饲料原料;

所述控料仓内设有绞龙或类似结构的装置、用于以恒定流量向下输送饲料原料;

所述扩散仓呈喇叭口状、上端与控料仓相连、下端与料筒相连,扩散仓内设有飞盘,该飞盘上设有多道竖起的挡板,扩散仓用于将饲料原料旋转、抛洒入料筒;

所述进料仓的中间位置设有进料轴,控料仓内的绞龙或类似结构的装置、及扩散仓内的飞盘均装配在该进料轴上并受进料轴驱动,该进料轴与动力装置直接或间接地传动连接;

所述搅拌轴设有搅动机构,该搅动机构用于搅拌、翻动饲料物料,以使物料混合均匀;

所述搅动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刮板、桨叶、螺旋片中的一种结构。

所述进料轴底端与搅拌轴通过伞形齿轮相传动连接。

所述搅动机构采用刮板结构时,该刮板具有多个,且这些刮板均沿搅拌轴的径向间隔地排布在搅拌轴的周面上;

所述刮板呈平面板状,刮板所在平面与搅拌轴轴向之间具有一定夹角,且相邻两刮板的倾斜方向相反。

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均位于料筒的中间位置。

所述进料轴包括进料内轴、进料外轴,进料外轴套在进料内轴外部;所述绞龙或类似结构的装置固定地安装在进料内轴上,所述飞盘及挡板固定地安装在进料外轴上。

所述进料内轴、进料外轴分别通过伞形齿轮与搅拌轴相传动连接。

所述料筒内设有内笼,该内笼呈圆筒状、且与料筒的圆周面内壁具有间隙;

所述内笼的两个端面设有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与料筒的端面通过轴承相装配连接,且该支撑部件向外伸出、突出于料筒端面,该支撑部件通过包括但不限于皮带、链条、齿轮中的任一方式与动力装置相传动连接;

所述内笼的内壁设有多个与搅拌轴上的刮板相错位排列的刮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进料控制装置实现对进料口物料的流量、流速控制,使进入料筒的物料可控、恒定,避免了某一种原料集中、大块进入料筒,影响物料混合的均一性;

(2)采用扩散仓及飞盘等结构设计,进一步对进料口的物料加以抛洒操作,使物料更加分散地进入料筒,提高物料混合效果;

(3)采用同轴嵌套、或相类似的方式,对进料控制装置的控料仓、扩散仓实施差速处理,即控料仓内的绞龙与扩散仓内的飞盘以不同的速度运转,以使物料输送和物料抛洒操作速度匹配合理、高效,最好是物料抛洒速度快于物料输送速度,以便将物料快速抛洒入料筒;

(4)与上述(3)同理,通过内笼设计实现料筒内两种刮板(搅拌轴上的刮板与内笼上的刮板)差速运转,二者可以是同向转动,也可以是反向转动,但无论是哪种转动,其转速均可调快慢;当两种刮板同向、差速转动时,有利于料筒底部的物料被整体翻动,并在整体翻动的同时,利用差速运转的刮板分散搅拌物料,以达到更好的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本发明包括以下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绞龙与飞盘差速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机架2动力装置21电机22减速机23联轴器3料筒31进料口32出料口33搅拌轴

4进料控制装置41进料轴411进料内轴412进料外轴42进料仓43缓冲仓44控料仓45绞龙46扩散仓47飞盘48挡板

5刮板6内笼61支撑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差速转动机构的饲料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机架、料筒、动力装置,机架用于支撑、固定、连接料筒、动力装置,料筒用于混合、搅拌物料,动力装置用于向料筒提供驱动力;

所述料筒呈圆筒状、水平放置,且料筒上方具有进料口、下方具有出料口,料筒内部设有搅拌轴;

所述搅拌轴与动力装置相传动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电机、减速机,电机与减速机之间采用包括但不限于皮带、链条、连杆中的一种方式相传动连接,减速机与搅拌轴之间采用联轴器相传动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口设有进料控制装置,该进料控制装置用于限制饲料原料以恒定的流量和流速经进料口进入料筒;

所述进料控制装置包括进料仓,该进料仓设在进料口之上、并与其相连通,进料仓自上向下依次为缓冲仓、控料仓、扩散仓;

所述缓冲仓呈倒锥形、用于存放待进入料筒的饲料原料;

所述控料仓内设有绞龙或类似结构的装置、用于以恒定流量向下输送饲料原料;

所述扩散仓呈喇叭口状、上端与控料仓相连、下端与料筒相连,扩散仓内设有飞盘,该飞盘上设有多道竖起的挡板,扩散仓用于将饲料原料旋转、抛洒入料筒;

所述进料仓的中间位置设有进料轴,控料仓内的绞龙或类似结构的装置、及扩散仓内的飞盘均装配在该进料轴上并受进料轴驱动,该进料轴与动力装置直接或间接地传动连接;

所述搅拌轴设有搅动机构,该搅动机构用于搅拌、翻动饲料物料,以使物料混合均匀;

所述搅动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刮板、桨叶、螺旋片中的一种结构。

常规搅拌容器(或称混合容器),其进料口位于容器上方,物料从进料口直接落下、进入料筒内(即前述容器),使物料不能以一定恒定的流速、流量进入料筒,导致料筒内的组成饲料的各种原料混合不均,或都混合速度较慢。本实施例在进料口位置设置进料控制装置,通过绞龙等类似结构,将物料恒量地输送进料筒,以使物料混合均匀。

另外,绞龙下方的飞盘,可以快速地将从绞龙输送过来的物料以转动形式抛洒出去,物料分散程度好,利于物料混合均匀。

所述进料轴底端与搅拌轴通过伞形齿轮相传动连接,该技术较常规、易实现,不再赘述。

所述搅动机构采用刮板结构时,该刮板具有多个,且这些刮板均沿搅拌轴的径向间隔地排布在搅拌轴的周面上;

所述刮板呈平面板状,刮板所在平面与搅拌轴轴向之间具有一定夹角,且相邻两刮板的倾斜方向相反。搅拌轴在转动时,倾斜设置的刮板可有利于物料沿搅拌轴轴向移动,相邻两刮板的倾斜方向相反,具有交叉混合作用,使搅拌混合效果更佳。

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均位于料筒的中间位置。物料从中间的进料口进入料筒,经飞盘抛洒,物料主要落向料筒的两端方向;再通过搅拌轴及其上的刮板,使料筒两端的物料向料筒中间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进一步混合,即当物料被搅拌至料筒中间位置时,其混合程度较佳,因此,出料口也设置地料筒中间位置,以便将混合好的物料输出。

【实施例2】

如图2、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进料轴包括进料内轴、进料外轴,进料外轴套在进料内轴外部;所述绞龙或类似结构的装置固定地安装在进料内轴上,所述飞盘及挡板固定地安装在进料外轴上。

所述进料内轴、进料外轴分别通过伞形齿轮与搅拌轴相传动连接。

采用同轴嵌套、或相类似的方式,对进料控制装置的控料仓、扩散仓实施差速处理,即控料仓内的绞龙与扩散仓内的飞盘以不同的速度运转,以使物料输送和物料抛洒操作速度匹配合理、高效,最好是物料抛洒速度快于物料输送速度,即进料内轴转速低于进料外轴,以便将物料快速抛洒入料筒。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料筒内设有内笼,该内笼呈圆筒状、且与料筒的圆周面内壁具有间隙;

所述内笼的两个端面设有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与料筒的端面通过轴承相装配连接,且该支撑部件向外伸出、突出于料筒端面,该支撑部件通过包括但不限于皮带、链条、齿轮中的任一方式与动力装置相传动连接;

所述内笼的内壁设有多个与搅拌轴上的刮板相错位排列的刮板。

关于内笼与料筒间的装配结构及辅助结构,属于常规技术方案,不再赘述。

与上述实施例2同理,通过内笼设计实现料筒内两种刮板(搅拌轴上的刮板与内笼上的刮板)差速运转,二者可以是同向转动,也可以是反向转动,但无论是哪种转动,其转速均可调快慢;当两种刮板同向、差速转动时,有利于料筒底部的物料被整体翻动,并在整体翻动的同时,利用差速运转的刮板分散搅拌物料,以达到更好的混合效果。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