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料装置及运用其的双轴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1041发布日期:2019-09-24 21:0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料装置及运用其的双轴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搅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料装置及运用其的双轴搅拌机。



背景技术:

双轴搅拌机主要用于各种原材料的混合,其采用双轴结构的设置,使得物料大量的集中在两个搅拌轴之间,从而物料与搅拌臂、搅拌叶片和底部衬板之间的磨损相对减少,可以节省大量的运行成本,并且搅拌效率和速率也相应得到提高。

但现有双轴搅拌机通常为单孔出料,且出料口位于两个弧形腔体的连接处,并且搅拌叶片的端部与腔体内壁之间的间隔较大,因此贴近腔体内壁的物料不能得到充分的搅拌,在物料排出时未搅拌的物料与搅拌好的物料会混合排出,在后续的生产运用中会降低产品的质量。而由于现有双轴搅拌机的出料口高度要高于弧形腔体最底端的高度,部分物料在搅拌完成后,聚集在搅拌腔体最底端与出料口之间的倾斜段,降低搅拌机的搅拌效率,造成物料浪费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出一种出料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出料装置在与双轴搅拌机配合使用时存在部分物料在搅拌完成后聚集在出料口,物料不能排出导致浪费且降低搅拌效率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双轴搅拌机,旨在解决现有双轴搅拌机的搅拌叶片与搅拌腔内壁存在较大空隙导致部分物料没有得到搅拌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出料装置,包括:驱动组件,滑动组件和门体;

所述门体的上端设有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门体的底端设有所述滑动组件,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滑动组件均对称设置在所述门体的两端;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件和轨道,所述门体的底端设有所述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轨道上;

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门体,使所述门体通过所述滑动件在所述轨道上滑动;

所述轨道为开口向下的v字型结构,所述滑动件、所述门体和所述驱动组件均对称设置在所述轨道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门体的上端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连接座连接,所述驱动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轨道的外侧设有固定架。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双轴搅拌机,使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出料装置,还包括:进料口,第一腔体,搅拌机构,出料机构和第二腔体;

所述出料机构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连接处,且所述出料机构位于所述出料装置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座设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底端,所述第二腔体的上端设有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设有两组所述搅拌机构,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上端;

所述搅拌机构的端部贴近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设置。

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臂,搅拌叶片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搅拌臂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搅拌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搅拌叶片连接,且所述搅拌叶片的端部贴近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设有衬板。

优选地,所述衬板的底端设有固定板。

优选地,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口,支柱组件和连接件;所述支柱组件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件的宽度;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支柱组件连接,所述支柱组件的四角均设有所述连接件,使得所述固定板、所述支柱组件和所述连接件形成所述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支柱组件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柱体连接,所述第二柱体设于所述第一柱体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双轴搅拌机为金属材质。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滑动件与轨道的设置,实现门体的开启与闭合,实现人工控制物料的放出,并且门体顶端的高度与搅拌设备内部腔体最底端的高度较为接近,物料可以及时排出,不会堆积在搅拌设备腔体的下端。

2.搅拌叶片贴近第一腔体的内壁设置,从而物料在第一腔体的内部可以得到充分搅拌,避免了部分物料位于搅拌叶片与第一腔体内壁的空隙中没有得到搅拌,从而产品的质量可以得到提高。并且在放料时搅拌叶片可以驱使物料向前运动从出料口处排出。

3,通过设置在支柱组件两侧的双出料口,便于物料在搅拌完成后进行分料。并且在一个出料口堵塞的情况下,另一侧的出料口还可以实现将物料排出,不影响出料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出料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双轴搅拌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双轴搅拌机构一实施例的出料装置、出料机构、衬板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双轴搅拌机构一实施例的出料装置、出料机构、衬板和固定板的主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出料装置,包括:驱动组件1,滑动组件2和门体3;

所述门体3的上端设有所述驱动组件1,所述门体3的底端设有所述滑动组件2,且所述驱动组件1与所述滑动组件2均对称设置在所述门体3的两端;

所述滑动组件2包括滑动件21和轨道22,所述门体3的底端设有所述滑动件21,所述滑动件21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轨道22上;

所述驱动组件1驱动所述门体3,使所述门体3通过所述滑动件21在所述轨道22上滑动;

所述轨道22为开口向下的v字型结构,所述滑动件21、所述门体3和所述驱动组件1均对称设置在所述轨道22的两侧。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出料装置设于双轴搅拌设备出料端的下端,主要作用是防止双轴搅拌设备的出料端有部分物料不能及时排出,导致物料浪费的现象,并且还可以实现人为控制出料量。

其中,门体3的底端设有滑动组件2,因此门体3可以通过滑动件21在轨道22的路径范围内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实现门体3的开启与闭合,进一步实现人工控制物料的放出。驱动组件1主要是提供门体3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力。由于现有的双轴搅拌设备内部腔体是由2个半圆形腔体拼合形成,且出料端设置在搅拌设备底端腔体的拼合处,而腔体拼合处为向上凸出的结构,出料端的高度高于搅拌设备内部腔体最底端的高度,因此搅拌完成后的物料会由于重力作用聚集在搅拌设备内部腔体的底端无法排出,而开口向下的v字型轨道22可以配合现有的双轴搅拌设备,当对称设置在轨道22两侧的门体3均位于轨道22最底端时,门体3处于开启状态,物料可以从2个门体3的内侧排出,并且由于此时门体3的高度与搅拌设备内部腔体最底端的高度接近,因此物料可以及时排出,不会堆积在腔体的下端。当对称设置在轨道22两侧的门体3均位于轨道22最顶端时,2个门体3的内侧拼合在一起,实现门体3的闭合,在搅拌设备进行搅拌作业时阻止物料的排出。

具体的,所述驱动组件1包括驱动气缸11,第一连接座12和第二连接座13,所述门体3的上端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座12,所述驱动气缸1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连接座12连接,所述驱动气缸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13连接。如此,驱动气缸11可以提供门体3滑动的驱动力,第一连接座12与第二连接座13则是用于支撑驱动气缸11使其可以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22的外侧设有固定架4。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架4主要用于进一步固定轨道22,由于门体3在滑动过程中会受到上端物料的压力作用,因此轨道22所承受的力度过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受损失效,而设置在轨道22外侧的固定架4可以延长轨道22的使用寿命,分担物料的压力作用,从而延长整个出料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双轴搅拌机,使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出料装置,还包括:进料口5,第一腔体6,搅拌机构7,出料机构8和第二腔体9;

所述出料机构8设于所述第一腔体6与所述第二腔体9的连接处,且所述出料机构8位于所述出料装置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座13设于所述第二腔体9的底端,所述第二腔体9的上端设有所述第一腔体6,所述第一腔体6的内部设有两组所述搅拌机构7,所述进料口5位于所述第一腔体6的上端;

所述搅拌机构7的端部贴近所述第一腔体6的内壁设置。

如图2-图4所示,双轴搅拌机主要用于原料的充分搅拌与混合,使得原料均匀分散,提高产品的质量。

物料可以从进料口5处进入双轴搅拌机进行搅拌,第一腔体6主要是提供一个空腔结构,便于搅拌机构7的搅拌作业。由于搅拌机构7的搅拌作用物料可以充分的在双轴搅拌机中混合。出料机构8主要用于物料的排出,出料机构8位于门体3的上端,第二连接座13固定在第二腔体9的底端,出料装置的一端得以固定,且物料经由出料机构8后再经由出料装置的门体3,实现了人工控制物料的排出。具体的,第二腔体9的底端可以采取不闭合的设置,第二腔体9的底端与布料装置的上端连接后配合使用,物料在搅拌完成后直接掉落至布料装置中,进行后续的生产加工作业。搅拌机构7的端部贴近第一腔体6的内壁,从而物料在第一腔体6内部可以得到充分的搅拌,不会存在部分物料由于搅拌机构7与第一腔体6的内壁存在空隙而没有得到搅拌的现象,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7包括搅拌臂71,搅拌叶片72和旋转轴73;所述旋转轴73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腔体6的内壁连接,所述搅拌臂71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73连接,所述搅拌臂71的另一端与所述搅拌叶片72连接,且所述搅拌叶片72的端部贴近所述第一腔体6的内壁。如此设置,旋转轴73使得搅拌臂71与搅拌叶片72围绕旋转轴73的轴心做旋转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物料的搅拌作业。具体的,搅拌臂71的长度较长,从而旋转叶片72在搅拌时贴近第一腔体6的内壁,而搅拌叶片72的厚度要大于搅拌臂71的厚度,因此搅拌叶片72与物料的接触面积更大,物料能得到充分搅拌,提高搅拌效率。

具体地,所述第一腔体6的内壁设有衬板61。衬板61的作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衬板61可以保护第一腔体6的内壁不被研磨介质所磨损,由于部分研磨介质为钢制滚珠,在搅拌过程中会与第一腔体6的内壁发生碰撞,因此会产生较多磨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第一腔体6的刚度,延长了双轴搅拌机的使用寿命;衬板61还可以调整研磨介质的运动状态,使研磨介质在双轴搅拌机运行过程中接触衬板61内壁弹射后与物料接触,实现物料的均匀搅拌。

进一步地,所述衬板61的底端设有固定板62。如此,双轴搅拌机底端的衬板61受到物料向下施加的压力时,在没有固定装置可能存在由于物料过重压塌衬板61的情况,而设置在衬板61底端的固定板62可以起到进一步的支撑作用。

具体的,所述出料机构8包括出料口81,支柱组件82和连接件83;所述支柱组件82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件83的宽度;所述连接件83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62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支柱组件82连接,所述支柱组件82的四角均设有所述连接件83,使得所述固定板62、所述支柱组件82和所述连接件83形成所述出料口81。

如此,连接件83可以连接固定板62和支柱组件82,进一步固定出料装置与双轴搅拌机,支柱组件82的四角均设置有连接件83,支柱组件82的两侧均设有出料口81,双出料口81的设置便于物料在搅拌完成后进行分料,再经由布料装置可以将原料输送至不同装置生产不同的产品。并且在一个出料口81堵塞的情况下,另一侧的出料口81还可以将物料排出,不影响出料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支柱组件82包括第一柱体821和第二柱体822,所述连接件83与所述第一柱体821连接,所述第二柱体822设于所述第一柱体821的上端。如此,第一柱体821与第二柱体822的双层设置,保证了支柱组件82的整体更加稳定,由于支柱组件82在出料过程中受到上端物料的压力作用,在承受的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会受损而失效,而双层设置的支柱组件82厚度更大,延长支柱组件82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双轴搅拌机为金属材质。金属材质的双轴搅拌机具有耐变形、强度与硬度高的优点,由于双轴搅拌机的使用环境需要长期暴露于外界,金属材质的双轴搅拌机可以避免由于压力与冲击力导致其发生形变失效的现象;同时金属材质又具有寿命长与价格低的优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双轴搅拌机的体积较大不宜频繁更换,从实际生产成本出发,选用使用寿命长的金属材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